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326c631dfc579cfb.jpg)
此诗中的“张十二”、“阁老”、“使君”、“刺史”均指同一人,即当时的华州刺史张贾,作者写这首诗给他,本意是通知他准备劳军。由于自己处于得胜归来的喜悦中,所以诗中也充满喜庆和豪情,读起来令人激情满怀。
荆山位于今天的河南灵宝市境内,与陕西境内的华山相隔两百余里,但是作者的一句“荆山已去华山来”,仿佛大军片刻之间就远离荆山,抵达华山,这都是由于众官兵胜利凯旋,心情舒畅,行军步伐也格外轻快的缘故。这一句真可以说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中,大军到达潼关之时,朝阳刚刚升起,明日高悬,光芒照耀大地,雄壮的潼关敞开大门,迎接凯旋之师。令人一扫心中阴霾,心情非常振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709300c567ed4dc5.jpg)
后两句直接面向刺史所说:您莫要推辞迎接大军道远,相公可是刚刚击破蔡州得胜归来!
从此句中也可以看出作者与刺史张贾关系不错,所以语气才这样直接亲切,而不显生硬。
“相公”指大军统帅裴度,这里的“破蔡州”其实是代指,唐时的蔡州大捷为著名将领李愬实施创造,生擒叛军首领吴元济,与这次裴度指挥大军作战同时发生在淮西平叛战争中。所以作者这里用“破蔡州”指代裴度得胜。
此诗诵读起来,空间大开大合,视野非常广阔,情绪十分激昂,充分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昂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