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IT·互联网心理
行走的思绪(七十六)

行走的思绪(七十六)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4-12-06 13:32 被阅读0次

      活在城里的人,老向往乡村的生活,觉得傍依有山有水的大自然,才是活着应该去的地方。可居住在乡村的人,却羡慕极了城市人,认为那里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热热闹闹,才是人一辈子该去的天堂。有著名作家,早就看破了这种“围城心理”;也有西方心理学家,把这形容为“酸葡萄效应”。无论从什么角度去描述、去思量,都反映出了普罗大众惯常的心理状态。     

      来到多元化的移民国度,细观来自世界各国游子,真正走出来的人,似乎并不都是地处偏僻、贫困地域的人。恰好相反这些出来的人,在本国都有着优渥条件,属于根本无需离乡背井、非要出来打拼的人。换一种说法,那些本来处在不利的环境和条件,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命运的人,反倒没有那种想出来的积极性。当然也有个自身条件具不具备,有没有能力走出来的问题。这些个走出来的人,他们是出来追梦的吗?追的又是什么样的梦?其实不少的人呀,刚出来时要追的梦,大都抱着只要走出来,肯定啥都好的虚无缥缈。可等到走出来,体尝到外面的实际生活,才发觉与没来时的想法,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很多很多,根本的还在于过往的价值取向,是物质性满足居多,而出来之后则是对精神愉悦的需求感。尤其是来到先进、发达、文明、富有国家之后,人们更多的是享受普通、平凡的生活,享受工作不用加班,不用为了多挣钱去拼;不用把八小时之外的精力,花费在虚头滑脑的无效社交,而是把主要情感,放在与自己家人在一起;是把物质性需求定位在刚好就可,而把愉悦的精神欲求,作为终其一生的价值追求。在这边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被称为做义工的人数,常年保持在350万人左右,最高达到370万人之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众人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     

      以前的人因为贫穷落后,没心思去计较人活一辈子,啥叫活明白、啥叫没活明白;后来物质生活丰裕了,手头多了几个钱,自以为算是弄懂了、搞明白了,但发觉这种懂了、明白了,怎么还是使自己快乐不起来;到了当下更多的人,不再一味穷奢极欲,也开始试着怎样才能精神愉悦,好像对活着也有了几分醒悟。

(本文插图西郊随拍)

相关文章

  • 行走的思绪

    我喝醉了,没有理由,没有掩饰,就这样不明不白。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变得如此懒怠,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希望别人打扰...

  • 行走的思绪

    早晨,沿河边步行去上班,几公里,40分钟的路程。 我行走的这段河上,有四座桥。第一座古老的桥头是家,然后一路上还有...

  • 行走的思绪

    这个点儿,行在路上,竟然也看到无数的车来车往。笨慵的公汽在爬行。路灯下,我看到三五结伴的学子,那年那月,我们应也是...

  • 行走的思绪

    最近出来遛弯发现少数民族同志居多,看来蒙古族同胞虽然住进了小镇楼房,但是仍然对草原对大自然有眷恋啊。 每天按着固定...

  • 家国思绪(七十六)

    农历节气过了“大雪”,成都有了明显的冷,最高温度跌落接近个位数。今日小雨不再如前几日儿戏,确实是认认真真下...

  • 行走的思绪——重庆

    行走的路上,我们从来都在回望,没有人不留恋曾经的时光。 瞧,我们像孩子一样,这么认真。 误打误撞,孤身走进这美丽的...

  • 无聊的有聊

    我行走在时间里, 时间行走在消失里, 消失行走在饥饿里, 饥饿行走在胃里, 胃行走在思绪里, 思绪行走在我里。

  • 行走过后的思绪

    2017年1月16日,借着自己持续工作18月没有休息和儿子放寒假的理由,我们开始了旅行…… 北京—悉尼—布里斯班—...

  • 行走山水,放空思绪

    今天去了宜阳,山青水秀,大家一路摘韭菜,有的摘了将近十斤,路还好,旁边溪流潺潺,有鸟叫有虫鸣,有万物生长的肃穆与辉...

  • 【原创】思绪在文字间行走

    思绪在文字间行走 文/孤岛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的思绪(七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jb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