美文网首页心理
当我们和孩子聊钱的时候,是在聊什么

当我们和孩子聊钱的时候,是在聊什么

作者: sissi的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5-16 10:32 被阅读0次

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根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比如真诚、宽容、坦率);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来的(比如从容、稳重)。它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

上周末,在商场闲逛时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35岁左右的妈妈牵着一个6岁左右的女儿在童装区逗留。只听见女孩用甜甜的声音撒娇道:“妈妈,这件公主裙真漂亮,我想买。”可能是我自己对公主裙也有一点执念,所以也跟着停下了脚步。果然,那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公主裙,高雅的紫色配上蕾丝的褶皱,看上去美极了。女孩的妈妈温和的走过来说:“哇!真的很漂亮。你眼光太好了。”

我以为,接下来就是付款收货的流程。刚准备离开,只听妈妈继续说道:“前两天我也看上了一款很漂亮的戒指,可是我记得家里好像有差不多款式了。你说我要不要买呢?”此时,我转头看向女孩,果然她似乎听出了妈妈的言外之意。我猜,她家中的衣柜里,应该躺着几条蕾丝小公主裙吧。

“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要带回家,但可以多看两眼。”没想到,女孩非常主动的说,并且很开心的拿着裙子进了试衣间。接下来,并没有付款收货的环节,而是在镜子前摆了好几个造型,妈妈则在一旁替她拍照。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男生会跟父母索要商场里那个新款的游戏机,女生会在路过橱窗里的裙子时故意放慢脚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父母在那一刻都表现的特别木讷,无论各种明示暗示都假装看不见。还会催促我们快点离开现场。

久而久之的某一天,他们竟然还会在亲戚朋友面前称赞自己的孩子:“我们家xxx很懂事的,从来不会开口跟大人要买什么东西。”那时的我们,心里一阵凄凉。

当年的父母这样做,一方面那时候普遍经济并不宽裕,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用这种假装看不见方式试图让我们学会“节制”。安置欲望,就是一场节制的游戏。

无论是万贯家产,还是平常人家。我们总是希望教会孩子“节制”。我们为什么要教会孩子节制?因为无可逃避的是,这是一个商业化时代。而商业就是一场节制的游戏。当我们在和孩子聊钱的时候,其实是在做一次关于节制、有序、界限的讨论。然而,这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比如,无视欲望,这真的有效吗?心理学家认为,所有被无视的欲望,都会用补偿的方式重新获得。补偿机制在成年之后仍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

显然,放纵的方式也同样无效。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简单的说,我把它称为第一口牛排效应。这是源于很多吃牛排的朋友都跟我说,牛排的第一口总是特别美味,而吃到最后的愉悦感几乎所剩无几。

那么,究竟如何安置欲望呢?那对母女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要带回家,但可以多看几眼。”多看几眼,也让消费的冲动渐渐回归理性。孩子觉得自己的需求可以直白的说出来,未来他们也会有勇气,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

可以看出来,这不是她们第一次做这样的对话,当这位年轻的妈妈说出“你的眼光真好”的时候,我觉得她心底是真的这么认为的。

无论你渴望把孩子教育成怎样的一个人,“钱”这个话题是永远绕不开的。然而,和孩子谈钱,似乎并不是什么美差,一方面,深浅不好把握。聊浅了,你怕他们不懂珍惜,聊深了,又担心他们成为现实版的葛朗台。

比如,对于什么时候把钱的支配权交给孩子,就有很多种不同的答案。而我的一位父亲朋友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一家三口出门逛街,约定可以给孩子自己选择买三个玩具。结果没想到,刚路过公园门口,儿子就被吆喝的小贩吸引了。他向我自嘲说“男孩子总是那么精力旺盛,又有点头脑简单。”其实,他很想上前提醒儿子玩具的质量有些粗糙,也不太好玩。不过还是忍住了。果然,愉快的付了钱之后,儿子拿着三个玩具离开了。

结果,当他们走入商场的玩具柜台时,儿子很快发现自己手里的玩具实在不怎样。而真正心仪的智能机器人陈列在他眼前,正向他挥手。但是“只买三个玩具”的约定不能打破。“在那一刻,傻小子忽然就意识到之前冲动购买的后果。”这位有心计的老爸笑着向我描述他当时看到儿子沮丧的表情时,心里其实挺得意的。

当把支配金钱的权力交给孩子的时候,他们才能学会合理安置自己的欲望。既不苛刻,也不盲目。

在过去的某一个年代里,人们似乎视金钱如粪土。在当下这个年代里,人们好像又视其为至上的荣耀。不管是粪土还是荣耀,极有可能,是一体的两面。

尽管,心理学家做了一些来实验证明,幸福感和钱没有太多关系。比如,美国的心理学家调查了20多位一年内购买彩票中了大奖的人。无论金额是5万美元还是100万美元,结果发现,他们平均的幸福程度,和随机抽样的人的幸福程度几乎相同。难道,金钱与幸福无关吗?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时候,钱还是帮助我们交换了时间、自由、选择权,甚至夸张地说,钱也交换了健康。这些东西都是拥有幸福感的基本要素。

在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后发现,人们对物质的适应性是很强的。这也就是说,用钱换来的很多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在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消失了。这很容易理解,比如当我们把限量版的爱马仕从橱窗带回家之后,除了在宴会上获得朋友赞美之外,其余时间,它都和其他的包没什么差别。

不过,用金钱换得的体验与回忆,就会保留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它们总是变化着,比如旅游、音乐会、美食....每一次体验都与上一次不同。

当我们和孩子谈钱的时候,其实是一次关于幸福的讨论。比如,有的人从赚钱中体验快乐,有的人从捐钱中找到幸福。当扎克伯格夫妇决定将99%的股份捐给慈善机构用于疾病研究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幸福感可能比Facebook最初上市时所带来的更多。

又比如,有时候我们会嘲笑小气的巴菲特开的那辆小破车,可是,谁在心底真正嘲笑过这个愿意将全部身家捐给慈善事业的老人呢?

慷慨与吝啬,只是同一根线的两端罢。

说到巴菲特,还想对孩子的理财意识多说几句。也许很多人觉得,跟孩子谈投资为时过早。然而在整体社会已经完成初步资本累积的时候,下一代人的理财意识和能力就不容忽视。即便你不准备将现金留给你的孩子,但至少他也继承了你们的固定资产吧。如何打理?如何处置?

就算我们不需要让孩子像巴菲特一样,在11岁的时候就纵身股市,但还是有必要让他们理解他的真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其实,用中国古人的话来说叫作: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话听起来,带着一点浪漫的诗意。但实际上,独醒,是挺难做到的。即便我们那么想要特立独行,也很难抵抗从众心理。否则,为什么股市在5000点的时候,你怎么没有看到周围人的贪婪而保持谨慎?

当我们在和孩子聊钱的时候,其实是关于群体压力、风险意识的一次洞察。

我想起曾经在大学里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老师随机选出了6个人组成一个试验小组。我很荣幸,成为了随机样本中的一位。然后他向我们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它让我们按顺序逐一回答哪条线与X线相等。诡异的是,这个回答反反复复进行了好几次。我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为答案很明显。正当我觉得无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给出了与我们之前完全不同的答案,接着剩下的四个人也和他的答案一样。最后轮到我的时候,我突然就懵了。但我坚持了自己的答案。可是,当试验继续进行的时候,我越来越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甚至到最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答案。尽管,我心中的疑惑并没有消除。

结束之后,我才知道,我是6个人中唯一一个被试者,剩下的人都是陪着演戏罢了。这也是社会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阿希式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人独自做判断的时候,正确率超过99%,而当他跟随大家一起判断的时候出错率占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这也就是群体压力。

曾经听一位基金经理曾经调侃过,股票市场,最难预测的就是人心。想象一下, 当周围人都在股票市场中轻而易举的获得收益的时候,同样产生了一种群体性压力。也只有观察到这种群体性压力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除了群体压力之外,社会心理学家还对冒险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投资、赌博等等。他们发现,当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大的行为。而如果改由群体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

心理学家柯根得出的实验数据是这样的:个人决策时,需要有70%的成功把握才能进行投资。群体决策时,只需要50%就够了。

当我们在和孩子聊钱的时候,不只是单纯的告诉他们把钱投在哪个理财产品里。而是帮助他们看到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差异。人生的很多选择都是充满风险的,选择权究竟落在个人手里更好,还是交给大家更好?不仅仅需要勇气,也需要策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们和孩子聊钱的时候,是在聊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tl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