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宿舍发生了一场不怎么愉快的讨论。起因是宿舍两个很喜欢买买买的妹子(A家里有钱,B家庭一般)双十一的快递都没收完,这段时间又开始计划双十二买什么东西。
这其实没什么的,只是妹子B已经开始借钱了,前段时间的钱还没有还完,而且是每个月都要借钱。实习补贴才800,借款却往往过半。于是,补贴到账还钱,还钱过后借钱,周而复始。
大家委婉的表达“你是不是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想法。
B说:“没有啊,我也没有买很多东西啊,一双鞋才两百块,会贵吗?”
宿舍的人除了A异口同声:“贵!”甚至连宿舍一个鞋子都是名牌的妹子也这么说。
B说:“好吧,但你看A连帽子都开始买正版的了!”可 她似乎忘了她常和A说的一句话:“我和你不是同一个阶级。”然后叨叨的开始说自己双十一只买了两千不贵,双十二打算买八百左右不贵,而且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必备之物,云云。听得大家后面的烦了,各忙各的,自动选择性失聪,B已经也没有停下来。

其实,我一直不反对大学生高消费,虽然我很穷。我在大学认识很多高消费的妹子,尤其是在汉服和Lolita方面,稍微好一点的一套下来没有一两千是支撑不起的(我没有),一两千啊,对于学生党来说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
可是,他们应该被谴责吗?我觉得不是。他们家境很好,人家家里有矿,父母月入五位数以上,所以他们一个月花几千块钱多父母来说不算什么,甚至可能父母还会觉得自己孩子千里迢迢一个人来上大学,这点钱委屈ta了。宿舍的妹子A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安安静静的实名羡慕。
我大学认识的最让我佩服的一个朋友是一个女孩子,她自己一直在创业,家境很好,一直有收入的她,甚至做过很多人都看不起的工作——送快递,一块钱一单。但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年,在自己家乡的省会买房了。她也是一个高消费的大学生,买了很多名牌,天南海北国内国外的去旅游,那她应该被谴责吗?我觉得不应该,因为人家自己会挣。
可为什么我还有宿舍的妹子都觉得B买得太多了,因为她家境一般,也不愿意“纡尊降贵”去工作,没钱了就是借钱和父母或者弟弟拿。大概是去年吧,有一篇文章叫做《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往诗和远方》,大抵如此。
上个月,另一个室友全家陷入惶恐之中,因为他们全家都收到了来自校园贷的电话,说他们儿子(室友的弟弟)欠钱了,几个月没有还,三千的本金利滚利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变成了四五千。父母都是农民不懂这些,弟弟发了借款平台和账号密码后就失联了。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室友和室友的姐姐头上,室友没有办法(室友省吃俭用,经常一个月都没有快递)哭了一天,后来室友的姐姐把钱给还了,室友的弟弟才开始和家人联系。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适当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欲望,合理的欲望可以成为自己努力的动力。但过多的欲望,而且不加以制止、改正或努力进取的话,就会变成压力,而且压力会从自己的变成全家人的。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