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去的书店总是座无虚席,纸墨香伴着咖啡香,使人心旷神怡,各类书籍高低摆放着,错落有致。
来书店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寻求一种气氛,这种气氛是当你翻开书页,抚摸着纸张带来的凹凸质感,心里也会变得格外舒坦。
这种感觉很奇怪,据我业余的分析,纸张的来源是木材,木材取自树干,所以当我轻抚树皮表面,仿佛回归于大自然,就会感到莫名的踏实。
当然,也许只是因为我有毛病。
书店的分区还算清晰,畅销的书籍大多都是那些人写的,有的架在柜子上,很是醒目,有的藏进角落里,若不是特意翻找,还真有些不起眼。
人各有命,而每本书也有自己的命运,作家只管创作,而笔下的作品算不算文学,是否畅销,能否获奖,那是书自己的命运,就像花花草草,山川河流,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各有各的道理,而至于它们会长在哪里,流向何方,便是命运使然。
有时候我也会认为,自己是入错了行,我应该去创作,去从事一些凭借灵感,构筑设想式的工作,我已经度过了多愁善感的年纪,可情感却总是格外细腻和敏感,所以自己时常对某些事情有感而发。
可转念一想,我又担忧起来,创作性的工作也许并不如自己想象得那般美好,如果我的灵感枯竭,我会写不出文章,如果我的书不够畅销,我只能领到微薄的收入,我会因为买中杯还是大杯的咖啡而犹豫,我会花费大量时间乘坐公共交通,我会望着橱窗里的价牌望而却步。
想到这,我又打消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念头,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也蛮好,虽然每天被该死的闹钟叫醒,但至少它给了我生活的机会,让我显得不那么疲于奔命。
当然,也许是因为我很贱,喜欢折腾又忧于动荡。
文章还是要继续写的,只是要怎么写,往什么方向写,还要思索再三,是随意点当做爱好,还是认真点当做人生追求,不同的选择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
书架上的书琳琅满目,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工具书刊,都有说话的权利,他们静静躺在各处,讲述着故事,渲染着氛围,耐心等待着读者的聆听。
每位作者的性格各异,落于笔头的文字也就互不相同,他们有的自由浪漫,有的沉稳深厚,有的擅长场景转换,有的喜爱细节刻画,当我们置身于文字海洋,总会体会到迥然不同的风韵,好像他们就活在书中,在文字里说话,给予我们情感。
当然,也许是因为我太矫情,过于感性。
可热爱就是这样,当我沉浸其中,就变成了一个疯子,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散各处,我的四肢手舞足蹈地滑动着旋律,我的灵魂也翩翩起舞,凝聚成不一样的星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