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如期来了!六一对我来说是比春节还要特别的节日。
今年30岁的我,在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做同一件事,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每年的这个时候,讨厌吃糖的我,会给自己买一袋棉花糖,然后一口一口慢慢地吃完。
我不喜欢吃糖果,却又深爱棉花糖!
故事还得从俗套的久远的小时候说起。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姐弟五人,我排行老二,全靠父亲打散工和母亲耕种养活。
在读书以前,孤陋寡闻的我从没听说过六一儿童节。
而自读书以后,我就特别期待同时又十分厌恶儿童节。
期待,是因为每年的这一天,老师会要求我们自带零食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每每这个时候,我都能见到并吃到平时没吃过甚至没见过的各种零食。
厌恶,是因为每年的这一天,由于家里的经济问题,母亲都只给我五毛钱。跟其他同学的八块十块甚至几十块相比,我这五毛钱真的是买不到能拿得出手的零食。
在钱数上不起眼,那我就要在零食数量上取胜。
因此,每年的这五毛钱,我都买了同样的零食,那就是糖果!还是最便宜的一毛钱能买三颗的那种彩色硬糖!
如此,我每次儿童节都能拿个小袋子装着十五颗彩糖去参加班级的大食会。一个袋子,看起来也有不少零食的样子呢!
然后,在每一次老师喊集合零食的口令之后,趁同学们一哄而上把零食抬出来之际,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的糖果混进零食堆里。
当然,在整个大食会期间,我必是远远躲离我的彩糖,恨不得它们在西边我在东边。
每一次儿童节,我都像只饿狼,疯狂的吞噬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食物,除了我那十五颗色彩斑斓的糖。
但无一例外,每次大食会后,剩余的零食里,一定有我那富有特色的彩糖,而且大多时候它们都是齐刷刷的十五颗,一颗都不少!
虽然也许没有人发现那些是我带来的零食,但自尊心作祟的我,总觉得连彩糖都在咧着嘴对我嘲弄。
这样的儿童节,一直持续了五年。直到六年级,我们作为儿童的最后一个六一。
这一年的儿童节,我还是带了糖果,还是十五颗!但不同的是,它们不再是一毛钱三颗的彩色硬糖,而是纯白的棉花糖!
棉花糖,白白的,软软的,真的是像极了长在枝上的一颗颗的棉花。
那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拥有的属于我的不一样的糖果!
在父亲把那一袋棉花糖递给我的时候,我双手接过,隔着包装袋轻轻的抚摸它们,隔着袋子我就能感觉它们的柔软和香甜了。
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爱上了棉花糖。我讨厌吃糖果,但就是偏爱棉花糖。
正如某人说的,我鄙视这世上所有的森林,却唯独爱上了森林里的一棵树。
当然,那袋棉花糖并不是父亲买的,父亲不会舍得花钱去买那么昂贵的零食,对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棉花糖是昂贵的,是我们乡下见不到的奢侈品!
那一年,县城一个高官家里盖房子,父亲是其中一个泥水工。
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高官给他的女儿买回一大堆第二天节日要用的零食。刚好父亲帮忙搬零食进屋,高官作为感谢,随手拿了一袋棉花糖送给父亲。
就是那一袋棉花糖,父亲当天晚上下班后,赶回家来,把棉花糖给了我,第二天天还没亮,又赶回去上班了。
儿童节当天,我神气十足地带着我的棉花糖去学校。
那一次,我没有着急忙慌地把我的糖果塞进零食堆。
而是在同学们都差不多把零食集合完毕之后,我再缓缓地从我的抽屉中拿出我的棉花糖,然后在同学们的“哇”声中,将袋子放到集合点。
那一次,我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棉花糖的旁边,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别人抢了它。
在老师喊出“开吃”二字那一瞬间,我迅速抢回棉花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慢慢地跟旁边的同学们分享了几颗。
当白白的软软的棉花糖碰到舌头的那一瞬间,我浑身的细胞都在跳跃,酥软的,甜甜的,那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间极品美味!
还剩下六颗的时候,我果断地将它们放回了我的背包。
傍晚,在家吃完晚饭后,我把棉花糖拿了出来。我们姐弟五个和母亲像欣赏神圣的仙品一样,一口一口慢慢地舔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怕自己比别人吃快了。
那一天,我看到家人们脸上满足的笑容。那一天,我在心里跟自己说,以后要让家人常常拥有这样的笑容。
读初高中的时候,我在校住宿。
每一年六一儿童节,我都会用平时节省下的零钱买一袋棉花糖。放学后,一个人坐在学校的草坪上,一颗一颗一口一口慢慢地吃。
上大学后,有了奖学金和平时兼职赚的钱,除了够学费和生活费之外,剩下的钱足够天天吃棉花糖了!但是,我还是习惯只在儿童节这天才买棉花糖。
大四那年儿童节,我毕业了!除了买一袋棉花糖给自己,我带着父亲母亲去了他们平时都不敢迈一只脚进去的服装专卖店,给他们买了衣服。
那一天,我看到了他们满足的笑容。
现在,我工作了好几年,结了婚生了孩子,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每一年的儿童节,我还是会给自己买棉花糖,会给父亲母亲买礼物,会给家里的微信群发红包。
这已经成为忘不掉的习惯。
今天,祝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快乐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