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丁伯慧 李孟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版。
作家汪曾祺对沈从文先生的中篇小说《边城》,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的华侨青年,读了《边城》,回国来很想到茶峒去看看,看看那个溪水、白塔、渡船,看看渡船老人的坟,看看翠翠曾在哪里吹竹管……大概是看不到的。这故事是沈从文编出来的。”
“这故事是沈从文编出来的。”读到这里,我们对“虚构”这个概念是否产生印象。
接着,汪曾祺还说:“一九五七年,沈先生曾经跟我说过:‘我们过去写小说都是真真假假的,哪有现在这样都是真事的呢。’”
《边城》的故事是编的,但为什么读过《边城》的许多人,却信以为真,以为《边城》是沈从文先生讲的一个很美的真实故事呢?
汪曾祺先生说:“翠翠,《边城》,是想象出来的。然而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了众多的印象,并加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才能,才有可能想象得真实,以至把创造变得好像是报导。”
以上我们可知,即便是虚构的故事,却也不失其中的真实感。
文学要反映现实世界与现实生活,那么为什么创作时还要使用虚构手法呢?
01、什么是虚构?
本书《创意写作》作者说:“文学中的虚构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人生图画。”
从这个虚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虚构”的关键点:
一是虚构是通过作家的想象和创造出来的产物;
二是这个产物既要符合生活逻辑,又要符合情理。
因此,所谓的虚构这种艺术手法,它绝对不是胡诌瞎编,不是胡思乱想,不是凭空捏造的。
02、为什么使用虚构手法?
“确实,小说是在撒谎,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小说在撒谎的同时却道出了某种引人注目的真情,而这真情又只能遮遮掩掩、装出并非如此的样子说出来。”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人们不满意自己的命运,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过上一种与现状不同的生活。为了安抚这种欲望,虚构小说诞生了。小说之所以写出来让人看,为的是人们能拥有他们不甘心过不上的生活。”
——【秘鲁】巴• 略萨《谎言中的真实》
这是作家告诉我们:文学中为什么要使用虚构艺术手法。
为什么要虚构?本书《创意写作》作者总结以下三点:
1、 现实世界满足不了我们对生活的需求,我们需要借助虚构生活在别处。
2、 别处的生活也是有限的,因为新闻报道和史书叙事具有天然的缺陷:即在真实性的体现及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上均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3、小说不只是记录现实的工具,还需要审视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更重要的,小说除了物质世界,还需要面对一个既丰富又深不见底的精神世界。
——《创意写作》
03、虚构有哪些方式?
我们了解虚构的定义,了解在文学创作中,虚构的重要性。
那么,写作者是如何使用虚构进行创作?虚构有哪些具体方式呢?
第一种虚构方式:经验弥补。
本书作者说,“经验弥补”即对生活经验的修补。
比如,我们写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仅有的现实经验,或者仅有的主体故事/人物,已经不足以帮助我们呈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时,这就需要对写作者的现实经验,以及现有的主体故事/人物进行修补。
修补方法有:
(1)移花接木。把一个人的事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2)合理拼凑。以某个现实中的人物为原型,把其他人的形象拼凑写进来。
第二种虚构方式:经验拼接。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生活,其实是由诸多零碎的事件组成。
如果,你想写故事/小说,就要学会把这些零碎的事情,流畅地串连起来。
本书作者说:“把零碎的生活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生活,这是一种重要虚构能力。”
“经验拼接”包括:拼接自己的经验以及把不同人的经验进行拼接。
第三种虚构方式: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即对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
第四种虚构方式: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就是自己独立构造出一个故事。
04、如何把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对接?
我觉得小说和故事最为迷人的地方,就如作家沈从文说的“真真假假”。
对于小说/故事,我是这么认为的:它们从现实世界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世界中去。因为作家赋予小说/故事的使命,是要告诉读者那些真实生活和真实生命的启示。
然而,这“一来一回”的创作过程,作家们运用了不同的文学创作艺术手法,把小说/故事写得唯美逼真。
作家又是怎样把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进行无缝对接的呢?
本书《创意写作》介绍三种创作工具。
第一种:记录。
记录,是指对生活经验的记录和重视。
练习“记录”的注意点:记录不是记流水帐。记录不仅记录事件,还要记录事件背后的东西。
第二种:修补。
修补,是指当主体生活经验不足的时候,调用其他经验补充。
练习“修补”的注意点:
(1)文学的修补不是随意的增删。
(2)修补是一段生活对另一段生活的补充。
(3)修补是一个世界对另一个世界为补充,是一种综合的存在认知,而不是简单拼凑。
第三种:重构。
重构,即我们对于世界的重新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