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第二章,一开始就采用了类比的写法,通过分析玉石和玉器的关系,从而推断出学习与知道的渊源。
玉石和玉器是什么关系呢?“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玉石不经过雕琢,它终究还是一块石头。玉石只有经过雕琢,它才能够摇身变成美玉。石是玉石的形式,玉是玉石的内容。所以玉石的灵魂美得并不空洞,它是有说服力的。慧眼是它的伯乐,它果真是英雄的化身。无价之宝和氏璧就有过这样坎坷的经历。虽然它价值连城,但是它的前身却倍受冷落。当它以和氏璧的身份出场的时候,才成了千古帝王真正意义上的“艳遇”。
接下来,我们再来简单地分析一下学习与知道的关系。“人不学,不知道”,不学习的人,相当于一块玉石。只有经过学习,我们才能够把自己培养成为有风度、有气质和有品格的美玉。玉石和美玉不能同日而语,小草又怎能和玉树相提并论呢?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人在论证说理的时候是非常严谨的,民众尚且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君主就更知道学习与否的利和弊。要想让国家长治久安,君主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让国民投身到受教育的伟大洪流之中去。
当代中国依然在提倡“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策略。我们在《礼记》中可以找到这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源头。对于我们而言,这也算是开了天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始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这一章的结尾,采用了引用论证的写法,引用《兑命》篇中的句子,证明“教育优先”的观点的正确性。这种阵势,大有前簇后拥的感觉。这种阵势,大有众星捧月的味道。
《学记》是古代的一篇教育论文,每一章都有星光闪耀。这些星光呀,点亮了在教育中赶路的那些园丁的温眸!
今人反对三句话写完拔河比赛。倘若那样写,就忽略了细节美。这是对观察力的亵渎。但古人却能够用三句话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足以表明古人的智慧高超。
向文言之美致敬吧!向先见之明致敬吧!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今人”的层面上,还要向“金人”看齐:通过努力学习,我们志在把自己的心灵打造成为一块会呼吸的金子。
如果没有教育,社会将会怎样?将会乱成一锅烧糊了的粥。如果不优先发展教育,社会又会怎样?经济发展将戴上沉重的桎梏。所以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先遣队,学习是生命前进的发动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