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料笔记-王安石家族

资料笔记-王安石家族

作者: 青萍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14:36 被阅读0次

王安石与王安石家族 

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家族临川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派,临川王氏祖先为王安石的曾祖王明。

王明以子贵赠尚书员外郎。其长子王用之,卫尉寺丞;次子王观之,尚书主客郎中,赠太常少卿。

临川王氏先世衰徽无闻,至王观之、王用之兄弟,始起家为吏,再到王用之子孙辈开始兴盛,王用之娶妻谢氏,封永安县君,生有五子,其中长子王益和 五子王孟最像父亲。

王孟官楚州司理参军,其子沆,官荆南府建宁县令。

王益,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历任建安主薄、临江军判,知新淦、新繁县,天圣时以殿中丞知韶州,终官尚书都官员外郎,卒赠工部郎中,后以子贵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王益中进士和做官,标志着临川王氏已经崛起。

临川王氏传到王益的儿子辈时,家族臻于极盛。王益娶妻徐氏、吴氏,生有七子: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

其中王安仁有文才学问,尝以五经教授弟子于江淮间,其门下成器者甚众,后以进士下科补宜州司户,终官于监江宁盐院,著有文集15卷。

王安国,熙宁初以材引召试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后历任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著作郎、大理寺丞,屡以新法力谏,后为吕惠卿所诬陷,卒年47岁,有文集60卷。

王安礼,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知润州、湖州,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后升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左丞,终知太原府。王安礼为人刚直宽谅,多次以直谏闻名。当年苏轼下狱,情势危急,无人敢救,独王安礼从容上谏守神宗,使苏轼得以减轻处罚。后因得罪权贵而见黜不得重用。绍圣二年去世,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宋史》68卷有传。

在王益七子中,最优秀的当属王安石。王安石之后,临川王氏也随变法失败而日益衰落。

王安石娶妻吴氏,封越国夫人,生二子:

长子王雱,为人聪敏过人,有才学,未及冠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天章阁侍制。王安石变法,王雱实导之。但其人慓悍阴刻,无所顾忌,为政尚严酷,年33岁去世,特赠左谏议大夫,《宋史》有传。

次子王旁(滂),初以父官荫江宁府粮料院勾当,累官奉议郎秘书省正字。

王雱无嗣,王旁则有一子王桐,官承事郎龙图阁直学士,累赠特进。

王桐之子王珏,初因王安石追封舒王,恩授承事郎,绍兴二年起家盐官县丞,历两浙湖南提举常平茶盐,兴利除弊,迁湖北夔州转运判官,有政声。终官太府少卿,卒于苏州宝华山。

王珏有子王宜之,是为王安石玄孙,其后不详。


划重点——

1.“临川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派”——太原王氏好大名头侬知晓伐!但是否发迹后牵强附会也未可知啊。

2.“临川王氏至王观之、王用之(王安石祖父)起家为吏”——王安石家族只是新兴官宦家族,祖父为吏父亲为官,但并非世宦大族,这是王安石改革的隐藏前提。

3.“王益中进士和做官,标志着临川王氏已经崛起。”——新进崛起的家族,才会致力于革新,触犯世家大族和豪强的利益。

4.有宋一朝仰文抑武,讲究的是“东华门唱名”,王家确实走的科举正途,一门三代读书种子:王益(王安石父)进士、王安仁、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王雱(王安石长子,天才神童)

5.“王安石之后,临川王氏也随变法失败而日益衰落。”——子嗣单薄,子孙皆凭恩荫入仕而非科举进身。子:王雱(进士,早夭,无子)、王滂;孙:王桐;重孙:王钰;

王雱家族

曾祖父:王用之,曾任卫尉寺丞

祖父:王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庶祖母:徐氏,王益的第一任妻子

亲祖母:吴氏,抚州金溪人,王益的第二任妻子

父亲: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宰相

庶伯父:王安仁,庶祖母徐氏所生,皇祐元年冯京榜进士

王安道(1017年-1051年),字仁甫,庶祖母徐氏所生,曾授衡州军司法参军

亲叔父: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曾任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教授

王安世(?-1059年),曾任太平州当涂县主簿

王安上,字纯甫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官至尚书左丞

二弟:王旁

三弟:王某(1055 年—1057年),早夭

嗣子:王棣,曾任太仆少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料笔记-王安石家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gb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