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毕业,即将进入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小学阶段,这焦虑了一批家长:孩子能否适应小学?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不上的话和已经上了的孩子到小学后会不会产生差距?
其实不是只有中国家庭存在这样的焦虑,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发达国家,幼儿在入学前接受一两年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为了提高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平稳过渡到小学。
美国的“阶梯教育”基本上是附设在小学中,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瑞士日内瓦州实行的学前年级和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英国则又不同,初级教育分为2-5岁保育学校,5-7岁幼儿学校,7-11岁初级学校,5岁开始属于义务教育,但教育过程是逐步向小学过渡。英国和瑞士的教育机构形式实质是将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进行了合并教育,而日本则是将幼小衔接列为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培养幼儿上小学后可以成为自己生活和学习基础的东西。法国通过立法,科学将学习阶段划分为“2-4岁前学习期”、“5岁-小学二年级基础学习期”、“小学后三年巩固期”加强幼小衔接。
尽管每个国家的幼小衔接阶段具体划分不同,但都将其定性为过渡阶段,讲究的是幼儿在身心上和知识上向小学的自然过渡。中国家庭中对孩子幼小衔接的认知不同,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普遍问题: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学习知识,这是狭义的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包含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入学习惯和常规的培养等。
良好的习惯让幼儿规律生活,定时进餐、定时睡眠、动静交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助于自立自信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做事能够持之以恒有毅力;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合理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一定的认知;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当家长能够正确理解幼小衔接时,想必就不再焦虑了。
青青藤百思立德乐学堂专为5-6岁儿童提供优质的幼小衔接教育,在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入学习惯的养成,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塑造完美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盟详情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