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作者: 李石头1973 | 来源:发表于2017-02-20 16:36 被阅读38次

        朴素

        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大都是朴素的,比如水,粮食,房屋,衣被……独自看店的午后,顾客散去,微饿中一个人动手去准备吃食,忽然想到这一点:最本质的东西,大都是朴素的。

    ——道理就是这样,说得再对,再好,也只是印在书页上的一个道理,只有经过亲身验证,它才会真实有质,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道理。

          饥饿

         上面说到了饥饿,适度的饥饿有益于健康,也有益于思考。不知别人有无同样的体会,微饿(饿昏当然不行)的时候,人体处于一种空静的状态,虚静而有容,这时人的大脑也变得空静起来,思维清晰可辨。假如一个人的胃袋总是塞满,不留空闲,血液和神经都用于消化了,哪里还能清醒地思考呢?所以脑满肠肥一直是贬义词。

        圣人

        说到思考,最善于思考的是圣贤。圣贤的洞彻有超出时代、穿越时空的质地,所以清修之士大都克制物欲,比如过午不食,或素食,在微饿中获得清明的思悟,是为佛家的“有明”。这是我们一般人难以经常做到的。

        孤独

        又想起一句话,一千个快乐都比不上一个痛苦。米开朗琪罗说的,大概是指,快乐终究肤浅,而痛苦才可拓展生命感知的疆域。但我想把这句子改一下,就是,一千个热闹也抵不上一个孤独。一个人要成长,自省,慎独,如果从不舍得让自己陷于孤独之中,那么到老也是懵童,慧智难开。

        信仰

        孤独的时候,西方人跟东方人又不同。他们的宗教是相信“上帝与我同在”,所以无论孤独与否,他们都感到神的目光的注视,神始终陪伴在侧,爱护并监督自己,尤其独处时,这种感受益加清晰。但东方的孤独就是彻底的孤独,我们没有神,我们的神灵就是自己。自己陪伴,自己监督,自己爱护,我们的孤独才是更彻底的孤独。

        劳动

    大多时候我懒于劳作,但每次动手都会有良好的人生体验,比如为自己准备饭食,把屋地抹干净,将花从盆里移植到土壤中,为楼前的石榴树修剪枝条。是肢体的动作让我感到自己的行动力,由是觉得劳动者崇高真是很有道理。与之相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阴险家的理论。

        ——当然劳动不同于劳役,劳役是被迫的,而劳动是自主自动的选择。所以劳役只能出奴隶,而劳动却可以出创造,出智慧,出甘美的果实。

        爱情

        回到开头,生命中最本质的大都是朴素之物。东方的哲学从不谈爱,即便谈,也是仁者爱人的大爱,是公共之爱。那么私人化的爱情呢?不能否认,爱情可以激发创造出原本没有的能量,这是宇宙人心的奇迹之一,也是广义的大爱所无法完全遮挡取代的。也许爱情才是朴素,而不需要爱的那种超人自备的完整性,或者才是真正的奢侈。

        疯狂

        我也许从未被赋予诗人的天分,但我具备一个疯子的潜质。我不知道这来自基因还是个性。每次我都试着去寻找事情的源头:遗传?基因?个性?还是后天的成长经历所导致?我不知道,最后只能归因于宿命。既然是宿命,我便只能与之为伍。

        生活

    当然,进入生活与审视生活永远是两种状态。前者与现实彻底融合,后者,则始终保持着审慎的距离。这两种都算得彻底,要么世俗,要么超越。但还有一种状态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审视同时默认,拒绝同时混同,这才是最纠结者。

        性别

    其实每一个女人的意向中,都会有一个理想化的异性存在,他不是父亲,胜似父亲,不是爱人,胜似爱人,不是亲友,胜似亲友,会始终无条件的、全盘地了解并容纳你,就像对一个婴儿,容纳所有的好与不好;而每一个男子心中,也同样有一个理想化的存在,从小到大,她都神一样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宽容慈悲地体恤着你……然而从未有一个人,能真正全盘至终地接纳和认可你,即便父母,即便作为父母的我们对自己的儿女,也常常会停留在某个遗憾之处,悄悄叹息一声。

        委屈

    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委屈和缺憾,每一个女人,不管她年纪多大,多老,步履蹒跚,满面皱纹,她身上还是有一个小小女孩的存在,那个小女孩永远幼稚,需要原谅和包容;而每一个男人的身体里——无论他曾经多么伟岸威风,独当一面,身内也都会有一个小小男孩的存在……他淘气,耍赖,需要宠和疼。这种对宠爱的渴望,将一直到人们进入坟墓才会停止。

        现代生活

        现代生活的目标,是给肉身以舒适,洗衣机,汽车,空调,手机……同时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然而节约出的那么多时间又做了什么呢?我很怀疑,这些提高的效率和节约的时间并未给生命带来更深致的幸福。给肉身以舒适,给商业以利润,反而可能导向一种更甚的麻木。

        一件毛衣

        习惯了以一种灰冷的调子看待人间万物,或有青春期的后遗症,有一次看江苏非诚勿扰,一个男嘉宾的令我触动。他未牵手成功心目中的女嘉宾,价值不菲的礼物,就送给了最后为他留灯的女孩——并不想牵走她,只为感谢她留灯的善意。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合该对你好。

        看余华的小说《活着》,主人公福贵的女儿凤霞又聋又哑,当然也聪明漂亮,手脚勤快的她嫁到城里后很快学会了织毛衣,经常帮邻居编织,得到了大家的感谢……想起自己柜子里还有两件手织的旧毛衣,一件枣红,一件纯黑。当年买了羊毛线,玲愿意帮忙,就交了给她。工作后小梅也给我织了两件。她们织完了,我穿回家。母亲看到说,这可不是小工夫,你怎么谢人家的?我说都同学。可是现在想,我是否也肯为一个人,用那么长的时间去织一件毛衣?我是否愿意为一个人,付出那么多没有回报的闷坐和耐心!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穿手织的毛衣了,即使选好了毛线花色和式样,也是送去机织……技术总是在进步,然而机器的速度和灵巧永远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温暖心灵。

        关于虚无

        除了死,人别无所终。而每一刻都是前一刻的死亡。每个人都在不断为自己送葬。有时我拥抱着巨大无比的空虚,想起张爱玲说,不藉由宗教等外来之力,而能面对和承受人生的各种处境,这需要更大的精神力量(大意)。张真是一个异人。我也是此刻才懂的,虚无之中遍地黄金。         2012秋

    z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所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se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