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这句诗出自嵇康的赠秀才从军第十三首。今天就来讲讲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东晋的淡定哥—谢安。
谢安何许人也?刘禹锡诗中“旧时王谢”中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他更是出世和入世相结合的完美典范。四十岁东山再起,携妓出尘。后来在淝水之战中把前秦皇帝苻坚足以投鞭断流的七十万大军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节节败退。
没错,谢安就是东山再起,携妓出尘,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的实名拥有者。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作为淝水之战的总指挥,谢安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竟还有心思跟别人下棋!
这还不算,当他收到侄子谢玄打胜仗的捷报,面上仍是淡淡的,没表现出一丝喜悦,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身边的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说了一句:
哦,小孩子打了一场大胜仗。
原文:小儿辈大破贼。
怎么样,谢安是不是淡定哥本人了呢?
如果说,这一次谢安的淡定救了东晋一次。那么,日后谢安再一次用他超凡的淡定救了他自己和他的国家。
这一次的故事是这样的。东晋有个权臣叫做桓温,那时候他已经位极人臣,有篡位的想法。可是先皇的遗照却说让他效仿诸葛亮和王导,好好辅佐太子。结果桓温立马就不高兴了,因为他认为这是谢安和王坦之两人建议的,目的是削弱他的权力。
桓温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他在新亭这个地方埋伏下大量甲兵,想把谢安他们一网打尽,扫清他夺权之路的障碍。
谢安:淡定有时候是可以救命的当谢安和王坦之接到桓温去新亭赴宴的邀请后,王、谢二人心中有数,知道桓温设了一场鸿门宴要杀他们了。得到消息的王坦之立马就慌了,他紧张地问谢安:“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 语气明显在颤抖。
谢安还是一如既往的淡定,眉头都没皱一下。他拍了拍王坦之的肩膀,对他说道:“国家的存亡的关键,就在这一趟了!” 意思是:挺住啊兄弟,咱不能慌!
原文:晋祚存亡,在此一行。
看王坦之还是紧张得发抖,谢安咬了咬牙,对王坦之说:“走吧。”
两人来到桓温的宴席上,王坦之是带着上朝用的笏板去的,结果他一紧张笏板都拿反了,而且冷汗直冒,把衣服浸湿地彻底。
反观谢安,没事人似的。大方地快步上前就坐,席间还学着洛阳人的官腔(当时以洛阳音为正宗)唱了一首嵇康的诗。
他是这么唱的: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谢安:淡定有时候是可以救命的
萋萋绿林,奋荣扬晖。
鱼龙瀺灂,山鸟羣飞。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这首诗是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诗的第十三首,表达了嵇康对山水自然以及对人生的一种旷达高远的态度。谢安吟唱这首诗,想必是想表达跟嵇康同样的心境,同样的旷达高远,同样的雅量从容,同样的处变不惊。
谢安用洛阳的唱腔,也给这首诗增添了韵味。要知道,当年谢安作“洛生咏”,也就是洛阳音,迷倒了万千人民群众。因为谢安有鼻炎,所以他的洛生咏有浑厚的鼻音,其他人怎么学也学不来,只好“掩鼻而吟”。这就好比我们现在流行的低音炮,本来就是是天生的,想学也学不来。
桓温见谢安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旁若无人地唱歌,而且如此气势磅礴,旷达高远,心中感叹不已。而此时,谢安的洛生咏也唱完了。
他环顾四周,扫了一眼周围的士兵,然后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臣子会为国家守卫边疆,可如今明公怎么把将士们带到这来了?
原文: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有壁间著阿堵辈?
谢安这段话还是比较委婉的。更直白的说,就是:“明公是打算祸起萧墙之内吗?”
祸起萧墙这个典故源于《论语》。当年,鲁国的权臣季氏想要讨伐鲁国境内的邦国——颛臾。当然,名为讨伐颛臾,实则是想起兵谋反。于是孔子就发表了一段感慨,斥责了季氏的行为,并点破了季氏的心机。
他说:“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一针见血。
谢安所面临的问题和当年的孔子几乎一模一样。
东晋一朝,胡人入侵中原,社稷板荡,士人衣冠南渡,朝廷偏居一隅。国家正是分崩离析,摇摇欲坠之时。谢安这一问,意思是说:桓温你想干嘛?国家昏乱,社会动荡,你却想要同室操戈?莫非想学当年的季氏吗?
桓温苦笑,叹息良久,说道:“罢!罢!罢!我桓温为国家戎马一生,做了一世权臣,可我也想做一世忠臣。你说的对啊!对啊!”
桓温离称帝其实只差临门一脚,可是他征战一辈子,却也不想晚节不保,于是他犹豫了。也许他跟曹操一样,注定与帝位无缘。桓温后来在是否称帝的挣扎中死去。
当年有人评价谢安,说:“谢安的气度,足以镇安朝野。”
一语成谶。
就这样,谢安再一次用他超凡的气度拯救了他自己,还有他的国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