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之与比

作者: zhys雨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22:45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义之与比:从道义出发看世界

有一句流行语是这么说的:“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这句话在孔子眼中一定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一件事利益丰厚,但做了会违法,那你还会去做吗?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可以与不可以,没有一定的对错,如果符合义,在当下就是对的;如果不符合于义,这就是错的。孔子判断一个东西都是非,他都是大是大非,从义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利益团体的需求。

孔子的这段话对孟子影响挺大的。当有人问孟子:武王伐纣,这难道不是背叛吗?孟子回答到:“武王伐纣,我只听说诛一独夫”,商纣王是个很糟糕的皇帝,所以杀了他,这是杀了一个独夫,没有听说有人叛乱 。

所以成年人做事应该从道义出发,看看此事在当下是否合乎道义,然后再判断自己该采取什么行动。

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你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不刻意强求对错,也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即可。”

相关文章

  • 论语中级读本(里仁第四)(7)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敵)也,無莫(慕)也,義之與比。 〇比,挨著,靠拢,为鄰。义之与比,即与义比...

  • 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义之与比:从道义出发看世界 有一句流行语是这么说的:“小孩才...

  • 义之与比

    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篇·第10章》记载了孔老夫子这样一句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

  • 义与比

    义与比 今日当受明日非,亦有今非明当之。 事事如何方乃可?无适无莫义与比。 义者宜也是良知,不致良知安称义? 君子...

  • 义之与比的子路

    东周春秋时代,孔子有两位学生,一个是子贡,一个是子路。子贡是大商人,常常在诸侯国间做生意。鲁国有个法律规定,只要在...

  • 朝闻道,义之与比

    4.8 “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理解了真理,就算晚上死了也值得。这句话表达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沉重...

  • 读《论语》里仁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读di~~亲近、厚待。莫~疏远、冷漠。义~适宜、妥当...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15】良知为体,适时而变。

    【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

  • 伯越早读【82】—《论语》—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指“适从”;“莫”是“不肯”的意思;“比”是“从”。 ...

  • 日论一语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适”,念敌,敌视。“莫”,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义之与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dc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