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杠记趣

作者: 王进慧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10:17 被阅读72次

        我家前面的春晓园广场,有一些体育器材,人们常常在这里健身。我对它们一直没有引起兴趣。偶然间注意到,一位七十岁左右的大叔,每天上午从菜市场买着菜走过来,活动一下腿脚,就开始练习单杠双杠。练毕,擦一把汗,提着菜就轻松愉快的走了。一次和他交谈起来,他说:“老年人也需要锻炼,强度可以小一点。经常练练单杠双杠,对增强体质很有好处。”

        试试!跳上双杠,双臂居然能支撑住了。摆了一下双腿,差点闪下来。哈哈,再来。大叔说:“身体要直,把腿并拢,靠腰背用力。”有道理,用上这些要点,好驾驭多了。渐渐的能摆十几个了。有人说我这是高难动作。让小朋友给录了一段视频,发到本家的群里,不少人说:“哇!太厉害了!”

        有点飘飘然。大叔看了一下我的动作,说:“你的双臂是不动的,这样很容易做到。把双臂落下来再上去就难了,那才叫悠杠。”不大服气,结果双臂一落,就掉了下来了,幸亏没摔倒。大叔说:“不要一下落下来,可以先摆两个,再悠几个。”知难而进!炎炎烈日之下,蒙蒙细雨之中,坚持练习。手上磨起了老茧,掌根部压的又麻有疼,买了双手套戴上。终于找到感觉了——能连贯的悠起来了——心花怒放!

        我也喜欢上了单杠。每次练完双杠之后,休息一会,就挂在单杠上抻抻、荡荡、拔拔。我练过气功和太极拳,拔杠的时候,把松静自然的元素也融入了进去,跳上杠子后,先把身体从头到松到脚底,然后利用脊柱和背部肌肉的力量缓缓拔到应有的高度,落下来,回到松静状态,体味片刻,再起,在一张一弛之中,让身体得到良性刺激。下落之时,有一种空灵明澈、筋骨被拉长的感觉,起的过程中,就像是有一只小手在背后有节奏的按摩,意境实在是太美妙了。有人说:“慢了,应该一鼓作气。”我微微一笑:“健身锻炼,要的不就是感觉和效果嘛。”

        吃过晚饭,抬腿就过来了。这里真是热闹!一群爱好者围笼着,谈笑着,轮番上阵,各显神通,就像是自由竞技的大舞台一样。练单杠用的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器材,两道平行的顶梁之间有网扣状连接,可以从一端把着交替前行。我没看过微信上疯传的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的传奇视频,但是这里有位六十四岁的大姐,能够轻盈的在上面吊着走六个来回,就像猴子荡树枝一样。有位高手,每天晚上两杯白酒下肚,来到这里也不用做什么准备活动,跳上杠子,翻上腿去,用脚勾住,将身体倒着放下来,悠然自得的左右转动着,让人惊叹。一位从吉林延边过来的大哥,体重二百,力大如牛,光着背,赤着脚,跳上去架子都有点晃动,他可以连续做拔十几个杠子,休息片刻再吊着来回走,伴着“呼哧呼哧”的喘息声。我玩不了别的花样,寻找间隙,专心致志的做着自己喜爱的拔杠和悠杠动作。虽无哗众之意,却也偶获好评:“这姿势标准啊!”回到家洗个澡,躺在床上玩玩微信,把手机一扔,酣然入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知不觉间,身体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颈椎不适的症状改善了,经络感到疏通了,肠胃蠕动加快了,走起路来轻松多了。我想起来一位按摩师的话:人的五脏六腑是挂在后背上的。看来果真如此啊。以前对单杠双杠的认识是多么偏狭和幼稚啊!

        自己与杠子几乎分不开了。

        来到北京看外甥,住下之后,便开始寻找杠子。附近紧挨着有大小两个公园,进去看了看都没有。与大公园一河之隔,还有一个体育公园,里面健身器材很多,唯独没有杠子。怅然若失。怎么办呢?忽然想到,南面有一所印刷学院,里面应该有吧?过去看看。 经过一个 居民小区的时候,意外发现这里有双杠。走进校园,放眼望去,宽敞的体育场南端,整齐排列着十几副单杠,就像严阵以待的士兵一样。学生们有的打篮球,有的打网球,有的跑步,没有一个玩单杠的。喜不自禁!我先在塑料跑道上快速走了几圈,活动了一下肢体,然后过足了单杠瘾。回去的路上,又悠了一会双杠。

        好景不长,新生入校后,不让随便进了,只能望洋兴叹。

        跟女婿谈起此事,女婿说:“与印刷学院靠背还有一所石油化工学院,那里是开放的。”女婿的话一下提醒了我,从东面街上转过去便是,不过多走二里地。找到体育场了,但是怎么也看不见杠子,询问一位走过的男生,他指着西南角说:“那不是单杠。”过去一看,呵!立体架子上面有七道横梁,中间一道最高,两边依次降低,这就是单杠。真是人性化、集约化的设计。跳上第一道,有点低;跳上第二道,正合适,恣情尽意的拔了几个;试试第三道,一跳没有把住,掉了下来。自嘲的笑了一声,又回到第二道。校园很幽静,微风吹着法桐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同学们三三两两交谈着从旁边经过,仿佛使我又回到了美好的学生时代。不用再为寻找杠子发愁了,在这里我将结识年轻的朋友,收获新的感受。眼前一下子亮堂起来。

        真是世事多变啊!一年之后再来到这里,所有的校园都不对外开放了。

        无奈之下,我想自己制作一个简易单杠,把木棍搭在两个树杈上,不也很好吗?恰好家里的拖把坏了,有一根木棍可用。在小区里转了一圈,树很多,但是没有这么合适的树杈啊。如果把木棍固定在树上吧,恐怕影响环境美观。再说了,在邻居们面前这样练单杠也不雅观啊。算了吧!悻悻的回家。

        早饭之后,来到公园里散步。这是一条环公园林荫大道,从早到晚,人流如织,跑步的,健步走的,热气腾腾。偶然间,路旁的一棵树把我紧紧吸引,不由自主的停住脚步,走到树下,仰脸举起双臂,一个弹跳,双手抓住横出的树枝。树轻轻摇动了一下,旋即稳定下来。一用力,身体拔了上去。落到地上,仔细看了看,树干粗壮,树枝有小臂一样粗,安全没有问题,地面平整松软,对关节有利。这是棵什么树呢?一时还叫不上它的名字来。再次跳上去试了试,感觉很好!暗自高兴的回到大道上,融入浩浩荡荡的人流。真是巧合,天助我也!

        在这里,我把健步走与引体向上融为一体,每当转过来就拔几个,逐渐形成了规律。这时,身体已经完全松下来了,动作慢而柔,节节贯穿,游刃有余,趣味悠悠。从菜市场买菜归来,也拖着购物车过来拔几个。雨后过来,手抓到树枝上,一阵大大的水滴麻杆子雨般急骤的落下,我一点都不介意,故意仰脸相迎,乐享那份清凉。树上的果子成熟了,每当跳上去,黑褐色外壳的果子“噼里啪啦”往下落。周围还有几棵相同的树,不少人像寻宝一样在树下捡果子,甚至有人晚上用手灯照着来找。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这种树叫山桃树,果核打磨出来光滑而美观,制作成串珠,很受喜爱。难怪紫红色的树皮如此细腻润泽,树枝的韧性这样好,原来这是棵吉祥之树啊!时间长了,和树有感情了,手握在树上似乎能感受到生命的脉动和绿汁的流淌,一股亲切感涌遍全身。有一次从树上跳下来,一位公园管理人员走近我,和善的说:“注意安全啊,不要摔着,我是提醒你一下。”“谢谢您,放心吧!”我感激的对着他一笑,又畅快的投入到下面的活动中去了。             

                            2017年9月14日

相关文章

  • 练杠记趣

    我家前面的春晓园广场,有一些体育器材,人们常常在这里健身。我对它们一直没有引起兴趣。偶然间注意到,一位七十...

  • 从今开始练大字/作者:邵明

    ——从今天开始练大字/重新开始拉杠 从现在开始练大字,大字小字有区别吗?有!用大笔,从拉杠开始。任何手艺,都离不开...

  • 爱上书法之12回顾(那些灵动的瞬间)

    书 道 雅 趣 文/闵仕清 赋闲偶练书法,得其趣,兴致渐浓。然艺...

  • 杠菩萨记

    杠菩萨记 文/雪雁鸣 在我老家鄂南山区烽火尖下的峁屏湾,原来有一个杠菩萨的风俗,即是求神拜佛治病,驱赶作祟的恶鬼。...

  • 浅读《浮生六记》(1)

    《浮生六记》共分为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读沈...

  • 读《浮生六记》 有趣是比美貌更高级的灵魂

    作者:潇潇 《浮生六记》原本为六记,现存四记。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作者...

  • 杠精之杠《小窗幽记》

    今天收拾屋子,倒腾出一木箱的书,都是些经诗子集啥滴。也记不清楚是哪年哪月哪个地买的,有些好像看过一点,多数都没...

  • 读书|《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

    《浮生六记》原有六记,现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读完《闺房记乐》,一个鲜活...

  • 《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

    《浮生六记》其实只有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后面两记(《中山记历》和《养生...

  • 《浮生六记》读后感

    《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崎岖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疑是伪作《中山记历》和《摄生记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练杠记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qk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