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部电影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该电影由汉内斯·赫尔姆执导,以及罗夫·拉斯加德、巴哈·帕斯、菲利普·伯格、埃达·英格薇等主演。同时该片也是于2015年12月25日在瑞典上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d9475c3d60e49b62.jpeg)
那么该作品其实也是由小说所改编,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瑞典著名80后博主、专栏作家,近五年来瑞典最成功的作家,著有《外婆的道歉信》《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等。后者是他的处女作,为瑞典头号畅销书,已被翻译超过25种语言。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99815bb9b0260647.png)
而虽然所有的搜索百科以及它的官方表述都将它称为一部喜剧片。但是我个人却觉得它更是一部治愈系的电影。
那么该片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正如电影的题目所说,我们再补充一点信息,就是一位叫欧维的男人在妻子索尼娅去世后,决定自杀追随却一直未果的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有哪些打动人心的地方呢?
首先,我们从故事的开头似乎可以感受到欧维真的是一个古板、脾气很古怪、但又有着一些他自己原则的老头。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其他人都难以和他接触甚至是友好的相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7242e0d633635941.jpeg)
接着,电影用几段插叙的手法讲述了欧维年轻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年轻的欧维其实是一个又高有帅气的小伙子。他在火车上做清洁工时邂逅了他今生的爱人索尼娅,后来在他们约见时,欧维为了让索尼娅点自己喜欢吃的菜,自己提前在家里吃了饭,又向女孩坦白他真实的境况,便准备离开,但是他的率真和温暖打动了索尼娅,于是他们便在一起了。从这一段,我们又可以看到欧维其实是一个很温暖的人,他和索尼娅结婚后的家庭生活也是朴素而温暖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7ef72d1b076d168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b8b88f6e16085cb3.jpeg)
然而,当妻子索尼娅去世,自己失去了干了几十年的工作时,欧维觉得生活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于是便开始选择自杀,但是他自杀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然而每一次,做为观众的我都会为他的行动而紧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9df25357fd102b0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5db2e9a7677b3331.jpeg)
虽然欧维非常不喜欢新来的邻居,因为他们总是需要自己的帮忙,而欧维不想和他人有过多的联系,于是总是表现出消极的一面,但不管他怎样的口头责备,他还是会真正的给自己的邻居给予援手。所以欧维其实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故事的后半段,邻居帕维娜在劝说欧维不要那么封闭自我的时候与欧维有了争吵,这时欧维的心结似乎才被打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742d000be065223f.jpeg)
最后,欧维再也没有自杀过。他开始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72fde4a5b56bfa38.jpeg)
但是非常平凡的一个早晨,邻居发现欧维居然没有早起锻炼,于是飞快地冲进了欧维的屋子,发现欧维躺在床上安详地去世了。电影中的这一段是如此平淡的叙述,但是我却早已泪流满面。坦白说,我还是不能轻松地看待生与死这样的问题。只要我一想到欧维的善良和温暖,而现在他已离世,我便为此感到十分悲伤。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db6d70ec28dcb760.png)
最后,这里写下一段小说中的话:
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扰,在它宣布到来之前早早地坐进等候室。我们害怕它,但我们更害怕它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对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它与我们擦肩而过,留下我们独自一人。
那么在这里我还想谈一谈自己在写这部分时的思考。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无论书本厚薄以及电影长短多少,我们大家总是能够用自己的智慧把故事浓缩成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这没有错。但是它总是无法取代那些故事本身所具备的形式的。因为它就像一张名片,当你拿到一个人的名片,并不代表你就完全地了解了他,你只有在和他不断的相处过程之中,才能认识真实的他,以及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与判断。 假使小说和电影都能够被我们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语取代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什么作家与导演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我对电影的想法记录下来的原因。口头上的几句话寥寥草草,说错了也无所谓,可是要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 ,却是真的投入了心思在其中。哪怕它再如何的不成熟,我想,我的真心都对得起我的喜欢。
我记得柴静在她的《看见》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深有体会。我说自己是一个思想上很容易动摇的人,比如以前我觉得豆瓣知乎上对影音书这些的评价都很准确,当我自己浏览它们的时候,便潜意识里觉得这些都是不许我质疑的真理,好像他们的思维一下就套用在我的思维上了。但是高二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我们在讨论关于电影的看法时。她说她真的很不喜欢什么豆瓣对电影的评分以及评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仅是因为你口中所说的不好,大家就不去看这部电影,那也太给人强加意愿了。这里我又突然想到最近看的一部美剧《天赋异禀》中女主角北极星的一句话:我绝对不会因为他人就改变我自身原本拥有的能力。道理相似。因此,我在听完那位朋友所说的之后,我对一些影评便持有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不知道这又算不算得上是自我思想上的一种动摇。但是有的时候,我又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我自身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很多的问题与事物。也许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也在慢慢的改造自我,使自己去成为一个思想能够更加多元化但又不与自我原则相冲突的人。所以,现在,我对一些豆瓣影评的看法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管你是想获知更多关于电影的信息还是说尝试着打开自己的视野接受更多的观点与看法,这都是个人的选择与自由,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而争论什么。因此,我在我第一篇的电影推荐中说: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我们得以以不同的思维模式与观念去相处交流。如此甚好。
最后再提及一点,写下这些文字的意义何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形成了每做一件就应该要有它的效率以及意义这样的想法。这里我并不是批判它。只不过,我想它并不是字面上一成不变的准则。我也应该再为之润色一下。好比我们出行旅游,如果总想着我们是为了遇见怎样的风景而在不断的搜寻,带着太强的目的性,那么说不定事情的结果与自己的理想有出入,从而形成内心的落差。而且现如今,网上也流行写一些旅游攻略,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我想,如果完全按着他人的攻略来游玩,自身的自由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反而有时候,随心行走,更能感受一座城市独有的味道。当然,这一切都是辩证地来说啦。好吧,再说回来,因为如果我们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去生活,其实很多美好的东西也会黯然失色。我向自我坦白,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事情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上收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实质性乐意去做的。我也很想看看,自己能坚持着,走多远。看看他人所说的坚持的风景。看看我的热情能支撑我走多远。不管怎样,我都行走了一段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59773/fe94cf447b8b3982.jpeg)
最后我还是想起了电影《记住我》结尾的一段话:Whatever you do in life will be insignificant, But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do it, Because nobody else will. 你一生中做的事情或许微不足道, 但重要的是你去做了, 因为其他人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