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妈妈,你猜猜我今天英语考了几分?”今天放学时,孩子兴高采烈地问我。不用猜,都知她那点小心思了,100呗,等着说句“好棒哟!”“是98吗?”我故意挫她。“嗯,不对,是100呢!”孩子乐滋滋地说,那感觉像是吃了蜜糖般甜。“哦,那算不错了。”“其他呢?”我轻轻问。“数学98分,班里很多100的,但老师也给了我一个棒棒糖;语文呢,太遗憾了,89.5,差0.5就90呢。”“嘿,没关系,不错了,下学期追上去行啦。”“好的,妈妈。”孩子一边吃着棒棒糖,一边跟我开心地聊着。其实孩子总体成绩在班里只是中等,因为语文90分以上有二十几个了,数学100分的也近二十个了。
然而,面对这份成绩单我却相当淡然与欣慰。其实,孩子不管考70或100,我都觉得没什么区别。因为我一直觉得分数并不能决定人生,只能影响人生。我不想过于重视孩子的分数,从而让孩子成为分数的奴隶,让分数主导孩子的喜乐,让分数成为母女交流的重点内容。
正因为我对成绩的不重视吧,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算是不错,对考试的结果也没有太多的情绪。这次听着孩子报告成绩时,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上学期考完期中考试发试卷的那天,孩子拿着那张90分的试卷,跟一起走路回家的同学抱怨说:“考90分以上我妈都不会给我奖励的,考那么好干嘛?"我女很沮丧地说。旁边的女同学很诧异,扭头问我:“阿姨,小晴考那么好没奖励啊?我要是考90分可以吃麦当劳一次,100分可以旅游一次的。""妈妈,班上很多同学90分以上都有奖励的,唯我没有了。我考好也没有,那么努力真没劲。。。。。"孩子一路走着一边发着牢骚了。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另类的家长,同时也是个死板,落后的家长,追赶不上新时代的育儿观。
然而,当我静下来思考后,还是决定按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分数与奖励的问题。回家后,我问了女儿一个问题:“孩子,你还记得一年级常考60,70分时吗?那时妈妈有没因为你考不好骂过你?" "没有,妈妈。"女儿不好意思地摇着头。"还有,按现在的说法,考好了就要奖励,那考差了是否要有惩罚才对?"我又追问。"好像是吧。"孩子回答。"那你愿意每次考完试后,怀着紧张的心等待未知的奖励或惩罚吗?孩子又摇了摇头。。。。。从那次谈话以后,孩子再也没说过埋怨我没给她奖励的话,反而学习比以前更自觉了。期未复习时非常自觉,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还主动把书本复习一遍。女儿还说,“妈妈,虽然你不要求我考高分,但我很想考好。我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是件很快乐的事。" 孩子能说出这句话,真的很欣慰。学习的过程本就该是一个愉快的体验过程,体验吸收新知识的惊喜,体验每一点收获的成就感,体验每一次进步的喜悦。。。。。。如此,足矣。
现代非常推荐鼓励的教育,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若家长在实行这种教育的同时误导了孩子,让孩子觉得只为大人的某种诱惑去努力的话,则可能与鼓励教育的出发点背道而弛了。
我淡然地认为学习考试都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是人生的必要经历的过程。考试是孩子自己的事,只是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接受程度的检验,没必要与奖励和惩罚严重挂钩。其实,就算孩子读书不好,我们也会给她物质,鼓励,表扬,这是因为爱还有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而不仅仅是成绩。看到孩子无论考好了还是差了,都没有太多的负担,没有被分数的阴影笼罩,我感到踏实。
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早已意识到高考不能定终身,不再唯有读书高。但时代的竞争却让家长们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与比较中。孩子们一样为成绩单焦虑。无偶而然,昨天读到网友的一篇文章,提到她的一个朋友的女儿,都初中了,却还因为考砸了,遭到妈妈一顿大骂与揍打。天啊,都青春期孩子了,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了,还这样对待。情何以堪?
知心姐姐卢勤讲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老师让他把卷子拿回家请家长签字。第二天孩子沮丧地告诉老师:“昨天晚上我遭到一顿男女混合双打。过去是单打,现在是该出手的都出手了。”咋一看,外人觉得这孩子说话挺有水平,挺幽默。可孩子的无奈与悲伤父母都懂吗?由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2010年调研报告》显示:超过80%的小学生存在考试焦虑,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考不好招致家长的打骂。然而,如今是2018年了,教育的焦虑却依然缠绕着家长与学生们。2018-07-09人民日报就报道了一篇题为《教育焦虑症的破解之道:强教育拼“底部”》的文章。其中重点摘要是:什么时候,择校不再成风乃至成“疯”,家长们不再焦虑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孩子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天性和成长规律的教育?内容我就不一一摘抄了。但文章深深反映了家长们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深切心理。更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焦虑。
知心姐姐卢勤认为:孩子的很多烦恼来自父母,父母的很多烦恼来自孩子。”面对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卢勤送上了6条忠告: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得到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对此忠告,我深深赞同。
三
过于在乎分数,可能给孩子的成长路上设多了一块屏障,难于突破。也许因为自己就是个受分数影响过大,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想改变命运,出人头地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了。所以,从小到大,我母亲都把每次考试的分数看得很重,考好了,她脸上乐开了花,考差了,皱眉叹息。所以我特别害怕考试,特别在乎分数,也很努力地学习。小学六年级竞赛拿到全镇第一的好成绩。初一时也保持在班里前三名,然而随着学科难度的增加,成绩渐渐退了。太在乎分数的我,常常为考试成绩流泪,害怕面对母亲,甚至觉得所有人都嘲笑我。记得当时的我除了学习不敢有任何娱乐,不敢贪玩。分数似乎成了主宰我喜怒哀乐的判官。中学时代,似乎就为分数活着,为它患得患失。直至长大成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多年以后的今天,才明白以前的自己多么可笑。
如今,对我而言,高考已过去了近二十年了,但还会常常梦见高考,梦见做错的那道题,梦见没写完作文.....也许,读书考试在潜意识中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难于释怀,虽然并不刻意去回忆。
分数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也并不完全决定人生。但对于分数或别人的评价过于在乎,却是心灵的沉重枷锁,让人生压抑。当你成人了,这锁也许早打开了,亳无影响。然而对一个孩子而言,他的认知却还不能如此的理性,这枷锁就可能成了封锁他快乐与天分的刑具了。若家长对分数持淡然的态度,孩子的学习心理压力就相对轻松了。孩子的心本很单纯,本不懂什么功利,什么名次,什么竞争。刚开始,她只知该上学,要学习某样东西,或者心里有种感觉喜欢某样东西,想了解某样东西。对孩子而言,学习就如此简单。但大人不一样,大人首先想到的是分数判断孩子的能力,成绩好坏决定孩的前途。别人的孩子都那么优异了,自己的若落后了,以后拿什么与别人竞争,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类似种种,是无数家长共同的焦虑导因。
若只为分数迫孩子读书,收效也许事倍功半。很记得在以前所住的小区,一个小学生的故事犹为让我震撼。小朋友从小成绩不太好,于是父母紧张,无奈,生气。于是,从一年级开始,孩子便开始了无限的补习班生涯。周一到五晚上补,周六周日补,寒暑假补。。。。平时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父母工作都忙,少理他。他几乎成了补习班里寄养的孩子,一直补到六年级。按常理而言,这个整天泡在补习班的孩子成绩应该很好才对,可是人生有时却不按常理出牌。这孩子,最终成绩还是平平,最终还是考上了一所很普通的中学。古话言,过尤不及,过于在乎与追求,往往事与愿违的。其实,孩子的成长与成绩亦然。一味为了分数,把孩子压迫得没一点自主空间,把其当成一台考试机器,谈何成长?
四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都可以有五彩缤纷的梦想,都可能成为参天大树,只是时间不同,领域不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古今中外数不清的名人事迹就充分证明了此言论的真理。就如台湾著名的漫画家朱德庸,小时候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笨学生。。因为成绩差,父母送他去补习班,可是没用,他根本学不进去;又请了家教,但朱德庸会设定好一个闹钟,时间一到就响铃,提醒家教“时间到了你快走吧”,最后没有一个家教能干超过一个月的。朱德庸小时候的成绩,差到“从小到大没有一个老师说过我一句好话”。一个数学老师有一次跟他讲:“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学生。”朱德庸很开心,赶忙问为什么。老师回答:“因为你每次算题目的时候,都会发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答案。”这是朱德庸从小念书听到的唯一一句“好话”。
朱德庸童年时非常喜欢昆虫,有空就蹲在墙角看虫子。。。。。。他说他可以用暑假整整两个月时间,把他家院子里的虫子全部玩一遍。还有就是喜欢画画。这两个爱好都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正因为父母尊重他的童年梦,任其自然成长,才没把他的漫画家才华扼杀在考试分数的灰烬里。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候曾想当一名外交官,但他大学时成绩很差,最终选择了退学回到故乡的农场做了农场主。很多年后,托尔斯泰因写作闻名于世。在一场面对大学生的演讲中,有学生问他:“托尔斯泰先生,您的理想是成为外交家。如果当年您能完成学业,或许这个愿望早就实现了。当年的您却选择了退学……您本来是一块良田,您自己却把自己荒废了!您觉得的呢?”学生尖锐的提问让托尔斯泰始料未及。
略加思索后,托尔斯泰笑着反问道:“如果一块良田被荒废了,它最终会变成什么?”那位同学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会变成了荒草滩了,这能有什么疑问!”“然后呢?”托尔斯泰接着问。“然后?哪有然后,只能是一片被人们遗忘的荒草滩了!”学生答道。
托尔斯泰听后却摇了摇头,讲了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在他的庄园里有一片面积很大的田地因为太远了而被废弃并长满了杂草。退学后他原本准备锄草后再种上庄稼,但他突发奇想:既然地本来就不想生产庄稼,不强迫它,由其自由生长。结果,十年后,那片荒废的土地演变成了一片有鸟兽和各种奇异植物的伟岸的森林。成了他心灵休憩的港湾。”托尔斯泰最后说:“人生就如同那块地,有很多种可能。与其强迫自己在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路途上挣扎,不如尊崇自己内心的想法,顺其自然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生长。因为你放弃了一季庄稼,你却可能会收获一片森林。”他的话获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和听众的共鸣。
其实,世界中的生命姿势与生存环境可谓有千万种,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维度和空间。孩子也一样,无需给成长的过程赋予太多的负重与这样那样的标签,让孩子如大自然一棵小树,迎着阳光和风雨,自由地成长,足矣!
五
现代是知识年代,人才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所以,“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 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其他的不用操心" "别人家的孩子都报什么什么班了,我们家宝贝也不能落下。”......如此种种意识与情绪占据着无数家长的内心。然而,若一味重视成绩,却忽略孩子人格性情培养和心理健康往往产生不少问题。如前段时间刷爆屏的那位与父母断绝关系北大研究生和那位48岁不愿工作,在家啃老的复旦研究毕业生。他们都是天骄之子,学习成绩没得说,曾是爸妈的骄傲,是别人家的优秀孩子,然而最终的局面却如此不堪,真让人唏嘘感叹。。。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相对于成绩而言,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2015年毕淑敏老师在广州谈教育时曾说道,“教育要有哲学维度一观点。”毕老师提出,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幸福是什么。确实,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分数并不能决定人生的终点。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拥有完整的人格,任何时候都不晚。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何时成长,绽放如何,不必焦急,不必强求,尊其规律,让其自由成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