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设计师,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师吗?真正的大师是什么样子呢?非常开心的是,我今天阅读了吴伯凡老师的《认知论》。
一、书中自有颜如玉。
1.我们做一个碗,做的是碗壁,但是我们使用的是碗的空间。盖房子的时候,我们是在砌墙,但是真正用的是墙与墙中间的空间。
原研哉讲到“碗和棍棒”的目的是为了阐释他的设计哲学。一般的菜鸟或者平庸的设计师,他们只关注“看得见的,有的”东西——我在这个屋子里,要摆什么,要堆什么出来;但真正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是这个屋子里的无,而不是这个屋子里摆的东西。
2.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是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是一个“有为”的行为,要设计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但设计出什么东西、摆出一个什么东西、呈现出一个看得见的东西,都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让这个“无”呈现出来,这才是设计。
3.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中国的《易经》叫“群经之首”,《道德经》叫“万经之王”。所谓易学,就是研究最简单但也最复杂的东西的学问,简单到就只有阴和阳。
《道德经》把《易经》往前更推进了一步,更强调“阴”、“无”,强调看似消极、实则主动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根本力量。
此时我们来看道德经的那句话就更明白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二、今日感悟:
1.从理论上知道了真正的设计师是什么样子,之后剩下的就是动手实践了。
2.要把《道德经》和《易经》提上学习日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