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完了林海音女士的《城南旧事》。读完以后,记忆早已随着生活化的文字回到了数十年前的北平。北平,民国时期仍然保持了繁荣,但也拥有厚重的一面。在林海音的笔下,秀贞、妞儿、兰姨娘、宋妈、陌生的男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出现纸面。这些人共同组成了北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图景。虽然林海音描写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但是背后折射的却是民国时期北平的市民生活,也反映了北平这个第二故乡在作者心中重如千钧的分量。
如果仔细研究林海音的生活轨迹,我们会发现在人生至关重要的前三十年里,林海音都是在北平度过的。北平的一草一木,各色人物,美食佳酿,街头巷尾,都深深地印刻在临海音的内心深处。书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北京的方言土语,作者都信手拈来,完全看不出林海音是来自台湾的一位南方姑娘。想必,说一口道地的北京话,对林海音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
城南旧事本书最大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大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比如别介等,这样写作的好处是文章接地气,不做作,文字活泼而不失可读性,同时能够减少环境描写,尽快定位文章的地理方位。当代作家路遥、刘震云都曾在小说中大量使用方言土语,受到了极大的好评。二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本不是什么什么新鲜的描写手段,而且使用不好还有影响文章整体情节的效果。但林海音以第一人称视角写回忆文章,增加了文章的信度,让读者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描述的都是信史。在第一人称叙事的同时,还大量使用虚实结合(比如描写秀贞和妞儿相认那一段,亦真亦假,让读者难以分辨秀贞和妞儿最后的结局到底如何,不断勾起读者的兴趣,往下阅读。),大量的对话,倒叙描写,这些写作技法都使得文章可读性强,而且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宛如回到了那个北平的生活。三是以物或人来统领整篇文章。虽然每一篇文章都是写某个物或人,但实际上反映了却是那段作者的生活经历。如《驴打滚儿》这篇,实际上从北平小吃驴打滚儿入手,指得却是宋妈丈夫牵来的驴,借此怀念了宋妈在家中的日子,反映了宋妈的不幸命运和丈夫的冷漠。并且宋妈、父母都是本书中的高频人物,共同统领整本书,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当然,本书还是有些缺点的,比如文章中有些描述过于琐碎,从而显得赘余,还有了为了追求文字的古朴,有些不符合规范。但是从整体来看,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散文著作,值得好好阅读,细细回味林海音的乡愁和回不去的旧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