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乡土中国》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作者: 竹筠益 | 来源:发表于2019-11-19 14:19 被阅读0次

道德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尤其是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道德滑坡了至少50年。在上学的时候,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题目也是法理学必考的内容。

读了这一章,我才对这一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由于中国社会的乡土特质,差序格局,所以我们首要是克己,在自足自足的小农经济下,每个人都可以自食其力生活,就像老子描画的那样“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合作的需要时偶尔的、次要的、后起的。所以在不同场合,人与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结合,这自然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抱怨我们没有“信仰”,其实我们只是没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道德观念。

这里的道德观念包括三个内容:行为规范、信念、社会制裁。我们都从“己”出发,与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私人联系,自然产生了不同的道德,有的需要孝,有的需要忠,有的需要信……这种建立在私人关系上的价值标准,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差序人伦。所以在唐律里有“亲亲得相首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可见,由于社会格局的特点,致使我们团体道德缺乏,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也没有笼罩性的道德观念。在倡导法治社会的今天,法治进程难免缓慢。

建立在团体格局的西方社会,存在着一种“超己”的力量和笼罩性的道德观念,即使是宗教信仰。所以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作为基石,易于产生平权、宪法、公务、权利义务界限清晰、国家等观念。在法律适用上伸缩性和弹性也较少,而在差序社会里,普遍的标准不发生作业,一定要知道对象是谁,根据这个关系,才能拿出标准来。

相关文章

  • 《乡土中国》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道德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尤其是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道德滑坡了至少50年。在上学的时候,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

  •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读《乡土中国》

    今日份好好读书——《乡土中国》/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见”——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

  • 摘录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最近在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读到《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这篇文章。 特别摘录经典名句分享一下。 01 社会结构...

  • 《乡土中国》chapter 5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道德观 团体格局:团体象征着神,人象征着信徒。团体格局中,第一,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第二,神对每...

  • 从差序格局看中西方的差别

    这篇是关于《乡土中国》中第四篇《差序格局》的读书笔记。和上两篇一样,这篇和下一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讲的是一个主题...

  •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和上一篇一样,这一篇的重点侧重于中西方的差异。 参考《乡土中国》中《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做的读书笔记,或者说从...

  • 《乡土中国》六&七章

    作者在《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从群己的关系上讨论到社会结构的格局”。在接下来的六第七章中讨论了“乡土...

  • 为什么说荷尔蒙推动了中国互联网?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说中国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无数私人关系组成的网络,而网络每一个结都附着一个道德要素。而...

  • 刘守英:从转型角度审视农民、土地和村庄的关系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中国原来是一个农村社会,农村社会的本质就是农民跟土地,跟村庄之间的联系。中国村庄是维系着整...

  •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文章脉络 整篇文章围绕“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区别展开说明。 开篇即提出二者概念上的区别。“团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iw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