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一文中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师之言,如醍醐灌顶,给徬徨在文字之路上的我莫大的动力与支持。
从小有着“文学梦”的我,独自一人在阅读与写作中坚持,习惯于随性而写,记录心情,发泄情绪,却一直没有系统的学习写作。不是不想,是一直找不到途径,只好散漫于爱好中。
有幸遇到了家在黄岛的一群师友,写作开始有了进展,学习、写作、交流,炼字凝句,一点一滴的学习中。在一众诗友的带动与鼓励下,散文写作越发干练有形,写作方向开始转向小说与诗歌。可对于零基础的理科生来说,这两种文体如老虎啃天,无处下嘴。
一度处于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一边在阅读上下功夫:相关写作的书,《小说坊八讲》,小说欣赏《欧享利短篇小说集》《生死场》《中国中篇小说年选》等等,同时参加了慕课学习“文学创意写作”,希望能有所突破。结果收效甚微,仍处于懵懂期,一度让人心灰意冷。
关于诗歌,古体诗连平仄都弄不明白,百度的内容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分散讲解,看后一知半解,过不多久忘的一干二净。对于古诗词虽是喜欢,陪着大女儿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但每首诗因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背过后不多久同样忘的七七八八。
名句能说上几句,如最喜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不知出处。买来格律诗书籍,想自学,谁知讲解看起来海涩难懂,看不了几页实难进行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现代诗跟着众诗友写过同题,实在汗颜,写时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诗文也味同嚼蜡,实难入目。虽然坚持阅读名家诗集,名人公众号,还是感觉自己实在是入不了流。一个连意象,意境搞不明白的人却在写诗,自觉实属滑天下之大稽。迫切需要补一堂诗歌入门课。
花开终逢及时雨。学习强国平台线上课程推送的慕课,“诗歌艺术”入了眼,进了心。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阳光的路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与中国古诗词(2) 我与中国古诗词(2) 我与中国古诗词(2) 我与中国古诗词(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