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由于宋老师家中临时有事,实在不方便上课,临危受命接到了为两个班上课的重担。
六年级已经进入了大复习,这个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毕竟自己有了那么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毕竟跟着宋老师的课堂走了半年多,很多知识点都在她的熏陶下慢慢得到了充实,在她的帮助下我对很多东西都有了新的认知,更对自己以前对某些知识的错误认知感到惭愧,同时也庆幸自己幸亏被点燃了,被改变了,更被激发了,否则一日日过着重复的教学生活该有多无趣呀!只有改变自己,才能令生命更加精彩。
六年级的问题简直不是什么问题,那都是小菜一碟,可是五年级的呢?他们正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宋老师已经带着孩子们把浪漫部分和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命名与表面积带着孩子们探讨过了,当她告诉我只有体积和单位换算两节课时,我心里想:这太简单了,没关系,交给我肯定能搞定。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我拿到课程资料后打开一看,原来还有多个课时需要继续。里面有的问题我确实可以轻松理解,但是有些细节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怎么办?首先想到求助宋老师。虽然宋老师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但是每次都会耐心帮我分析,直到我彻底明白为止。尤其是在讲长方体的单位换算这一节课前,我对课前挑战单的理解有点儿模糊,甚至想要把某些内容调整一下顺序。但是宋老师帮我分析后,我顿时明白了原来这节课还可以这样上,有了一种通透的感觉,心里瞬间轻松了很多。
在课堂上当我提问到某个孩子,当他的问题并不是我想要的,或者距离正确的观点有点儿远的时候,我有时也会忍不住有点儿焦急,但是心里还是告诉自己要学会等待。也许是自己提问的方式,或者设置的问题不太合适,需要调整,慢慢引导。就这样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慢慢走进课堂,走进问题,从而打破已有观念,不断注入新的观念,令所学知识更加灵动鲜活。
看来凡事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没有依据,需要脚踏实地去实践,去经历。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是呀,对于课程资料的理解何尝不是这样?如果我一直停留在听课的状态,而不去想办法理解它,剖析它,我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仅仅停留在表面,更会被课程资料拒之门外,我的成长也就止步不前了。幸亏有了实战,幸亏有了经历。
每次写课堂实录的时候我总会有一种更加清晰的感觉,这次写自己的课堂实录会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体会呢?那就尝试一下吧,结果发现,越写越有感觉,越写越不需要录音的辅助,自己完全可以解决,并且感觉课堂中的一幕幕,一个个问题,一点点的点拨犹如电影一般在脑海里再现。还会常常有兴奋感和小激动伴随。
今天上午全力以赴把周六晚上需要在《玩游戏,学数学》群里的分享的内容准备完毕,这次要分享的是二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运动》。这一章内容也曾经是我最得意的其中一章,记得那个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尽情玩了一把,每节课几乎都成为了美术课,孩子们每天都会沉浸其中,甚至期盼数学课早点到来。对折、旋转和平移,我们在观察、发现中去绘制这三种运动方式,在折叠和剪切中去感受图形在旋转和平移中的美,更在一次次的动手操作中体会到三种运动方式的无穷魅力。
当我翻看以前孩子们的作品时,满满的都是回忆,更是一种幸福。尽管我的课堂和实录中的课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觉得只要大胆实践了,就能有别样的收获。这里再次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一个人到底是否有成长,关键是要看态度,态度变了,一切都会改变。这句话是我从我最尊重的郭老师那里听到的,当时还不太理解,后来当我的态度真的改变了,真的能实实在在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时,我才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正因为我的态度变了,我的文章才真正由“山穷水尽”到了现在的滔滔不绝;我才会有决心在这个年龄段选择走出舒适区,打破自己固有观念,重新投入一个新的环境,让更多美好的事物来影响自己,塑造自己;我才会在一次次的跌倒中重新爬起来,时时告诉自己:我能行!
态度决定一切,我真的相信这句话!同时我也相信实践出真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