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30119《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随记

230119《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随记

作者: 未命名屿不知名魚 | 来源:发表于2023-01-18 08:43 被阅读0次

1.拆书是以书为中心,追求的是作者思想体系的完整性。拆书成课是以人为中心,追求的是学了就能用。

2.阅读信息时,你首先会对信息进行理解,随后才会对信息形成回忆。

3.如果有一本有用但特别难拆的书,如何拆书?窍门只有一个,就是“等它变得有趣”。让这本书保持在自己随时可以接触的状态,直到某一天你突然对它燃起前所未有的热情,凭借突发的激情把难读的好书读完了,再一鼓作气把它拆出来,此刻你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4.如果读小说时,对冗长的故事感到不耐烦,可以马上换成管理类的书,读了10页读不下去了,换成心理学的书试试,读烦了再换成小说。换书就是换心情,读《思考,快与慢》时,我是配合着网络小说《庆余年》一起完成的。

5.如果直接阅读名著比较枯燥晦涩,可以读一读它的解说版或漫画版。

6.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多半是因为它只有抽象思维,缺乏形象思维。

7.当你专注于具体的东西,而不只是关注思想时,说话就变得简单了;当你把要说的文字变成形象,阅读就变得简单了。请大家记住六个字——“展现,而非讲述”,我们要努力寻找生活中那些具有启示性的细节。

8.如果一个人假积极了一辈子,那就是真积极。“假积极”,是行也只是知,最初是在表演,也知道自己是在表演,但表演到最后,既是知也是行。行动上变得积极之后,思想上也接受了积极的价值。

9.只有靠近了,才能产生共鸣。共鸣的接近性原则,可以分为地理接近性与心理接近性:

地理接近性是指某些事物在地理位置上离我们很近。

心理接近性是指来自心理上的价值认同或价值反对,它包含怜悯、恐惧、厌恶、关心等情绪。

10.人性纷繁复杂,每一个人都很立体,就像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洋葱,我们要找到共鸣点,才能一层层剥开。只有找到不同层面的共鸣点,才能成为懂故事和讲故事的高手。

11.“共鸣”并非“共识”,“反共鸣”比“共鸣”更有价值。如果一篇文章颠覆了之前的想法,令你的认知发生动摇,做笔记、重读和引用时仍然会让你信服或感觉震撼,这种认知会更有价值。

12.相同的意见令人更自信,不同的意见令人更智慧。

相关文章

  • 共鸣源于情绪 共识源于认知

    “共鸣”并非“共识”,“反共鸣”比“共鸣”更有价值 。——这是何伊凡老师在新书《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中的一句...

  • 《知行力》读书笔记

    知识存在于行为中,表现在身体上,蕴藏在体验里,所以知和行是一回事。 ——《知行力 重新定义成事逻辑》 要做到知行合...

  • 用好这三套工具,助你将知识变为力量

    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往往来自核心认知拼图,而不是外部呈现的能力。——何伊凡:《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 何伊...

  • 《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 的亮点有哪些

    1、作者何伊凡,采访过全球百余位商业领袖及几百位创业者,自身也创业多年,灯塔知行社、今今乐道读书会的缔造者,耗时6...

  • 《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分享一个可以提纯知识的读书笔记法

    你好呀,我是陶不言~ 今天是我持续写作的第58/100天! 今天我了解到一个新的概念:提纯知识。它和提炼干货不一样...

  • 什么是瓶颈

    文:ICE蝈蝈 什么是瓶颈?我认为两难境地就是瓶颈。有人把瓶颈看作跳板,有人就此沉沦。 何伊凡在《知行力 重新定义...

  • 230119

    星期四 晴天(冬天真的不常下雨啊) 今日打卡: 1、单词25个 完成 2、学习强国 未完成 3、点赞和更文 完成 ...

  • 随记-知行

    7-17又过一周,时间过的很快,就周末了,也算间接的体现了我的工作生活的充实,而不是度日如年。 也没有什么想写的东...

  • 成事 | 勤为本,诚辅之

    做事,必须付出应有的力量;成事,特别是成就一番不同寻常的事业,是有其本然的逻辑力量的。 那么,人生有所成就的逻辑力...

  • 《人生由我》读书分享 - 13

    #读书随记随感 《人生由我》- 13 13.重新出发 如果在聚会中看到有人孤身一人,试着跟他交谈 随记: 重新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30119《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wt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