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提笔,都没有成功,其实最近挺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的,可是每次准备写的时候,又突然语塞,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昨天突然想起寒假在家看《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时候,作者波西格和他的儿子克里斯在一家汽车旅馆吃早餐的时候,克里斯想写信给他妈妈,但是拿起笔的时候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我已经不记得书中作者到底跟克里斯说的具体的内容是什么了,大概的意思是,先挑一件事情说,比如今天早上的早餐是什么,昨天在露营时我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就像斐德勒在担任修辞学教授时,让学生描述指甲盖一样,本来要写一个完整的自己,一个人,每当我们遇到一个太过于复杂的东西时,有太多东西可说,可是这些论点像乱麻一样缠绕在一起,需要你花很长时间去研究其中的逻辑的,当逻辑通了的时候,灵感和原先的热情可能就悄悄溜走了。我有很多东西想写出来,可是当我准备写的时候,所有的想法都在脑子了堵着,却无法疏通,这时候表达的困难盖过了我想倾吐的热情。
联想起以前的语文课学习,老师总会让我们总结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让我们去思考作者是在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吧,我们都想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想在一篇文章里帮所有的想说的话都说完,想从一本书里把所有知识都学遍,特别是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逼着我们加快自己的脚步,加快自己的语速,加快自己思考的速度,可是这样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表达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和别人沟通,沟通的前提是什么?是充分的理解。观点太多,重点就变得越模糊,也越难以表达清楚,越难以理解,沟通也就变得越困难越低效。
我想学着一次只说一件事,不管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怀,还是和别人交流。
当你一次只说一件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你可能连一件事都说不好,全身心的关注一件事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当你一次表达多个观点的时候,你可能可以一下说很多,你就会天真的以为,自己多么能说会道,见识多么广博啊,这会造成一种假象。事实其实是将你的所说分配到每一观点上时,你对每一个观点的理解都没有很深入,都很浅薄。只有一次说一件事,表达一个看法,才会让你真正去思考去理解,而不是浅尝辄止。
以前,我写东西的时候,总是先写正文,再写标题,因为在写之前我没有问自己你想说什么,完全凭着自己的想象,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洋洋洒洒一大篇,却还是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最后找不到合适帽子,美其名曰“无题”。
当思想自由惯了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它稍稍加点限制,而不是任其野蛮肆意的生长?毫无重点的长篇大论和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哪一个更有益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