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内心健康的根基
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支撑起生命和心理健康。
拥有它的人,主观满意度高,乐观自信。
缺乏它的人,生活满意度低、焦虑恐惧。
安全感有时是外在的,比如担心失恋、失业、生病等——这些担心有明确的对象,通过改善环境可以重新获得。
有些安全感是内在的,例如家财万贯却常被贫穷的噩梦惊醒,这种不安全感来自脆弱的内心。
以下5种迹象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不敢麻烦他人,总是自己死撑
没有安全感的人,不敢麻烦别人,不想给对方添乱,也害怕对方会因为怕麻烦而嫌弃自己,总是希望自己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
没有安全感的人,从小被贴上“懂事”的标签,但没有谁天生就是乖巧懂事的,看似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其实受了太多委屈。
2、敏感、容易胡思乱想
没有安全感的人,多数心思敏感细腻,考虑问题周到,总是顾及别人的感受,忘了要好好爱自己。
对方一个“嗯”“哦”的微信回复,就会感到不安,怀疑自己说错话;
信息迟迟得不到回复,猜测对方和谁在一起,是不是不想理你了;
对方面无表情从身边走过,你会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3、对未知感到深深的恐惧
有人在工作中惶惶不安,有人在爱情里患得患失,有人在生活中畏手畏脚,有人身披铠甲处处设防。
没有安全感的人,对未知的恐惧已经深入于心,甚至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现实生活里写满了各种“怕”:
怕公司裁员;
怕资产贬值;
怕被爱人抛弃;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怕赚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殊不知,真正使你感到焦虑的,是你的内心。
4、容故作坚强,但渴望有人理解
硬打精神强颜欢笑,内心却满是脆弱。
就是没有安全感的人的真实写照。
明明心里很在乎,却要假装无所谓;明明出事了,却要装作我能行。
由于严重缺乏安全感,凡事搁在心里不愿表露,生怕说错一句话而遭到别人的攻击或排斥,最后只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5、讨好型人格,讨的就是安全感
讨好型人格要讨的,其实就是——安全感。
担心自己添麻烦、引起别人的不满,所以习惯性地隐藏自己,害怕说出真实想法,害怕产生矛盾与冲突,甚至承受不了冷场、尴尬等状态。
相处过程中,猜测对方希望自己说什么、做什么,以期满足对方。
缺乏安全感原因:受过冷落和伤害
安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上帝的礼物”,而需要在后天慢慢培养。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有下面一些经历。
1、家庭氛围差。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六至二十四个月的婴幼儿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其成年后的安全感。
假如得不到母亲的悉心照料、需要得不到满足、啼哭无法得到回应,孩子就难以产生基本的信任感。
儿童时期,如果父母经常争吵、情绪阴晴不定、教育方式粗暴等,孩子的心灵长期被紧张、恐惧、不安折磨着,久之也容易缺乏安全感。
2、曾被伤害过。比如,有过失恋经历的人可能会在下一段恋情中疑神疑鬼。曾经历过贫穷的人可能会对金钱的匮乏心有余悸,进而不择手段地“捞钱”。曾在深夜被暴徒袭击过的人可能对黑暗产生恐惧。
还有人总被批评、否定,容易缺乏自信,于是会对未来充满焦虑,凡事希望稳妥保险,害怕生活失控。
如何增强安全感
1、学会自我觉察,从正性的体验中获得自我疗愈的能量。
2、学会与他人建立连接,从亲密关系修复自己断裂的人格。
3、改变应对方式,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