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解构
.
(根据中学课文夏浩然、樊云芳《“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改写)
.
(1)
我国运动员吕伟,
刚刚参加完,
正在印度举行的,
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的,
女子十米高台跳水比赛!!
.
(2)
在最后一跳,
吕伟表现相当出色!!
在这个“5136”动作,
吕伟精彩的表演,
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现在整个游泳场已经沸腾起来!!!
.
(3)
不过,
我是来看评论的!!!
我看到,
一个署名“外国记者”的说,
妙妙妙!!
妙妙妙!!
妙极了!!!
.
(4)
几个署名“现场观众”的,
则发出,
鼓掌的表情包,
欢呼的表情包,
鞭炮的表情包,
以及还有发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的!!!
.
(5)
若干署名“裁判”的,
纷纷打出,
9.5分的数字,
而且在数字后面,
加了一串感叹号,
或者加了一串“强强强”!!!
.
(6)
一个署名,
“听说这个中国姑娘才十六岁的印度观众”,
发了五六个惊讶的表情符号,
说,
牛批!!
了不起,
你们中国真是人才太多了!!!
.
(7)
有个署名叫,
“《光明日报》记者、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即将获得者夏某和樊某”的,
发了个小作文,
说: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刹那。
她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就犹如被空气托住,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她紧接着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她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
(8)
写得太长,
我没有看完,
但看到,
这条下面,
跟的留言最多!!!
写什么的都有!!!
.
(9)
有什么,
大哥,
好文采,
能说就多说几句!!
(10)
还有什么,
唉,
当初你退出文坛,
我就是极力反对的!!!
.
(11)
刚才那些评论过的,
什么署名外国记者的,
署名观众的,
署名听说这个中国姑娘才十六岁的,
也纷纷留言:
你这样会显得我们很呆的!!!
.
(12)
但是署名“《光明日报》记者、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即将获得者夏某和樊某”的好像不管!!
还灵机一动,
把这些梳理了一下,
变成一篇作文,
发给他们单位《光明日报》,
交作业!!!
并拟了个题目,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
(13)
完整内容如下: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刹那。
她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就犹如被空气托住,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她紧接着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她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
(14)
据说,
这个就是,
他们马上就要,
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
作品!!!
.
(15)
我围观了一下,
但想到的不是,
什么火钳刘明,
火钳刘明,
……
而是,
怎样再把它凹回去,
直到让它再变出它的原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