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是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它凭借40位老戏骨的演技和用心,成为电视剧界的一股清流,被《人民日报》点赞,称这是“史上最大的反腐剧”。
最没想到的是市委书记李达康,在播出后爆红网络,被网友戏称为:一直奔走在GDP路上的达康书记;更在百度的搜索指数,直逼男一号陆毅。
很多人说他“一夜之间成为中老年网红爆款”,然而这句话在达康书记的饰演者吴刚身上,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2009年,他也曾一夜爆红。
但对于他本人,一个24年主动“跑龙套”,自称已经是“著名演员”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一夜成名一说。
01 一定要成为一个演员
1969年的一天,央视《银河少年》剧组进入北京奋斗小学选拔小演员。好些小学生们排好队。老师让其中一个小朋友出列,问:
“你叫什么名字?”
“吴刚。”稚嫩的声音回答。
“下去吧。”老师说。
一周后,7岁的吴刚接到老师通知,去了《银河少年》剧组,那是他第一次拍戏。随后他又作为男一号,参演了第一部电视剧《大轮船来了》,饰演他爸爸的是大名鼎鼎的游本昌。
小小吴刚的命运被这两次的偶然的演艺经历完全改变。他随即进入宣武区少年宫话剧团学习表演,并立志考上专业团体,成为专业演员。
一个7岁的孩子,有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为了这个梦想,他要想尽办法学习表演。
为了让老师教他,他和另外一个小伙伴,攒着零花钱,买了一桶动物饼干,送到老师的面前。老师很触动,开始给两个孩子单独辅导。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吴刚随后两次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煤矿文工团都失败了。对于一个刚刚有了梦想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巨大的打击,而身为军人的父母不再支持他学习表演。
18岁,吴刚成为了西城区的一名警察,每天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在片区巡逻。但他自己知道,他心里还残留着演员们的火星,而且他自己太胆小,不适合做警察。不久他辞职了。
他并没有向着演员梦前进一步,反而是进入工会,成为给大龄青年牵线的“红娘”------生活总是这样讽刺。但是他也有了更多自由时间。
而他心里,一个呼声越来越强烈:
“一定要成为一个演员!”
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每天早晨六点多,八一湖边、小山头上总有一个拿着报纸的年轻人,甩着抑扬顿挫的调子、一遍一遍朗诵着;在三里河边小酒馆,他与朋友,海聊斯坦尼表演体系。生命如尘埃般卑微,唯有梦想能让人发出连宇宙都无法忽略的光芒。
他终于求来了机会,1985年,23岁,距离他做警察5年,他报考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人艺)学员班,被录取了,成为了85届的学员。
2009年,吴刚突然爆红的那一年,在咏乐汇,有观众问吴刚:
“你从默默无闻到一夜爆红,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吴刚一脸的淡定,说:“其实,就是认认真真的演戏,认认真真地做人,别把自己的信念丢失了,别把自己喜欢东西轻易丢掉了。丢掉很容易,但是捡起来就非常难。坚守吧。”
85届,是人艺的关门之作,因为下一届,就和中央戏剧学院合作办学了。在他上一届,很快出现了好几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濮存昕、宋丹丹,而下一届,有:江珊、陈小艺、徐帆、胡军。
他在的85届,则出了冯远征、丁志诚、岳秀清,他们都要比吴刚早很多年出名。
也正是从85年开始,吴刚进入了似乎每个演员必经的“跑龙套”阶段,而他一跑,就是24年。
这24年,够他痛饮生活的满杯了,满桶都可以。
02 痛饮生活的满杯
所谓的龙套24年,是吴刚主动选择的结果。
他的第一次选择,在85年,他被人艺录取,同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4000人录取了两个人,他是其中之一。他跑去问北广:
“你们这里可以上台演戏吗?人家人艺可以。”
告知没有,他转身离去,留给人家一个莫名其妙的背影。
很简单的选择题:他要做一个演员,人艺教表演,去人艺,没有必要纠结。
如果说吴刚有什么天赋的话,我认为唯一的天赋就是:在清楚自己要什么之后,他似乎比一般人更能心无旁骛,一条路走到底。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做任何事首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才更容易走得长远,有所成就,心里充实。”
人艺入学的头一天,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在下面,吴刚的老师,林连昆喊道:
”孩子们,欢迎你们!但是要想挣钱,这儿可挣不着钱。谁真想挣钱的,我给你们三天的时间考虑,可以走,可以退学,可以不来这儿。”
吴刚镇住了,这个地方就是专门为表演而设的,而他为表演而生,等了他23年!他来了!
在人艺,有两件事,他最为喜欢,如痴如醉。
第一件,这满杯酒之精华:人艺的老师。
林连昆先生,排戏结束,喜欢跟学生聊天,吴刚们会蹭林老师的烟,还会陪着他吃花生米。
“再来一段,再给我们多说点,老师!”
老师就打开了话匣子,学生在下面静静地听,耳濡目染就是最好的学习了,老师表演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他自己化在了舞台上,而且这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在这样的艺术和师传的氛围里遨游,这些德高望重的先生们,带出来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弟子呢?
吴刚的同班同学冯远征,选择了去人艺演出《茶馆》,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丁志诚在演出《哗变》的过程中母亲去世;
何冰在演出《窝头会馆》时,手被玻璃划伤,血流不止,把手装在袖子里继续演出……
第二件,就是他在人艺,是真的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不但有广度的累积,更有深度的突破。
上学时每天跟大家一起走出剧院,到火车站、汽车站、农贸市场,去观察体验,揣摩模仿。现在他能把每一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正是源自于那段时期打下的根基。
排话剧《天下第一楼》时,吴刚演戏份很少的孟四爷,演完,于是之赞叹道:“这孩子不错,演戏非常松弛。”
吴刚笑着说:“这声鼓励来得不易啊,我住在剧院,排练场开着,晚上,一个人穿上戏服,拄上拐棍,对着镜子琢磨这个年龄大的人在舞台上的几步走,找到感觉后,就尽情练台词。”
而为了练习台词功夫,他拿着书找人艺的台词大家任宝贤老师请教:重音在哪儿?韵怎么走?古装戏和现代戏发音韵律有何不同?
在中戏的同学中,吴刚出名比较晚。在他的同学大红大紫之时,他不可能没有机会的,但他考虑的根本不是这回事。
吴刚说的是,自己很幸运,能看到那么多大师的表演,学到很多东西。
他参演了北京人艺几乎所有的优秀保留剧目:《雷雨》、《日出》、《北京人》、《茶馆》、《骆驼祥子》……
“话剧是我的职业,我一定要首先把话剧完成好,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演员是一个可以做一生的职业,没有退休这一说。不管怎么演,都是给自己积攒能量的一个过程。人不能着急,只要你把自己准备好了,一定会有结果。”
在《潜伏》《梅兰芳》之前,吴刚基本都泡在话剧舞台上,那么成名后还会经常演话剧吗?
“当然,这是必须的!在话剧和拍戏档期有冲突时,剧院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演员来说,舞台上的磨炼必不可少。”
他始终关心的是水平和能力。
所以外界说跑龙套,在吴刚这里,即是表演------用心表演。表演即人生,人生即表演。
终于,在长达20多年的积累中,他迎来了爆发期:2009年。
他先出演了《梅兰芳》,被陈凯歌称为吴一条、继而《潜伏》、《建国大业》、《风声》,爆红起来;当年10月,他因电影《铁人》,打败《集结号》的张涵予,获得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达到了井喷的高潮。
他说:是我的戏,我寸土不让!
03 是我的戏,寸土不让
这句话,乍听一股狠劲,但对吴刚了解多了之后,发现这句话是扎实的,充满自信的,而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它全是向内的。
它指的是,对待每一部戏,绝不容许自己有任何的马虎,务必全身心投入。
拍电影《光荣的愤怒》,他提前一周赶往云南,和农民们混在一起,找寻“石光荣”的感觉。开拍当天,他和老百姓混在一起,完全分不出来。
拍《铁人》的故事,最让人感动。
最初导演跟吴刚接触时,《铁人》的男主演是陈宝国,但是吴刚被王进喜深深打动。他马上跑大庆,找了许多王进喜的影像资料,开始钻研。
两天后,他回来发现自己的形象,和铁人存在差距,开始改变。
首先要让自己瘦到嘬腮,于是白天跑步5公里,游戏300米,2个月只吃西红柿和花生米。
其次,为了让声音接近王进喜,他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垫子上,迎着狂风,放声呼喊,一直到声带充血,声音沙哑才罢休。
为了还原当年的王进喜,零下38度,他跳进泥浆池。当他上来的那一瞬,整个身体冻成一根冰棍……
拍完《铁人》,他自豪地对朋友说:
“看完了《铁人》,你们要是不感动,尽管来找我。”
现在可以知道,这种“寸土不让”的精神,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艺术上的苛刻要求,一个台词、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不放过,就像是把自己化在了台上。
这种精神,也使得他饰演的其他角色,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2008年,电影《梅兰芳》中任配角,饰演费二爷,秒杀观众。
2009年,电视剧《潜伏》中饰演陆桥山,陆被枪毙的横店小馆子,挂着一块牌子:陆桥山被击毙处。成景点了。
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中饰闻一多,慷慨激昂,振聋发聩。
2009年,电影《风声》中任配角,饰六爷。
一直到达康书记,更是火得一塌糊涂。
他说:
“我观察官员们的发型,大部分是分头和背头,我破了这个习惯,弄了寸头,显得有些土,但是符合人物性格。直到开拍前一天晚上10点,我还在试妆,化完妆一睁眼,就觉得这个人物不是吴刚了,我心里就踏实了。”
下面是百度词条关于“达康书记”的内容:
“达康书记”意外成为新晋网红流量保证笑点担当。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每一个毛孔都是戏啊!就连@共青团中央 都表示“达康书记的GDP 由我来守护”。”
达康书记的爆红,显示出从90后到50、60后通吃的实力,这正是来自于吴刚30多年不断的积累和沉淀。
积累的越深,开出的花朵越加美丽,而真正好的作品和角色,是不分年龄、阶层、性别的,因为它这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心!
这也更加印证了吴刚自己的那句话:
“演戏这个事急不得。戏不好,出去丢人现眼;戏好了,不在火不火,总有一天会把戏等来。
机会来了,抓住不放;是我的戏,我寸土不让。我46岁终于等来了《潜伏》。”
而现在,达康书记汹涌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