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过一只爱因斯坦吗?

作者: HiWini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7:57 被阅读0次

    周末看了《狗十三》,之前以为是一个关于狗狗的故事,像《一条狗的使命》中的贝利多次轮回后最终回到最初的主人身边一样,没想到是在讲述被长大的青春。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或者说,如果你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这个电影的真实让我甚至都能把自己当作李玩。

    青春期的时候,哪怕明明知道不对,也会强迫自己忽略,执意由着自己的性子,用极端的方式惩罚爱你的人犯的错误,在肆意发泄后,又会自责愧疚。

    爱因斯坦在爷爷买菜的市场跑丢,回到家不见爱因斯坦的李玩扔掉溜冰鞋,冲出门到处寻找爱因斯坦。找的盲目无助,却又倔强执拗。甚至不顾腿受伤的爷爷和多年未出过门的奶奶。

    有人说,用这么多重复的画面去反复强调寻找爱因斯坦的过程,爱因斯坦对李玩有那么重要吗?是不是小题大做,太过矫情了。

    且不猜测爱因斯坦对李玩到底有多重要,但对十三岁的她来说,歇斯底里的反抗更多的是对大人在爱因斯坦走丢后不管不问的失望。

    “你们找了吗?”

    也许这些情节更多想表达的是青春的执拗与固执,不愿妥协,与不满意的行为抗争的坚持。

    但我仍旧觉得那个时候的李玩没有错,姐姐没有错,爸爸没有错,爷爷奶奶也没有错。

    只不过,李玩是长大的弟弟,姐姐是长大的李玩,爸爸是长大的姐姐,爷爷奶奶是长大的爸爸,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方式而已。

    这部电影也许并不是想让我们评判谁对谁错,它只是在很简单地讲述千千万万个李玩从童年到长大发生的事情,让你我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年少的影子。

    如果真的要深究这种被成长的根源,那恐怕要思考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了。

    多少家庭都是用“为你好"的方式强迫孩子,用"我们为你做了那么多,你怎么那么不懂事”的愧疚感教育孩子,用“这就是爱因斯坦”的愚弄态度对待孩子。

    我们不都是这样长大的吗?

    冲不破罗网,那就内化它

    李玩不只一个,可能是你,或者不是。但我知道,我是李玩。

    年少时的我们会像她一样不顾一切寻找爱因斯坦,会像她一样在酒席上夺门而出去看喜欢的天文展览,也会像她一样能够喝掉不喜欢喝的牛奶,吃掉那块红烧狗肉,承认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

    丢失的爱因斯坦就像平行世界里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日子里,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真的像姐姐说的那样,楼上没有鸟儿在唱歌,只有一个被带走的疯子。

    成长不就是这样吗,有被迫、无奈和妥协。

    不能永远像弟弟一样做错事情哭泣有爸妈的安慰,有一天你会像李玩一样为自己的过错道歉、承担责任。不能永远像弟弟学滑冰一样哭着说我不行,伸着胳膊想要帮助,因为会有人教你自己站起来,一个人跑起来。

    是的,十三岁的弟弟会成为另一个李玩。

    不会有永远的童话城堡把我们庇护,终有一天,我们会穿上自己的铠甲。

    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应该感恩每个美好的时刻。

    爸爸为我们的成绩开心又自豪的时候,爷爷奶奶无限包容关爱的时候,身边有每一个爱因斯坦陪伴的时候,甚至是与姐姐讨论哪一种口味的冰淇淋好吃的时候。这些就足够了。

    可能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即使知道了有不美好的存在,也愿意相信美好,铭记美好,感恩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也有过一只爱因斯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zj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