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 小黑米兜熊 | 来源:发表于2021-05-19 22:55 被阅读0次

第一章  亲子教养的传承

看到孩子的各种问题,然后对着孩子发火,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它唤醒了藏在自己心底的感受。不要把自己曾经不好的感受传承给下一代!

无论孩子多大年纪,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情绪!

带着同理心回顾过往,回想在你的孩子这个年纪的感受,它一定影响你的教养方式!

进行自我对话,注意内在那个自我批判的声音,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轻易批判自己,它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同时,就像我们不该评判自己一样,尽量不评判孩子,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而非笼统评判!

第二章,孩子的成长环境

原生家庭的影响,伴随孩子的一生!

父母之间如何相处,父母与长辈与他人如何相处,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这才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无关物质与金钱!

说说,自己与老公的相处模式吧,可能是属于“灾难型夫妻”吧,其实老公脾气挺好的,人也实诚,大部分原因在于自己,性格强势也好,老师职业病也罢,怀有敌意大于善意,总想压过对方,赢得气场!

争论肯定少不了,那就转化成理想争论方式吧,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而非推卸责任,多使用“我式句”,表达感受,包括接纳了解对方感受,多反思,准备生气发火时,及时按下暂停键,偶尔示弱,接纳自己的脆弱!

培养善意,及时回应对方的寻求关注,表示兴趣,要合作而非竞争!

谨记:每个人对相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看法,尊重差异性,不要争辩对错,试着理解对方的感受!

第三章  回应孩子的感受

对于孩子的感受要及时回应,学会认真倾听,要用同理心感受孩子此时的感受,认可他的感受,包容接纳他的感受,而不要去刻意回避压抑或者过度反应及转移注意力,千万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评判他的感受,也不要急着去处理问题!

其实,这个道理都明白,但真的要做到并非易事。我们有可能抓不住孩子的感受,有可能判断错误,这样的话,就会显得我们不够真诚。有时候,也有可能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跟着孩子一起情绪波动。我在想,爱的抱抱是可以解决这里的大部分问题,把控不住,那就来个抱抱。

修复关系,而不是冷战!这点自己做得不够好,经常生气就会不理孩子,这也是前一章说的忽略,今后要多修炼自己!

第四章  最初的孕育

虽然二胎了,养育还是各种问题,各种碎片信息,没经过很好过滤就各种尝试,现在想想真是无知呀,哥哥五六个月的时候,一到半夜就准时哭一两个小时,以为是缺钙,其实现在想想应该是肠绞痛吧,不管是啥,我都没招,就让他哭吧,真是哭到我崩溃,直接不管他,扔一边哭,现在挺后悔的,哪怕是安抚下,也是最好的招。弟弟出生了,感觉更上手一些,不过后悔的一件事是听了医生的建议,几个月大,要求自己入睡,不抱,不奶睡,断夜奶,那阵子也是各种训练,哭也是在所难免的,那又如何呢,上班了,奶奶接手了,一夜回到解放前,想想每个孩子气质不一样,何必去训练呢,也就一年的时间,抱也好奶也好,最后长大了,也就没我们什么事了!一定要在小的时候给足安全感,我也不懂这些事对他们以后影响有多大,现在只能宽心,重在修复。

对孩子保持乐观心态,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试着把“万一……,如果……”改成“如果……那又怎么样?”

第五章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讨厌的孩子是培养出来的,就是你一步一步忽略他,他通过捣乱的方式来寻求关注,然后恶性循环,还有你一句一句打击批评贴标签,然后他就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了!

孩子请求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回应,陪他一起启动游戏,然后慢慢抽离,总比一直粘着你,有一会没一会来得强,这一点爸爸做的不够好,每次都是很没耐心,觉得很幼稚,基本都是心不在焉!

手机对孩子的影响,爸爸经常机不离手,家庭矛盾基本是这个引起的。目前孩子在家还不会拿我们手机玩,但出去吃饭啥的,看到其他小朋友玩,他也会闹着要玩,但随着孩子长大,估计游戏的诱惑力是很可怕的,已经有很多家长在吐槽了!这一点,还是有点困惑,是禁止呢,还是适当玩,适当的话又会不会成瘾呢?

玩具不能太多,破坏专注力,在这一点上,真是知道太迟了,以前总是给哥哥买各种玩具,其实发现到最后,都不怎么玩,利用率都不高,真正就是玩那几辆车子,在弟弟身上要学会控制。

要把孩子当人看待,而不是要控制他,按他的节奏生活,不焦虑,过早干涉无非就是拔苗助长,其实到了一定年龄,他自己就学会了,但这一点其实最难做到了。

脾气发完了,自责也没用,及时修复才是最重要的,温情轰炸,可以试试!

第六章  所有行为都是沟通

我们应该多关爱,而非评判,多考虑孩子的感受,而非下意识认为孩子是错的或在胡闹,以关心与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不表示纵容孩子,不设界限!

亲子关系,没有输赢,家长若坚持非赢不可,最后根本没有赢家,只有操纵,毫无相互理解!

考虑当下可行的状况,别想未来可能发生什么!请相信,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阶段性的!

培养四种技能:抗挫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他人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如果要打破孩子某个日常习惯,可能需要提醒孩子很多次,提前做一些预想,孩子会有什么反应,甚至可以排练一下!

做一个合作型管教的家长:定义问题,找出行为背后原因,确认感受,头脑风暴解决问题,坚持下去,必要的时候重复这几个步骤!头脑风暴时,让孩子主导,不要立刻否定孩子提出的建议!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放任孩子独自尖叫,而是持续与孩子对话,从孩子角度看待问题,安慰他,说出孩子发脾气背后的感受,或者抱抱!当孩子发脾气把你逼到了极限,不要立刻反应,深呼吸,保持理智!讲大道理,不能让孩子停止哭闹或合作,幼儿还听不懂道理,而是用心去体会孩子感受!

父母的谎言,对孩子撒谎不是明智的做法,孩子有权知道事实真相,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肯定他的重要性!

孩子的谎言,不要把孩子的谎言当成罪大恶极,每个孩子都会撒谎,不要大惊小怪,反应过度,这样才能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我们要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而非谴责他的行为。

界限:界定你自己,而非孩子!界定自己时,使用“我陈述句”,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不希望你一直看电视,这个节目看完,我就关电视,你想玩点别的吗?说话要冷静,温和,坚定,说到做到,不要发出空洞威胁,必要时,执行离开现场。切记,和孩子现在同一边!

无论孩子多大,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倾听他的心声很重要!

切记,出现问题,不要只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认为问题出在他身上,仔细观察你们的关系,看看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这才是寻找答案的地方!

相关文章

  • 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03

    5.22《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3 本周书籍《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1今天我读了:P51~P91 2我学习到...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德国诗人威廉.布施说过:“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 图片 不知道你是否认可这句话,反正我是认可的。只要身体正常,我...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这是最近在读的书。 还未读完,因为对于这样的书,我总是边读边觉察反思自己,做的如何,该如何与孩子们相处。 就像书中...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英] 菲利帕•佩里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让我想起河合隼雄老先生。 也许是因为两者都曾...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第一章 亲子教养的传承 看到孩子的各种问题,然后对着孩子发火,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它唤醒了藏在自...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亲子关系一般是如何开始的?你宣布怀孕后,往往会收到一连串有关膳食与行动的建议和禁忌,内容因文化背景与时代而异,但几...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 [英] 菲利帕·佩里 译者: 洪慧芳 梗概:这是一本关于“关系”的书——用育儿理论讲透了亲子关系,以及围绕着...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菲利帕·佩里 P66-102 ①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重点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改正错误。导致...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二·P38 ·冲突(矛盾)是一定存在的。 ·使用“我陈述句”(以我开头+事实+感受),而不是“你陈述句”;承认自己...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P24 好父母/坏父母:不要轻易评判 · 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与孩子和谐相处,即便出于好意,有时也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vm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