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后天之本,能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营养。还参与水液代谢,对增强免疫力、维持生命活动很重要。
健脾有多种方法,按揉既简单又有效,以下是4个健脾效果较好的穴位,我们可以试着按揉哦。
一、太白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缘,第1跖趾关节(即大脚趾根部的关节,当大脚趾向上或者 向下弯曲的时候,这个关节会随之活动)下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先找到第1跖趾关节,然后顺着关节往后下方摸,在红白相间的皮肤交界位置,有些凹陷,这就是太白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6948/800c8ea674e24965.jpg)
功效: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揉它能健脾和胃、清热化湿,对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腹胀、泄泻等情况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按揉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在太白穴上,以穴位为中心,做小幅度的环形按揉,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好,每次按摩2~3分钟,然后换脚进行同样的操作。
二、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先找到犊鼻穴(膝关节弯曲时,膝盖外侧的明显的凹陷),从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除去大拇指),在胫骨前肌上的就是足三里穴。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6948/62b6dea74691a65c.jpg)
功效: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脾胃相表里,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扶正培元,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情况。
按揉方法:用拇指指腹放在足三里上,其余四指放在小腿后侧作为支撑。先顺时针方向按揉,再逆时针方向按揉,力度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每个方向按摩3~ 5分钟。
三、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取穴方法:先找到内踝尖(脚踝内侧最突出的骨头),然后将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把小指侧边缘放在内踝尖上,食指侧边缘所在位置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就是三阴交穴。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6948/347a419dec2d7b40.jpg)
功效:它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经常按摩可以健脾利湿,对于脾虚引起的水肿、湿气重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还能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按揉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在三阴交上,做轻柔的环形按揉动作,每分钟约60 ~80次,按揉3 ~ 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好。
四、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穴方法:从肚脐中心处向上量取5指的宽度,与前正中线的交点位置便是中脘穴。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6948/4e3d8b82ec5ca563.jpg)
功效: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按摩它可以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能够缓解胃脘胀满、呕吐、呃逆等脾胃不和的症状。
按揉方法: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垂直按压中脘穴,力度适中,产生酸胀感后,保持按压状态1 ~2分钟,然后松开,重复按压3 ~5次。
如果使用按摩球、经络刷等工具,配合按揉穴位,则效果更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