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季氏篇第十六(146)

季氏篇第十六(146)

作者: 木木姜 | 来源:发表于2023-03-27 16:20 被阅读0次

【第八条】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所以不敬畏它,轻视王公大人,侮谩圣人的言论。

(1)畏——并不是说全信,一概接受,而是尊重,最起码心中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这叫做畏。

(2)知天命——知天命有什么好处?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相信天命,如: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真的相信,这很值得尊重,但是问题是他会过得很累,因为,他把什么事做不好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他把归因全部归在自己身上,这会导致一生都过很累,很痛苦。

反之,如果一个人有点信仰,比如:基督教的人信神,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会说:上帝自有安排,我负责解决上帝考验我的问题,我解决不了的问题,上帝会解决,这样,这个人轻松了很多。

信佛的人——他相信的不是佛,是因果,若遇到困难,他会觉得有因必有果,我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你发现他很轻松了。

——夫子:信天命,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你太过焦虑,这是不畏天命的表现。

就是说:有天命在,你总得有所顾忌,你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这样,可以让你变得很轻松。然后,你要尊重大人,尊重圣人之言。

(3)小人——相反

——小人不知天命而无畏也——对天命无感,他没有找到过自己的责任感,自己和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脉搏的那种感觉。

所以,他不可能感知到天命。

——狎大人:是一种亲昵而不庄重的样子

比如:与上级没有界限,打情骂俏,插科打诨,就是没有上下级这种感觉,这种状态就叫:狎大人。

——侮圣人之言:拿圣人说的话开玩笑,侮谩,不在乎,轻视。

==因此,夫子认为这是小人的表现,就是心中没有敬畏,没有底线。

(4)我们今天的社会都觉得缺的是:敬畏。

我们做为人得敬畏一些东西,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这些东西有了敬畏,有了底线,我们才能够在底线之上做事,如果丧失了这一层敬畏,任何底线都可以突破——这个社会就变的很危险。

相关文章

  • 刘澔【669】自私的主公很难有忠诚的家臣2022-06-03

    原文 《季氏篇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 将有事于颛臾。” 孔...

  • 2022-07-22

    季氏篇第十六 摘抄 【原文】 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

  • 学习论语心得(16.1)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

  • 祸起萧墙——《论语》学习421

    季氏篇第十六·一(42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 村长评析《论语》之季氏篇第十六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16·1季氏将伐颛臾(鲁国的附属国)。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

  • 善读「论语」16.1-1:玉毁于椟非敬事,陈力就列方忠谋

    「季氏篇第十六」1-1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

  • 20181220第207《论语季氏》

    季氏篇第十六论语目录 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 2019-03-31

    季氏篇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儿是过与?夫颛顼,昔者先王以...

  • 舍曰欲之,必为之辞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则必为之辞”,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当季氏将伐颛臾时,孔子的弟子冉求、子路前去...

  •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选自《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第十六章。【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氏篇第十六(1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ez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