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在哺乳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哺乳期的6~12周之内。
哺乳期乳腺炎可分为乳汁淤积型乳腺炎和急性感染型乳腺炎。
乳汁淤积型乳腺炎的临床特征为: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形成硬结;尚未出现典型的炎症表现。
进展至急性感染型乳腺炎时,症状将进一步加重,乳房呈典型的细菌感染特征:红、肿、热、痛;伴有全身性的急性感染症状,例如高烧和寒战。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可以继续哺乳,只是需要调整哺乳方式。
宝妈们不用过于担心得了乳腺炎会对宝宝的口粮有影响,因为母乳本身并没有感染性,所以乳腺炎期间哺乳也不会伤害孩子。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避免乳头皲裂;避免乳房受到外力挤压;定时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保持心情愉悦,规律的生活作息;不吃辛辣食物,按时喝水,规律排便。
哺乳期乳腺炎需要注意的问题:
乳房按摩: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以排出淤积的乳汁,刺激泌乳反射,保持乳管通畅,减轻乳房肿胀。
此法适用于任何情况引起的乳汁淤积及导管堵塞,但在乳房严重水肿时应避免局部直接按摩,应在该乳腺导管走行的其他无肿胀区域进行适当力度按摩,保持乳腺导管通畅,达到刺激泌乳反射的目的即可。切忌暴力按摩,应避免导致疼痛的按摩和各种形式的强力按压,因为这会增加乳腺组织的损伤及水肿,从而加重病情。
热敷和冷敷交替:作用于乳房可以促进乳汁排出和减轻疼痛。
热敷适用于哺乳前,并在热敷过程中按摩乳房,可以刺激泌乳,但在局部明显红肿的情况下不推荐局部热敷。
冷敷适用于哺乳后、乳房按摩或吸乳器使用后,可以减轻乳房肿胀和疼痛。
局部应用卷心菜叶、土豆片外敷,即使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有效性,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也是可以被推荐使用的。
药物治疗:推荐使用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止痛可以帮助喷乳反射,促进乳汁有效排出。发热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推荐口服布洛芬及物理降温对症治疗。
正确处理的关键是频繁的哺乳,让婴儿在母亲身边随时都能喂奶,使婴儿正确含接乳头、有效吸吮。一般婴儿饥饿时,开始吸奶时劲最大,故先吸患侧乳房,并采取不同体位,将乳房各部分腺管都吸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