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同样地,要了解为什么沉溺于“刷屏”,就要理解到底是什么机制导致我们沉溺其中。
两个实验:
-
1954年奥尔兹发现老鼠大脑中的“快感中枢”或者说“奖励回路”——每次刺激都会让小白鼠想要寻求更多的刺激,但刺激本身却并不会带来快感。
-
1960年希斯尝试使用在抑郁症患者脑部植入电极治疗抑郁症,可惜失败——一旦松开刺激开关,伴随着愉悦感的消逝,这种刺激“快感中枢”的方式反而让不少患者更加抑郁。
结论:我们每天在刷的短视频、新闻、游戏和插在老鼠脑中的电极是一样的——它们都一次次地在刺激你的“快感中枢”——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但效果一样,让大脑感觉很“爽”,“爽”到舍不得停下来。
就算在你从上一篇到下一篇,从上一局到下一局的间隙中,理性好不容易发出一点声音,但往往会被掩埋在巨大的快感中。直到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你终于从“梦”中醒来,才发现还有一堆重要的事情等你去做。
没错,这正是典型的行为上瘾(Addictive Behaviors)的症状,这种症状会让你形成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即“做了还想做”。
图片来源:花瓣网2
到底是我们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我们?
广告中蕴藏的“七次法则”:
- 一个用户要连续七次看到你的品牌或者你的产品信息,才能开始产生一定的信任,这种信任将有利于你的企业展开后续商业活动,最终有效增加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的概率。比如,九零后脑海中的魔音“脑白金”、简单直白“椰树牌椰汁”,甚至于采用在一个区域密集开花的全家便利店。
正因为商业变现的手段如此之多,变现时的转化率又如此令人垂涎,因此,如何进一步地把人们的注意力留存在产品中,让用户把时间交付在产品上,是商业变现的重要前提。
- 针对游戏用户开发的“钻石——金币”体系、各种限量款、限时折扣的皮肤——深谙数量稀缺和时间稀缺这两种营销心理手法、各个视频平台的VIP会员服务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