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议论】精神动力学之 精神的来源

【教育议论】精神动力学之 精神的来源

作者: 苏益民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0:18 被阅读0次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臧克家的《有的人》

古人的精神境界,“修身,齐家,治天下”为终身目标,孟子三乐“父母兄弟俱在,无愧天地,得天下英才教育之”,或者“立功,立言,立德”,多少代人都在这些追求下存在着。

就像动画片中描述的那样,当最后个记住你的人也死去,那么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精神意义上的存在,随着文字的发明,搜索技术的提高,我们被越来越多的引用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精神层面来说,我们真的可以做到“永生”。

古人不论怎样的追求,少有人达成,有人在其中垂头丧气,有人在其中越挫越勇;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古人的精神很多来自于“圣人训,贤者言”,或者来自于勇气,或者来自于生存下去的欲望,今人的精神来源在哪里?

“吸进广告”中说,人们到底想要什么?总结了八大原动力:分别是
1.生存,享受生命和延长生命
2.享受食物和饮料
3.免于恐惧痛苦和危险
4.寻求性伴侣
5.追求舒适的生活条件
6.与人攀比
7.照顾和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8.获得社会认同
还有后天习得的次要需求
1.获取信息的需求
2.满足好奇心的需求
3.保持自身和环境清洁的需求
4.追求效率的需求
5.对便捷的需求
6.对可靠性的需求
7.表达美与风格的需求
8.追求利润的需求
9.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

在17个大项的需求下,情况随着时间,环境,自身状况等的影响,这种需求还在随时发生着变化。这些内容来自于需求,如上我们不论是君子三乐,修身齐家治天下等需求,是否都被包含在这17项需求中了?

如果需求等于精神,那么舍身取义是什么需求?
如果需求等于精神,分享是什么需求?
如果需求等于精神,爱是什么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议论】精神动力学之 精神的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t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