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
一、良质
1、良质的定义
良质没有定义。
2、良质的存在
(1)良质存在吗?
良质虽然没有定义,但是的确存在。
但是即使良质无法界定,你仍然知道它是什么。
(2)为什么笃定良质一定存在?
在哲学上可称之为实在论。他说:"要证明一个东西的存在,可以把它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果原先的环境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它就存在。如果我们能证明没有良质的世界运作不正常,那么我们就能证明良质是存在的。
第一个受伤的就是艺术。如果艺术无所谓好坏之分,那么艺术也就不存在了。
接下来消失的是运动。足球、棒球、各种游戏都会消失,因为分数已经丧失了意义,只是空洞的统计,
一旦你把良质抽出来,你就得到朴质
了。缺乏良质就是朴质的精髓。
(3)良质可以测量吗?
如果良质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那你就必须解释为什么科学仪器无法侦测到它的存在;或者你必须提出能够侦测到它存在的科学仪器。如果仪器无法侦测出来,那么很简单,你这种良质的观念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良质是主观的感受,完全存在于当事者心中,那么你所谓的良质只不过是自封的美名。这位教授提出来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就是让你落入两难的境地。
而第三种解决两难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它是最好的,就是根本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他和学生在教室里观察到的良质和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的颜色、温度、硬度的性质是不同的。那些物理性质都可以借用仪器测量,而他的良质--卓越、价值、善--却不属于物理范畴,所以无法测量。
(4)那应该如何了解良质
哲学上的神秘主义认为真理是无法界定的,自有历史以来就存在,只能通过非理性的方式了解。这就是禅
的根基,但是这并不属于学校研究的范围。而学校这座理性教会主要就是研究那些能被界定的事物,所以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神秘的主义,他就应该去修道院而不是去大学,大学要研究的是能够形之于文字的事物。
3、良质否定二元论
(1)为什么要否定二元论
① 思想呆板
过去你把各种事物都划分成主客观两面,你的思想就变得非常呆板,你把螺丝归入固定的类别,它比你所看到的事实还要真实,还要不可侵犯。由于你看不到任何新的构想和新的层面,所以一旦被卡住的时候,你就会束手无策。
② 造成真理陷阱
真理的陷阱和二元论有关。人类目前所有的知识,都是根据传统的二元论的逻辑和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是或非……这或那……一或零。电脑就是根据零和一这两个数字来储存所有的知识。通常我们无法看到,除了是与非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因为这不合乎思考的习惯。这第三种可能性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我找不到一个特定的形容词,所以想借用日文的"无
"这个字。 "无"不是表示一无所有,"无"只是说没有等级,不是"一",不是"零",不是"是"也不是"非"。它表示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超越了"是"与"非" 的等级,因而它所强调的就是不去问问题。如果答案不适合这个问题,就是"无"的现象。有人问禅宗的修行者,狗是否具有佛性。他的回答就是无。意思就是,回答有或是没有,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佛性超越了有或没有的问题。
比如说,有人认为电脑只有两种运算方式,一种是一,一种是零,这种说法十分可笑。任何一位电脑工程师都知道有另外一种运算方式,那就是把电力关掉的时候,电路系统会呈现"无"的状态。
就像之前的数学中引入了零(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解决了数学的危机
(2)良质不属于二元中的任何一种
① 良质属于第三种
拿起你分析的刀子,把它放在良质这个字眼上,轻轻地敲它,不需要费多大的劲,整个世界就会一分为二--嬉皮式的和严谨的,古典的和浪漫的,科技的和人性的--分得十分清楚,不会乱成一团,也不会有任何遗漏。
所以他的理论不属于实质的范畴。一旦接受主体和客体之分,也就否定了良质的存在。如果要让良质有生存的空间,就必须取消二元化的分法。
有点像道德经说的:“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而良质就是“道” or “一”
② 良质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意识
他认为良质既不属于人心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物质。它将独立于这两者之外。
根据斐德洛的见解,这个世界是由三种事物所组成的,就是心、物和良质。
③ 良质不属于客观也不属于主观
1、顺序:良质 -> 客观 -> 主观
我不知道他得到这个结论时,思考过多少事物,但是最后,他认为良质不会单独与主观或客观发生关系,而是只在这两者产生关系的时候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在主观和客观交会的一刹那。听起来很顺耳。良质并不是一种物体,它是一种事件。更顺耳了。它是主观意识到客观的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因为没有客观就无所谓主观。因为客观会让主观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良质就是同时意识到主客观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
良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因,过去大家误以为主体和客体才是因。
2、良质才是真正的真实
在认知一项物体之前,必然有一种非理智的意识,他称之为良质的意识。在你看到一棵树之后,你才意识到你看到了一棵树。在你看到的那一刹那以及意识到的那一刹那之间,有一小段时间。我们常认为这一段时间不重要,但是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一段时间不重要--情形完全不是如此。 "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未来"则存在于我们的计划之中,而只有"现在"才是惟一的真实。
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总是存在于过去,因而都不真实。所以真实总是存在于你所看到的那一刹那,且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之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真实。这种在意识之前的真实
,就是斐德洛所谓的良质。由于所有经由思想所认知的事物必须来自于这一段思考前的真实,所以良质是因,而果才是所有的主体以及客体。
他认为知识分子最难了解这种良质,因为他们反应过快,立刻将一切化成思考的形式。而最容易看见良质的是儿童以及未受过教育的人,还有丧失文化的人。
3、在遇见良质的那一刹那,主客观原是一体的
所以在遇见良质的那一刹那,主客观原是一体的。这正是佛教奥义书(Upanishads,古印度哲学吠陀经最后宇宙与个人自我之一致--译者注)中的最高精神,而这种一体感也是所有艺术的根基。
4、良质是什么?
(1)是你喜好的
大人训练小孩子不可以做他们喜欢的事,但是……但是什么呢?当然!要去做别人喜欢的事。而别人是指谁呢?父母、老师、督学、警察、法官、上司、国王、独裁者,这些都是在上的权威。一旦你被训练得轻视自己的喜好,那么当然你就会对别人更加顺服--变成好奴隶。一旦你学会不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就会为整个体系所接受。
是在说:"你的喜好是不好的,最起码是不重要的。"
为什么你所喜好的是不重要的?因为它来自于非理性的情感。
做自己热爱的事把,跟着心走。
(2)是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
良质是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他用这种语言,因为质问他的人习惯用刺激和反应的行为理论衡量事物)'。如果你把一只阿米巴原虫放在一盘水里,然后在附近滴一滴硫酸,我想它会避开它,即使它不知道硫酸是什么。要是它能开口说话,它也会说:'这个环境很恶劣。'如果它有神经系统,就会用非常复杂的方式去克服恶劣的环境,于是它会从过去的经验当中寻求解释,以认定目前这种环境是不适合它的,因而对环境算是了解了。
良质就是环境给我们不断的刺激,让我们创造所居住的世界,包括所有的一切,以及其中的一点一滴。
(3)是佛
德洛说过"良质就是佛"。
知道良质与佛在古英语中的字根其实是同一个字(Good and god)。
(4)是艺术(美)
艺术是一种高级良质的努力。
在哲学上曾经专门讨论良质的定义,就是所谓的美学,它提出来的问题就是何谓美感。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古代。
5、良质的特点
(1)良质无处不在
我喜欢从周遭的事物里找到佛性。
(2)良质在不断改变
斐德洛认为这种不断改变的良质才是真实的。
(3)良质跟每个人的背景有关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对于良质的选择限制了他。人们对于良质有不同的看法,并不是因为良质本身有差异,而是每一个人的经验背景不同。所以他推测,如果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背景,那么他们眼中的良质也会完全相同。
(4)良质和关心是一体两面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够看到良质,而且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么他就是一个懂得关心的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看到的和手中所做的都细致入微地关心,那么他一定有某些良质的特性。所以,如果科技的根本问题在于,科技专家或是反科技的人都缺乏关心之情;而且,如果关心和良质是一体的两面,那么我们就可以推论出,今天在科技上出现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学科学的人和反科学的人,都缺乏在科学上洞悉良质的能力。
技术人员的好坏,就像数学家的好坏一样,取决于他在良质的基础上选择好坏的能力。所以他必须懂得关心。传统的科学方法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能力。过去,许多科学家在冷静观察之后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存在。我想总有人会发现,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接受良质的地位并不会破坏观察的结果,反而能扩展它的领域,强化它的能力,使它更接近实际的科学经验。
传统观念认为技术人员只需要考虑对错就好,但其实还要考虑好坏。
(5)卡住越久越能看到良质
因为被卡住得愈久,你就愈看得清楚让你脱困的良质。所以不应逃避被卡住的情形,它是达到真正了解之前的心灵状态。要想了解良质,不论是在技术工作上或是其他方面,无私地接纳这种被卡住的现象是个关键。无师自通的技术人员就是因为常常被卡住,才比接受学院训练的人员更了解良质。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处理突发的状况。
(6)良质可以传播给别人
不只他自己和工作受到影响,在他周围的人也会逐渐改变,因为良质会像水波一样荡漾开来。他手中的工作具有良质,于是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感受到的人会觉得这种感受不错,就可能会把它传播给别人,这样一来良质就会不断繁衍开来。我个人的感觉是,这就是世界不断改进的方法:只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它们要以具有良质的个人为基础。
6、良质的好处
(1)提供解决方案
① 良质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直觉
只要其中有良质,你究竟用什么方法解决它已经不重要了。
感觉就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他知道的只是这么做有效。”
真正一列知识的火车并不是静止的状态,它总是要朝某个方向行进,而它的铁轨就称作良质。火车的发动机和120 节的车厢如果没有铁轨就根本动不了。而浪漫的良质,发动机的前沿,推动着火车沿着铁轨往前行进。浪漫的良质是经验的前沿,它是知识火车的前沿,推动火车沿着铁轨前进。传统的知识只是一些记忆,只是一些过去的前沿。
② 怎么利用良质更好的解决问题?
1、不要对立,要融合
在于传统的理性坚持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它将事实分为主客观两种,为了要得到真正的科学研究结果,就必须这样划分:"你是技术人员,它是摩托车。你和它永远都是独立的个体,你使用这种技巧,使用那种技巧,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结果。" 用这种二分法来修理摩托车,听起来似乎错不了,因为我们已经很习惯它了。但是,这不是正确的态度,因为这是将人为的解释附加在事实上面,而永远不是事实的本相。一旦人们完全接受这种二分法,那么原先技术人员和摩托车之间不可分的关系,以及技术人员对工作的感情,就被摧毁了。传统的理性将世界分为主观和客观,把良质摒除在外,一旦卡住了的时候,任何主客观的事物均无法像良质一样,告诉你该往哪里去。
就像高手侠客经常说,我已“人剑合一”。
2、多了解
所以,一个人在修理摩托车的时候,对车子的了解分分秒秒都在改变,因而得到了全新认识,其中蕴含了更多的良质。
3、多接触
你想知道怎样画一张完美的画吗?很简单,你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再顺其自然地画出来,这就是所有专家的方式。画画和修理摩托车一样,都同你生活的其他方面密切相关。如果一周当中有六天你都很懒散,不去照顾你的摩托车,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使你在第七天突然变得敏锐起来呢?一切都是密切相关的。
4、有感情
你必须对工作的品质有某种情感,你必须能判断什么才是好的,这一点才能促使你行动。这种感受力即使是你与生俱来的,你也仍然可以努力拓展它的范围。它不仅仅是你的直觉,也不仅仅是无法解释的技巧或是天才,它是你与良质接触之后产生的直接结果。它也是过去二分法的理性想要掩盖的一面。
(2)产生内心的宁静
① 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宁静没有关系
我所谓的内心的宁静,和外界的环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出家人在打坐,士兵在隆隆的炮击声中,或者是机械人员正在做万分之一英寸的校准,都可能产生内心的宁静。
② 何为内心的宁静?
内心的宁静有三种等级。
生理上的宁静
虽然也有许多等级,但似乎是最容易达到的境界,印度神秘的修行者就曾经埋在地下好几天仍然活着。
精神上的宁静
,也就是消除个人的杂念,相对来说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仍然可以达成。
至于价值方面的宁静
,也就是一个人没有贪念,只是单纯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一点似乎是最难的。有的时候,我认为这种内心的宁静和钓鱼有些类似,这就是为什么钓鱼会受大众欢迎的原因。你只要坐在那儿,让线垂在水里,一动也不动,不必刻意去想什么,或是担心什么。
③ 宁静的好处
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但是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与手中的工作融合为一,因而产生了内心的宁静,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时候,他的思想和工作都不断在改变,一直到作品呈现出它该有的形式,他的内心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
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行动的工作,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宁静。
(3)让社会变的更美好
我认为,如果我们想改造世界,使它更适合人类居住,改革的方法不是从政治方面着手。因为那样,你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主体和客体的分别,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你就需要计划各种活动。我认为这种改革是本末倒置。因为各种政治活动只不过是社会良质的产物。除非社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它的运作不会正常。而社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首先个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想要改造世界,就要先从一个人的心灵、头脑和手开始改造,然后由它们向外发展。有的人可以谈论如何改变人类的命运,我却只想讨论如何维修一部摩托车,我认为我必须说的这些更具有长远的价值。
即改变每个人的良质,从而造就社会的良质。这点也是跟上面说的 “良质的特点” 之 “良质可以传播给别人” 是一个道理。
(4)让人有进取心
① 什么是进取心
希腊人称之为热忱
。一个具有进取心
的人,不会闲散得无事可做。
进取心是精神的补给品。
② 良质与进取心的关系
在过去的维修工作中,热忱一直被视为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通过良好的教育而得到的。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东西,由于只有很少人知道该如何得到它,所以我们就假定,没有进取心的人,就一定不会有远大的前程。
所以,进取心的陷阱可以定义为,因无法意识到良质,从而使人丧失做事的热忱。
③ 如何利用良质避免自己丧失进取心?
1、挫折
我要先从外界引起的挫折说起。
如果你自视甚高,那么你观察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你的自我会让你远离良质的真实。
所以修理人员自大的个性对他颇为不利。
如果你的士气来自于你的自我,而非良质,那么这种虚假的形象很快就会完全崩溃,那你就会非常沮丧。如果你一时无法谦虚下来,有一个方法,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装出这种态度。因为如果你刻意地假设自己表现得不够好,那么一旦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你的进取心反而会提升。你会继续这样做,一直到事实证明你的假设是错误的。
2、焦虑
焦虑是另外一个陷阱(你内在的因素引起)。它是自我的反面。如果你确知做什么事都做不对,那么你就会很害怕。就是这个因素往往让你迟迟不敢动手,而不是懒惰。这种过度担心的情况往往造成各种错误,于是你会去修理不需要修理的东西,你要记得,你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仅仅只是把机器修好而已。
3、枯燥
枯燥就表示你已经丧失了从新鲜角度看事情的能力。这样一来,你的摩托车可就危险了。
而我自己医治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在你觉得枯燥的时候非常容易睡着。一旦休息够了之后,就很难再觉得枯燥了。我的第二个选择就是喝咖啡。
4、其他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陷阱,我只是点到为止。几乎任何技术人员都可以告诉你许多他所发现的陷阱。
二、良质与 xx
1、良质 与 科学(理性)/艺术
(1)艺术和科学本是一家,却分道扬镳
实际上科技这个词的词根就意味着艺术。在古代希腊人心中,从未把艺术和制造分开过,所以二者根本就是同一个词。
把艺术和科学分离是完全违反自然的,两者分离太久了。你必须像考古学家一样,不断追溯到两者最初分离之处。
你如果一直向前看,或者只看到目前的状况,对你并没有任何意义。一旦你回顾以往,就会看到一种模式隐隐出现。如果你由这个模式出发,那么很可能会迸发出一些东西。
(2)但理性真的是对的路吗?
① 不要以为理性就是终点
曾经有人这么说,真正的学习来自于四处游荡。你必须先停止拓展原先的知识,四处游荡一阵子,直到碰到一些事,能够让你拓展原先知识的根基,才会继续前进。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价值观的混乱,因而出现了文艺复兴。
如果你暂时停止思考他发现新大陆所带来的影响,进入他当时的世界,那么你可能会发现我们目前登陆月球和他当时的壮举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登陆月球并没有在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变革,我们知道现有的思考模式就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一个分支。要想出现一个真正前无古人的像哥伦布一样的发现,必须有全新的方向。""比如说?""比如说,进入超越理性的领域。我认为目前的理性就好像中古世纪认为地球是平的一样,如果你走到尽头,很可能就会掉到深渊里变成疯子。
② 理性的局限性
1、导致迷信的产生
"而目前的状况是,每一年我们都发现,传统的理性愈来愈无法处理现有的经验,因而造成目前世界上价值十分混乱的现象,结果愈来愈多的人开始研究超越理性的世界。比如说:占星术、神秘主义、吸食毒品等等,因为他们觉得传统而又严谨的理性无法处理现实之中的经验。"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理性还没发展到那一步,所以只是暂时没解决迷信涉及的领域,第二种就是理性真的解决不了。现在谁也不知道。
2、无法解释艺术
在大学里,理性被视为了解世界的全部基础,你从来不曾真正地了解它。但一谈到抽象艺术,理性就完全派不上用场了,这就是我所谓根本的经验。有一些人很可能会诅咒抽象艺术,因为它毫无道理可言。但是错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所谓的道理--它来自于严谨的理性,无法掌握艺术的现象。
我觉得是现在的脑科学还不够发达把。
3、理性的科学并不理性
所谓的科学方法就是通过实验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当时的目的是要指明古典理性的意义。
换句话说,几何学的公理不过是化装过的定义。
欧几里得几何学是真的还是黎曼几何学是真的?他回答:这问题毫无意义。这好像我们这么问:是否英尺制是对的而常衡制是错的?是否笛卡儿坐标是对的而极坐标是错的?一个几何学不可能比另一个更正确;它只可能是更方便。几何学不是真实的,它只是更先进的。
空间与时间。他告诉我们,测量这些实体时,没有任何一种方式会比其他方式更真实;通常被采纳者只是更方便的。
所有科学事实的源头不过是一个主观、反覆无常的和谐。
(3)当科学变的丑恶
① 为什么科学变的丑恶
- 艺术和科学分道扬镳,艺术家没有科学的知识,科学家也没有艺术的知识,两者都不重视精神的层次。
- 科学本身依赖的传统理性的这条路,造成了科技的丑陋。
科学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和人的心灵连在一起,所以在盲目之中表露出它丑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们的厌恶。然而过去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大家最关心的是衣食住行的问题,而科学正好能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
② 科学丑陋的表现
1、丑陋的包装
于是就产生了现代科技非常典型的结果,为了让人容易接受它沉闷的外表,就在外面加一层包装。
2、流行
你就可以得到现在美国科技精确的形象:流行的汽车、流行的摩托车、流行的打字机、流行的时装。流行的冰箱里装着流行的食物,摆在流行的厨房里,房子也是流行的。流行的塑胶玩具给流行的小孩。在圣诞节和过生日的时候,流行的小孩和他们流行的父母一起参加流行的聚会。你得经常跟上流行而不厌倦,所以你落入了流行的陷阱之中。
流行艺术--非常贫瘠的艺术。
③ 如何解决?
1、拓展理性的内涵
解决的方法不是抛弃或否定理性,而是拓展理性的内涵,使它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2、如何拓展?引入良质
良质就是科学的实体,良质也是艺术的目标。
其实就是回归最初,艺术和科学没有分道扬镳的时候。那就是良质的时代。
要解决人类价值和科技需求之间的冲突并不需要逃避科技--这是不可能的。方法在于打破传统的二分法,进而真正了解科技的本质--并不是窃用自然,而是把自然与人的精神融合为一,创造出可以超越二者的产物。
中国人讲的道法自然。
2、良质 与 神话/理性(逻辑)
(1)顺序:良质 -> 神话 -> 理性
是良质酝酿了神话的诞生。
虽然神话已经被理性取代,但是理性仍然是一种神话。
良质是持续不断的刺激,让我们创造出目前的世界,所有的世界,世界上的每一样事物"。宗教不是由人发明的,人是由宗教发明的。而人也创造对良质的反应。由这些反应当中人进一步了解了自己。你知道某些事后,良质就会给你刺激,你就会想把良质所给你的刺激界定下来,但是你必须根据自己所知的界定。所以你的定义是由你的知识组成的。情形必然是如此,不可能有其他状况。于是神话就这样展开了。根据已知的类推。神话就是不断地累积这种类推。它搜集了人类所有的知识--它是一辆装满了意识的列车,而良质则是引导这辆列车的铁轨,在这辆列车之外是疯狂的领域。他知道要了解良质就必须离开神话。这就是为什么他觉得会出意外。他知道有事情要发生了。
(2)那理性是最高的(智慧)吗?
在所有东方的宗教当中,最看重的教义就是“你之所是”与“你之所视”是不可分的。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这一点,就可以说是顿悟了。
逻辑就是把主客观分开,所以逻辑不是最高的智慧,想要消除这种因划分主客观所产生的幻觉,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许多修炼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禅"了。
3、良质与哲学
(1)逻辑的思维方法 之 归纳法 vs 演绎法
image.png① 归纳法 (Induction)
历史:提出归纳法的是英国人培根。
特点: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
形式: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判明因果联系的归纳法。
- 优点:能体现众多事物的根本规律,且能体现事物的共性.
- 缺点:是容易犯不完全归纳的毛病.
美其名为「归纳法」,事实上是「以偏盖全」。
② 演绎法 (Deduction)
历史:提出演绎法的是法国人笛卡儿。
特点: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
形式: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主要为三段论。
- 优点:由定义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
- 缺点:缩小了范围,使根本规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③ 其他
- 比较法(包括类比法和对比法)
- ……
此处不做介绍,略。
(2)认知论 之 经验主义 vs 理性主义
①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区别
- 后验 vs 先验
- 依赖感官体验 vs 靠人天生的理性
- 实验 vs 逻辑推理
- 重归纳 vs 重演绎
② 经验主义结合理性主义
康德
开始时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但是经过休谟的“将他从沉睡中唤醒”的著作(《人类理智研究》)的熏陶,他成了理性主义者以及经验主义者的综合体。
休谟是经验主义者。
他认为:“毫无疑问地,我们所有的知识开始于经验。”但是他很快就否认所有的知识完全来自于感官,他说:“虽然所有的知识开始于经验,但是知识的累积并不是全出自于经验。”
康德认为,事实上有许多知识并不是来自于感官。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时间。空间也是一样。
在我以现代人的角度结合 AI 来“猜想”,其实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也是经过很久的生物进化形成了一种神经网络的模式,所以它同样来自于外界,属于经验主义的范畴。
康德的《纯理性批判》待看。
原书有一些 经验主义 + 理性主义 的论述这边略去,以后专门学哲学的时候再来理。
(3)辩证法 vs 修辞学 vs 逻辑学
① 区别
辩证法和逻辑学都源于修辞学。
- 修辞学是长篇的叙事,是以演讲者为中心的
- 辩证法是以问题的推进为中心,审视概念之间是否能够正确地得到了结合
- 逻辑则是审视辩证法和修辞学的推论是否合乎形式规则的科学
- 逻辑学最硬,属于科学体系
- 辩证法比较有弹性,属于哲学体系
- 修辞学最软,属于人文体系
② 联系
逻辑为核,思辩为用,修辞为表。
原书这里涉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 辩证法 vs 修辞学 vs 逻辑学 的内容,我看的不是很懂,这块以后专门学哲学再来整理,这里略过。
(4)良质的溯源
① 良质的原旨与埋没
它几乎完全与印度教所说的"惟一"相对应。那么,是否印度教的"惟一"与古希腊的"伦理道德"就是同一体呢?这时斐德洛迫切地想继续读下去。于是他读到……这是什么!?……"我们翻译成伦理道德的希腊原文是指'卓越
'。"他像被电击了一样。良质!卓越!印度的惟一存在!这正是希腊智者所教导的!并不是相对主义的伦理,也不是原始的道德,而是卓越。早在理性教会之前,早在本体出现之前,早在形式之前,早在心物之前,早在辩证法之前,良质就一直是绝对的存在。他们是西方世界最早的一批学者,就已经在教导良质了。他们所选择的媒介就是修辞学。这正是他一直在研究的范畴。
我们把它翻译成伦理道德,因而完全丧失了它的原意。伦理道德,至少在现代英语中,完全是一个道德方面的词语。但是它的希腊原文几乎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指卓越而已。"
② 为什么被埋没(因为辩证法打败了修辞学,从而真理比善高人一等)
斐德洛想起梭罗曾经说过:"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有所获得。"这时他才第一次明白,人们凭借辩证法了解并统治了世界,结果却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损失。他曾经培养了自己在科学方面极高的能力,能够运用自然现象来实现自己力量和财富的梦想--但是同时,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丢掉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了解,也就是了解自己身为世界的一部分,而非它的敌人。
但是为什么?斐德洛不断地思考,为什么他们要毁掉卓越呢?他刚开始追问,立刻就想到了答案。柏拉图并不想毁掉卓越,只是贬低它,把它塑造成固定不变的理念,然后转化成僵化而无法改变的永恒真理。他称卓越为善,是行事最高的指导原则,是所有理念当中最好的,仅次于真理。这就是为什么斐德洛在教室里提到的良质,和柏拉图所谓的善是这样的接近。
柏拉图的第二种综合则把智者所谓的卓越融入二元论的理念和现象之中。它给予卓越最高的地位,仅次于真理和达到真理的方法--也就是辩证法。然而在他企图融合善与真之时,他利用辩证法所得到的真理篡夺了卓越的地位。一旦善与真被归类于辩证的理念,那么另外一位哲学家就可以很容易地借用辩证法指出,根据"真理"的次序,它们更应该被赋予一个较低的地位,从而和辩证法的规则相容。这样的哲学家很快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就是亚里士多德。
最后他终于发现,柏拉图对智者的恨牵涉到当时一场思想上的争斗。代表善的智者和代表真理的辩证学者为人类未来的世界走向而争斗。真理这一方赢了,而善输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接受真实很少有困难,而接受良质的阻力则很大。
③ 于是良质跟随着修辞学一起被埋没
因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读者不具有古希腊人卓越的观念,因而让形式与本质占据了思想。善的观念变成一支被称为伦理学的次要学科,它主要讨论的课题是理性、逻辑和知识。这时卓越已经死了,而大学则以科学和逻辑作为建校的根基:针对现存世界的实际延伸出无穷的形式,然后称其为知识
。
在历史上有数以百万计的无知而自满的老师,他们运用这种愚笨的分析模式,这种盲目而机械的命名,无情地把学生的创造力给抹煞了。现在进入任何一间教室,你都会听到老师不断地分析又分析和解释其间的关系,然后树立许多的原则,研究各种方法。
而修辞学呢?可怜的修辞学现在已沦落为传授写作的各种规矩和形式。
现在很少有学校愿意继续教授古典伦理学,于是学生们便追随着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永无止尽地提出古代希腊人永远不需要问的问题:"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去界定呢?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我们如何才知道哪里才有善呢?有人认为善存在于快乐之中,但我们又怎么知道快乐是什么呢?而快乐又该如何界定呢?快乐和善不是客观事物。我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它们。它们不是客观的存在,只能存在于你心中。所以如果你想要快乐,只需要改变你的心意。哈哈,哈哈。"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式的定义,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亚里士多德式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式的本质,亚里士多德式的修辞学,亚里士多德式的笑声……哈哈哈哈。而智者学派人的尸骨早已化为尘土,他们所说的也和他们一样烟消云散。于是这些尘土被埋在毁灭的雅典瓦堆之中,而雅典也消失在覆灭的马其顿帝国当中。紧接而来的是古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然后接着是奥斯曼帝国,接着就是现代国家--他们被埋得这样深,而且被蒙上了一层礼法、虚伪之情和邪恶,以至于只有很多个世纪之后出现的这个狂人,才发现了可以将他们出土的线索,同时恐怖地看清了前人的所作所为……路上一片漆黑,我必须打开头灯才能顺利地在雨雾中行驶。
④ 但良质才是一切的源头
辩证法是逻辑的源头,但是却来自于修辞学,而修辞学则是神话和古希腊诗学的传承。这在历史上和常识上都确有其事。而诗与神话则是史前人类对周遭世界的反映,而且以良质为根基。所以,归根结底,是良质而非辩证法酝酿了我们所知的这一切。
(5)那哲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认为如果能够改善人们每天的生活,那么哲学就是好的,否则宁可忘掉它。
三、其他
1、对教育制度的批评
“大家被催眠了,用比较正统的说法是,大家受了教育。”
(1)教育强迫你“模仿”
模仿似乎是一种外界的压迫,小孩子从来不会这样,似乎是后来附加上去的,也很可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但是小孩的模仿能力明明是很强的呀,这里的模仿作者更多的是想说是创新的反面。(这个翻译并不好,可以换成“循规蹈矩”?)
学校教你去模仿,如果你不模仿,老师就给你很差的分数。而在大学里,情况就复杂多了,你必须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实际是在模仿,但是表面上并没有模仿。你就是吸收老师指示的重点,然后再走自己的路。这样你就能得到高分。而原创的学生则可能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都有,整个学校的价值评估都反对创意。
(2)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① 教育导致你被动学习
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多年来胡萝卜和鞭子的教育方式,造成了他思考上的惰性。就好像一头驴子:"如果你不打我,我就不工作。"如果没有人鞭打它,它就不会工作。而训练它去拉的文明的车子,很可能就会因此而走慢了一点。
这位像驴子一样的、假设出来的学生会继续游荡一阵子,他可能得到另外一个像他抛弃的教育一样珍贵的学习机会,他不再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做一头高级的驴子。他可能找到一份工作,安然地做一头低级的驴子,也可能做一名技工。然而事实上他真正的地位会提高,因为这样才可能有所贡献而带来改变。也可能他终身就做这份工作,也可能他就此找到自己生活的层面,然而并不满足于此。短则六个月,长则五年,很可能会产生变化,他对自己每天机械化的工作愈来愈不感兴趣,过去被学校的理论和分数所压抑的创造本能,现在很可能因为工作的无聊而被唤醒了。他花了数千个钟头去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因而对机械设计愈来愈有兴趣。他可能想要自己设计机器,因为他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于是尝试改造一些发动机。成功之后,就想要更大的成功。然而这个时候,他可能会遇到瓶颈,因为他没有理论基础。这个时候,他就会发现以前自己丝毫不感兴趣并觉得一无是处的理论,现在变得有一些值得敬重之处。于是他就会回到没有分数也没有学位的学校里,这时他变了,不再为分数而来,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他不需要别人强迫他去学习,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他不需要许多训练的督促。事实上,如果老师上课的态度松懈,他很可能会唐突地问许多问题去鞭策老师,于是他就会常常来上课,即使花钱也在所不惜。
果然自律即自由呀。(感觉上面说的就是我本人,我相信也是毕业后不少人的真实写照,这确实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
② 主动学习不需要分数
愈聪明愈认真的学生愈不需要分数,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本身比较感兴趣。而愈懒惰愈愚笨的学生则愈需要分数,因为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我觉得也未必把,学霸也是要成绩来给自己反馈的。
斐德洛在范文当中认为,取消分数和学位的制度可以消除这种虚伪的现象。
这个有点太理想化了。并不具备操作性,除非你给出一个更好的方案。
2、过程与目标
(1)忘记目标
爬山必须尽可能地少费力,不要存有任何妄想,而要以自身的状况决定速度。如果你已经觉得很不耐烦,那就加快速度,如果有点气喘就慢下来,要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当你的思想不再集中在眼前的行动上,每爬一步不是为了爬上山顶,你会发现,这里有一片锯齿状的叶子;这块岩石有点松动;从这里山顶上的雪不太容易看见,即使愈来愈接近山顶。这些都是你应该注意的事。如果你只是为了爬到山顶,这种目标是很肤浅的,维持山的活力是靠这些周遭的环境,而不单单只是山顶而已。
如果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享受当下,目标自然而然就到来了。
克伦威尔曾经说:"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爬到最高。"
禅是山的精神,而不是山顶。你在山顶发现的禅,就是你把它带上去的。让我们离开这里吧!"
对没有辨识力的人来说,自我的爬山和无私的爬山看上去可能都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呼吸的速度也一样;疲累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够了又会继续向前行。但是事实上两者多么不同啊!自我的爬山者就像一支失调的乐器,他的步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也可能失去欣赏树梢上的美丽阳光的机会。在他步履蹒跚的时候却不休息,仍然继续前进。有的时候,刚刚才观察过前面的情况,他又会再看一遍。所以他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这里,但是他的心却不在这里。因为他拒绝活在此时此地,他想要赶快爬到山顶,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后仍然不快乐,因为山顶立刻就变成"此地"。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四周,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旁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读书总结
“良质”无意是这本书的 keyword,网上也有很多书评把“良质”跟中国老子的“道”放在一起联系的,我觉得没有问题。我觉得这个概念就是一个从小受了传统西方理性主义教育的西方人来到东方学哲学学禅必然领悟到的一个概念。你说“良质”这个概念真的存在吗,我不知道,可能在不同的文明里都有不同的词与之类似,可能未来人类对我们的大脑研究的更加透彻,涉及良质那么多的概念都会被找到:是大脑的 xx 部位的 xx 作用的反映。但目前为止,人类的认知有限,我们只能把良质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只要能说得通就行。(从这点看我还真是个唯物主义者呢)
但这本书还是给我比较大的启发,毕竟比我看道德经要浅显易懂的多,而且扳开揉碎了从不同方面讲,好吸收。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个通俗的、杂糅中西哲学的,还带点神棍、灵修的综合书籍,可以参考,不要全盘迷信,这是我对这本书的中肯评价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