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说: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诗说: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作者: 吾名蓬歌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10:37 被阅读0次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心游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说

    对于内心有个完美而充实的世界的人,他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恣意挥洒,如鹰击长空,如鱼游深渊,如蛟龙腾云,如猛虎御风……但无论这个世界多么完美充实,一旦回归到现实中来,难免会触景生情,会顾影自怜,会有“郢人逝矣,谁与尽言”的失落叹息。

    《赠秀才入军》嵇康所作四言组诗,共十八首。标题所指秀才,即其兄秀才公穆,名熹者。该诗现多认为是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想象兄长入军后的生活情景,暗含劝勉息心之语。何以见得?“秣马华山”、“垂纶长川”、“手挥五弦”、“游心太玄”、“得鱼忘筌”、“郢人”这些意象,无一不是逍遥无为的范畴。马放南山是老聃的话。垂纶长川这个钓叟意象就不用说了,估计你没想起姜太公也会想起“独钓寒江雪”来。手挥五弦那是文人归隐逸乐。唐朝李白别僧人时写过“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可看作是“手挥五弦”的延伸语。至于游心太玄,说的是《太玄经》,也泛指道家玄学。沉浸在里面,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徜徉恣意,自得其乐,忘乎所以。得鱼忘筌和郢人这两个意象都出自《庄子》,这里面蕴含的出世避祸的劝勉思想相当强烈。但作者也只是暗里劝一下,并没有强阻,所以才“嘉彼钓叟,得鱼忘筌”,才感叹“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前面曾说过,用典是文人诗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区别于质朴纯正古风和秦汉士大夫诗词文赋的一大特征。这首诗半篇用典,配上四言诗特有的铿锵节奏,叙事抒情干脆利索,一步到位又含蓄隽永。尤其是结尾,叙事抒情水到渠成,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讲讲“郢人”这个典故。

    《庄子·徐无鬼》记载一个故事,有两个郢地人,一个鼻子上沾了点白灰,就叫另一个帮他弄掉。那人是个匠人,他想也不想耍起大板斧咻的一下,一斧头将灰尘砍掉了,一点也没伤到鼻子。这人就这么站着让他砍,一点也不害怕。后来这人死了,别人往鼻子上抹灰让匠人砍,他也不敢砍。他说,自从那人死后,我就再也做不到那样了。因为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了解我,也没有人像我一样了解他。因为彼此相知,故能无畏,故能砍粉尘而不伤鼻。后世就用这个典故来比喻知己了,类似高山流水故事。

    嵇康借此结尾,似是兄长的惆怅感叹,实质是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对兄长的委婉劝勉,水到渠成,毫无雕琢痕迹。

    不过这样的理想生活,是很难容于当世的。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他们想当竹林七贤,司马氏也不会容忍他们。至于为什么不能容忍?这涉及到政治和名声等等问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说: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wy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