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样一件小事: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讲一节语文课,教师教态大方,和蔼可亲,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其中有一个学生在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本来插到凳子下面的两条小腿把登子带歪了。这位女教师刚好站在他身边,发现后请轻轻地把凳子往后挪了挪,凳子因此没有歪倒。当这个学生又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凳子又被他的小腿带歪了,而且老师也没有再注意到,但坐在这个学生右侧的一个小男孩悄悄地而又迅速地把即将歪倒的凳子扶正,又悄悄地坐了回去,继续认真听课,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我想,在这节课上,这个小男孩学到的不仅是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随手帮别人一把的好品质。因此,这个故事给予我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启发。
教育实实处处都在。 品德的教育并不一定在专门的思品课上,在我们专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它存在于学生的课堂上、学习中、生活中、存在于学生所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德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这个小男孩并没有做什么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他只是帮同学扶了一下凳子,事情似乎太小了。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效果却是真实可见的。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这个小男孩对于“乐于助人”这美好品德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付诸于行动。
教师就是活的教育。在本堂课上,这位女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助人为乐的楷模形象。她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起到了比不厌其烦的、枯燥的说教更加有效的教育作用。百般的强调“不能随手扔垃圾,要随手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为什么我们不能弯下腰亲自捡拾垃圾,每每训斥孩子写的作文枯燥,用词不准,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孩子一起写……也许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所缺的,并不是什么方法、耐心、观念等,而是教师的榜样。想想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的那些诸如诚实守信、尊敬他人、拾金不昧等要求,再想想我们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一些如体罚学生、爱慕虚荣、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等行为,就能理解我们为什么开展了那么多的德育活动,进行了那么多的德育教育,而结果却收效甚微。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六七岁的小学生在老师的榜样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如此积极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一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帮同学扶正凳子”的教育
我想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更多一些“帮同学扶正凳子”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