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艰苦卓绝的“抗疫”,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负担,更给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可以说,疫情彻底改变了我们本来习以为常的生活。
一座城市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了上下班高峰期的车水马龙,没有了大街小巷的灯红酒绿,也没有了往常的热闹和生机,有的只是穿着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和到处弥漫着消毒水的空荡荡的街道。
有多少企业、商家关门、停工,从最初再坚持坚持,到最后日复一日的疫情,不得不为了自救而解散或者申请破产。昨晚看到一个段子,说的就是商店目前的窘况:“守店比守寡都难。守寡还不时有人来‘勾搭’,而守店连个来‘搭理’的人都没有。”
再就是过年。什么是过年,在中国的传统里一家团聚就是过年,可是连续两年提出的就地过年,让很多本可以回家团聚,却不得不独居他乡。
从前闲暇的时候,人们可以出去走走,如今无论是百花盛开的春,还是彩色斑斓的秋,都只能猫在家里宅。即使偶尔出门,也是被口罩遮得严严实实,难见真容。
与此同时,无数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勇士,舍小家,顾大局,义无反顾,奔赴疫区;还有那些志愿者们,争着干重活、抢着进病区……,谱写出一曲曲新时代感天动地的赞歌。
三年来,为了取得抗疫的胜利,各行各业的人都在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助力抗疫,勇毅前行。我们市区的机关幼儿园,就是当年闻名全国的胶东育儿所,教师们发扬红色乳娘的大爱精神,疫情期间,为解除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以及社区志愿者等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重新启动“战时托儿所”,为他们照看幼儿,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抗疫”前线。
奉献、逆行、舍小家、顾大局、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些无疑是三年来的流行语、关键词。但是如果我说还有一个关键词——“兴奋”,你一定会感到惊讶,怎么会呢?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难道不是吗?在我们全民咬紧牙关,与病毒做殊死搏斗的时候,有那么一小撮人却在“兴奋”地赚着昧心钱,核酸造假、劣质口罩、哄抬药价……,发国难财的人,理应天诛地灭;还有那么一帮人在“兴奋”地行使着不算大的权利,野蛮执法(上门殴打居民),随性执法(随便封控小区)、愚昧执法(每天两次核酸检测),还有恶意执法(报复性地给居民赋红码)……;最不该的是相当一部分即没挣到钱也没得到权的普通人,却整天“兴奋”地打听着、传播者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竭尽全力地考验着每个正常人的思维力和判断力。
疫情,不仅是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也是对我们人性的考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