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有了一条河向远方流去的悠远,也有了清泉流淌划过心灵的触动感。
那么,走进书中描述的世界看一看。
喜欢作者带入性的写作风格,比如开头那节:
我已经九十多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看老了雨雪。
喜欢书中描写的额尔古纳河,还有自己命名的支流,及不知名的支流的支流的片断,沿着这条头,一队鄂温克族的游牧民族迁徙,狩猎,夏天孩子们在这里嬉戏打闹,冬天刨开冰窟窿捕鱼,在书中河流的意义其实是承载,承载着一个民族繁洐生息的命脉。
喜欢书中山的描写,一群驯鹿,一队牧民们在山间采集野果蘑菇,在林间支了夹子捕兔子,逮山鸡,更重要的山有厚重的意义,但是每每写到牧民们除了风葬,树葬外,死去的驯鹿还有孩子们就装在一只白色的布袋里扔到向阳山坡去时,总是觉得有许多悲凉感。
也喜欢书中对树的描写,高大的桦树,剥下皮制成桦皮船,制成鼓,制成各种用具,喜欢人们一边迁徒,一边穿行在林间,摘野果,采蘑菇,当然选择树葬时,也用到合适的树木,从此在光与自然的风蚀下,融入了这个世界。
读这本书更重要的是,在几个家族此起彼伏的生活中,在那个年代灾情,天患,人患的纷扰下,在实情,神眷顾,在故土难离的前提下,即使是背负了生活的沉重,人们还是活得纯粹,活得自信,活得超脱,最终活出自我。
那些自由自在生活的驯鹿,那些在星空下跳舞的萨满,那些爱得真诚,爱得艰难的牧人,那些高于理解高于现实只为还原真诚的人们,高高桦树做成的希楞柱,还有在希楞柱感受着阳光与星空,这是游离在城市喧嚣外的纯净世界,是缀满最原始最纯洁的人间烟火味。
而从简单的故事脉落中,也能深刻地体会到,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迹,代表着一脉相承的民族图腾,他们善良,他们真诚,他们向往自由,又有些落伍,有些落魄,甚至迂腐,但是他们坦荡,磊落,敢爱敢恨,是难得的沙砾中的珍珠。
难怪东方甄选主播多次推荐,也多次在讲述书中精髓时提到向往和崇拜之情。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无论从写作风格,还是故事情节上讲,都是难得的精品,尤其是结尾以半个月亮与跋收官,既有落幕的概述,又有拔高的悬念,让人欲罢不能。
也就是在这一点一点的拜读中,心纯净了,如一股股清泉在心间流淌,一度滋养了心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