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人生
我被“阅读”撞了一下腰

我被“阅读”撞了一下腰

作者: 念念流迁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6:00 被阅读0次

    最近参加培训,学习的都是专业知识,偶然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阅读:为教学研究打开一扇窗》。文章从数学老师的角度展开讨论,分专题阐述了:(1)中学数学老师为什么要阅读?(2)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读些什么?(3)中学数学教师怎样阅读?

    阅读

    阅读,在我们数学教育人的眼中,是汲取,是输入,是教师增长教学智慧、升华解题思想、提的升专业素养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教学研究要走向深入,教师必须重视自身阅读,但一线教师常常因为教学任务过重或自身意识不强而忽视阅读。如何唤起数学教师对阅读的重视,引领其按需选择阅读内容,找到正确而有效的阅读方式,让我们一起在本次研讨中获得答案吧。

    【中学数学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有人说,阅读是一座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阶梯,带我们通向辉煌的成功;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情,让我们陶冶出闲情雅趣;有人说,阅读是一位向导,帮我们找到智慧的源泉。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们为什么阅读?

    东营于彬:我认为,阅读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1)遇见“学生”。现在的课堂上,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难为老师而提出一些“高深”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通过阅读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更好地遇见“学生”。

    (2)遇见“自己”。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遇见“自己”,这里的“自己”是指和自己具有类似思想或者不同观点的作者,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3)遇见“大家”。这里的“大家”是指本学科方面的“权威”,比如课标修订组的史宁中教授、王尚志教授,人教社的章建跃博士等,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和著作可以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知识的研究进展。

    扬州万广磊: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文科教师需要坚持阅读,理科教师(特别是中学数学教师)同样需要坚持阅读。原因有三:

    (1)阅读是数学教师的责任。数学虽然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但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理性自主等品质。数学教师通过阅读,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拥有深厚的育人情怀,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的成长。

    (2)阅读是提升理解的平台。广泛的阅读会促进教师用更广阔的视角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课堂上会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充满活力。

    (3)阅读是名师成长的阶梯。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都有共同的嗜好阅读。他们的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气,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阅读就是划分教书匠和教育家的一个分水岭。

    东莞张青云:朱永新老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学数学教师阅读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人的生命属性来看,我们都要发展,发展就要阅读,要学习,为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奠基。

    其次,从职业角度,中学数学教师是担负社会教育重任的特殊群体,不阅读迟早要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从学科性质来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次提及“阅读”,可见,课标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数学阅读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核心素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连云港周杨:其实,我觉得我们对“为什么要阅读”不必“定调过高”。我们不妨现实一点:说说阅读能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职业生涯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首先,阅读能为教学工作寻找可靠的理论指导。就数学学科来说,理论指导对教学的作用尤为明显。以概念教学为例,什么样的概念应当用什么样的建构方式(概念形成还是概念同化)?不同的建构方式需要用认知过程中不同的操作环节(顺序)来体现。这是数学教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数学属性的体现。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认识,完全凭借自己的摸索来“找感觉”,就很可能走弯路、绕圈子。

    其次,阅读是我们教科研的开始。如果你期望自己在教科研方面有收获、有成果,那就必须先从阅读开始。举个例子:去年暑假,一位教师经朋友介绍让我帮他修改一篇论文。论文发来之后,我粗略地看了一下,随口问了一句:“没有参考文献?”这位教师以很自豪的口气回答:“我这篇文章是完全原创的,没有参考任何文献。”最让我惊讶的,不是其文章没有“参考文献”,而是这位教师对参考(阅读)文献的认识。写一篇论文,不去参阅任何相关文献,如何知道自己的研究是否有必要、有价值?如果相同的研究早已铺天盖地了,那么你的重复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你的研究有创新成分,那也应当让它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写一篇论文,可以没有引用,可以不标山 考文献,但绝对不能没有前期的相关阅读。后来的事好实证明,越是“完全原创的”的作品,越能体现作者的认识水平,文章没有任何创见,几乎没有修改的价值。是这也说明,没有阅读就很难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中山张万梅: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从我个人阅读的经验来看,有时,我从阅读中找到解决教学困的方法;有时,我从阅读中找到对数学教学理解的共鸣;有时,我从阅读中找到坚持数学教学研究的力量。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的确,我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数学人,所以我开始阅读,坚持阅读,快乐阅读。

    漳州林运来:作家周国平说:“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教师是最应该读书的一个群体或职业。教师阅读事关教师的自我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阅读有助于我们保持对知识的朴素追求,让我们坚守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在阅读中不断超越自己。我常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师交流,“读书,能让我们慢慢地把书教明白。”

    宿迁王晓明:我认为,阅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作为一种语言,需要阅读。阅读将学生带到数学知识学习中,阅读是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开始,阅读是解决每一道题目的开始,阅读引发思考,思考使理解走向深入,使数学问题得以解决,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最终感悟新知,体会数学解题思想方法……阅读助推数学学习力的发展。

    无锡钟鸣:我认为阅读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觉察”“串联”“提升”,觉察到事物原本该有的样子,觉察到自己潜意识中的东西;将自己与作者的思想串联,将自己与跨时空的思考串联;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让自己在新的境界中有所领悟。

    东莞张青云:钟老师的见解体现了咀嚼、反刍,吸收。

    重庆王道勇:我认为不论是教育的大视角,还是中学数学教与学的现实和时代变化,都离不开阅读。

    焦作李明:教师的教学魅力不仅在于专业知识的深度,还需要各种课外知识形成的宽度,而这一切,都可以在阅读中获得。

    常州刘蒋巍:在中考成绩指标下,很多数学教师缺少阅读,题目研究得多,理论研究得少。很多连题目也是“拿来主义”。不阅读命题研究的书,很难命出事好题,不阅读数学专业期刊也很难教好书。 主持人:的确,对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而言,阅读是提升自我改善自我、丰富自我的开始,与每一位教 师的成长息息相关。教师要教书育人,做学生的“指路明灯”,自己首先得有“光源”,只有自己善于阅读才能为学生指明方向我想,这应该就是教师阅读的双重意义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读些什么?】

    在我看来,能深刻明白阅读意义的人,都是注重阅读的人。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呢?

    扬州万广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应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正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立足当下,看得更远,教学有勇气,实践有底气。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斯金纳的《关于行为主义》,皮亚杰的《教育的权利》,罗伯特·斯莱文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史宁中的《教育的本源与思考》《数学基本思想与教学》,马明的《马明数学教育文集》,徐利治的《徐利治谈数学哲学》《徐利治论数学方法学》,张奠宙《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20世纪数学经纬》,王建磐的《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希尔伯特·迈尔的《课堂教学方法》(理论篇、实践篇共两册)《备课指南》《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郑毓信的《新数学教育哲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都是可以深度阅读的好书。

    东莞张青云: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约翰·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佐藤学的《静悄悄地革命》《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等书籍都是很不错的。我推荐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特别适合40岁左右进入职业发展瓶颈期的教师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教师)找准定位。

    东营于彬:我个人的阅读一开始是“漫无目的”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进入了专业阅读阶段。阅读专业书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章建跃的《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上、下卷共两册),裴光亚的《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书房与教室间穿行的教研人生》苑建广的《感悟初中数学之道》、以楼的《生长数学:ト以楼初中数学教学主张》等,这样可以系统了解作者的整体研究思路和体系。

    扬州万广磊:结合课堂改革实践,可以阅读一些可操作、可实践的书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些优秀教师植根于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得以出版,这些书都是可以借鉴学习的重要文献。如董林伟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马小为、庞彦福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孙琪斌的《孙琪斌讲数学》,刘永东的《“科组三人行”教研社群活动的实践与创新》,李庾南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徐小建的《学程总结—数学教学的智慧》,等等。

    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中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是解题高手。如陈永明名师工作室的《数学习题教学研究》,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单的《解题研究》,罗增儒的《数学解题学引论》,黄伟建的《教数学,在路上》等都是值得阅读的,当然,还有一些指导学生学习类的书籍,博采众长,终为己用。

    连云港周杨:特级教师凌龙华认为“读好学科专业书,是‘谋生存,储实力;读教育艺术书,是谋发展,充活力’;读文化修养书,是‘增潜力,添魅力’”。其中“学科专业书”是最底层的,也是最容易满足“现实需求”的。

    阅读一些认知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是必要的。我读过的不算多,但确实感觉到有些书读完之后,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如曹才瀚、章建跃的《数学教育心理学》,何小亚的《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斯滕伯格的《认知心理学》等,面对别人的“推荐阅读”,很多教师可能会有一种“征途漫漫”的畏惧和迷茫。其实,你只需认认真真地读一两本好书,就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感。“收获感”最能培养阅读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不愁找不到好书。

    漳州林运来:读一读数学学科专业方面的书籍,如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张景中的《数学家的眼光》等。

    芜湖邹守文:首先我阅读专业书籍,如罗增儒教授的著作,单壿教授的著作,对我解题的帮助非常大。此外,我还阅读了大量的不等式方面的著作,如杨学枝先生的著作,张小明老师关于解析不等式的著作以及国内外一些不等式的著作,我从中了解到中国学者在不等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阅读的基础上我撰写和发表了一些与不等式有关的论文,在中国不等式研究会会刊《不等式研究》上发表了几十篇关于不等式研究的论文,在《中学数学研究》《中学数学教学》 等期刊发表多篇关于不等式的文章。

    无锡颜廷亮:中数参《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是从 阅读到教研再到写作的优秀文章汇编,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中山张万梅:我阅读的专业书籍除了史宁中教授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张奠宙先生的(数学方法论稿)和张奠数学教育随想集》等之外,从教学的角度,我还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师用书。读数学课程标准,有助于我整体把握数学教学在各学段的要求,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从而在把握重难点时有的放矢,清楚各知识点的目标要求才能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更具体、更合理。读数学教师用书能让我更好地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数学家是创造数学,数学教师是创造数学教学,只有理解数学、理解教材,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只有研读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扬州万广磊:研读教材时还要注意将教材读“深”,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所教年级段,至少要做到“上三下三”,阅读比自己所教年级段高三年和低三年的教材,了解学生已学与将学内容,然后将教材读“宽”,将国内或国外的相关数学教材做对比研究,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最后将教材读“薄”,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关注数学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文件,教材集中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意图,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此外,还应阅读教育专家的相关解读类书籍,结合教材内容理解课标。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测评与教学(初中数学)》等。

    芜湖邹守文:我通过阅读教材和中考试题,寻找其中有规律性、一般性的结论,即中考试题的题源或题根,试题的变式、拓展、整合,实现一题多用、多题一去,为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提供必要的素材。通过相关阅读提升了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宜昌唐斌:作为一线教师,读好课标、教材、教师用书是根本。

    邳州袁健:赛一次课,读一遍课标,课标中简洁干练的文字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顿悟。

    扬州万广磊:结合当下教育需求,数学教师还应阅读有关数学文化的书籍和文章。狭义的文化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广义的数学文化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如理查德·曼凯维奇的《数学的故事,莫里斯·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蔡天新的数学传奇》《数学简史》,顾沛的《数学文化》,马锐、罗兆富的《数学文化与数学欣赏》,张维忠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汪晓勤的《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数学文化透视》《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江苏省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编委会的《数学之用》黄东坡的《带你发现数学之美》,还包括《九章算术》《几何原本》等。

    结合数学好玩的特点,还可以阅读体现趣味数学的书籍。陈省身教授曾经题字“数学好玩”。数学的趣味更能启发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进而研究数学。如《可怕的科学》之数学系列,日本远山启的《数学和生活》,英国 lan Stewart的《数学万花筒》,沙国祥主编的《数学阅读精粹》,欧阳维诚的《唐诗与数学》《寓言与数学》等。

    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可以阅读利于专题研究的书籍。PISA考试研究方面,如PISA测试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的《超越PISA》,陆璟的《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凯·斯泰西的《数学素养的测评:走进PISA测试》,许世红等合著的《中国四省市15岁学生PISA2015基础素养研究报告》,还有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培养卓越校长和教师—来自PISA的建议》等。

    结合最新数学成就,还可以阅读关于数学进展的书籍。教师可以关注这类数学发展的新成就,剖析与数学基础教育相关的元素,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如《数理科学若干领域进展》,图灵图书系列。

    东营于彬:各种数学期刊呈现的是最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这是我们汲取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主要订阅的期刊有《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杂志》和《中学数学》。我们不可能订阅所有的期 刊,而中国知网(www.cnki.net)是对订阅期刊的有益补充。

    扬州万广磊:章建跃博士说过,“判断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研究倾向的重要指标,是他自费订阅书报的数量。”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课程·教材·教法》《中学数案头常阅的杂志。 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数学》等主流数学杂志,都是我案头常阅的杂志。

    中山张万梅:这些期刊上的文章绝大多数来自或线教师,案例通俗易懂,贴近我们的教学实践,这样的其文章收获的是一种榜样力量和为自己的思想“发声”的欲望。

    东营于彬:信息时代,网上可以找到许多学习资源,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我经常浏览和研读的博客有:刘东升与“数学写作”研究 ""(http: //blog. sina com.cn/jshalds16163);学然后知不足(任念兵) (http://blog. sina. com. cn/mathreading);廖帝学的教育生活笔记 ( http:  //blog. sina. com. cn/ex1296629367)。当然,还可以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 芜湖邹守文:通过阅读博客、微信公众号和QQ群,掌握教学和数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我经常登录宋庆老师的新浪博客和安振平老师的博客,获取国内外数学竞赛的一些最新素材,特别是不等式的一些最新成果,在教学中适当介绍,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关注许康华老师的公众号—竞赛优学,我获得了最新的国际国内数学竞赛试题及同行的精彩解答,受益匪浅。通过阅读QQ群的相关内容,获取教学的有效素材,如QQ群中同行的探讨、困惑、疑虑思维碰撞,专家的点评,让人醍醐灌顶。

    扬州万广磊:作为数学教师,不一定都要读专业书籍,也不能总读学科领域的书籍。我以为,中学数学教师不要自设藩篱,要开阔视野,阅读书籍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厚度和温度。结合个人文化素养,阅读能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书籍。这里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哲学著作、美学著作、史学著作等,还有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和他们的经典著作,一方面为教育教学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格,比如,汪曾祺的小说、散文系列。阅读,让人们多了一种与世界和解的方式。

    东莞张青云:的确,“读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会“成为什么”。所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和兴趣,选择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书籍,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努力学会的事情。我认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阅读书目伴随我们前行。

    中山张万梅:教育类的书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数学教学和数学课堂。如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卡尔·纽波特的《深度思考》,格雷戈·麦吉沃恩的《精要主义》等都是很不错的书籍。

    漳州林运来:如今各种出版物浩如烟海,教师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选择的阅读者,精心选择适合自慢慢嚼己的书籍。我的阅读选择有以下两类:(1)在精神世需要精界对我有帮助的书籍,如最近在读《西方哲学史》;(2)拓宽视野的人文书籍,如一直喜欢的曹文轩的儿华只童作品、余华的小说等。

    西安刘英英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读专业书提升 能“愈技能、读心理学书尊重规律,读历史书找生长之源。

    深圳袁朝川:最近思考专业发展与阅读,我的感研究的悟是,读名著:引领发展(如罗增儒教授、裴光亚先生函数的书)读期刊,知教研发展(如《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关于《数学通报》等期刊):读数学专业辅导书,知同行发展析类(如《平几纲目》等)。

    从以上的研讨不难发现,身为数学教师与启的我们,不仅要阅读自身专业成长的书籍,还要阅读议》关于学生、管理、教育及其他方面的书籍,除了关注教《数育本身,我们也关注生活,关注个人修养,我们是一群“准有职业追求、有生活理想的追梦人!但在时间、精力学调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阅读内容。

    【中学数学教师怎样阅读?】

    热爱阅读的人,也是善于阅读的。在时对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讲究阅读的方式和技名巧,大家谈一谈自己都是如何阅读的。

    漳州林运来:张之洞曾说:“读书宜有门径。泛滥公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教师阅读,更应该懂得一些方法。一些名家的读书方法对启迪我有们如何读书、做学问大有裨益。

    (1)阅读如“蜜蜂采蜜”。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他妙用“蜜蜂采蜜”比喻读书求知识,说明阅读面广一些,才能得到多方面的优点。

    (2)泛读如“鲸鱼吞食”。作家秦牧提倡人们泛读应该学习鲸的吃法,“鲸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以小鱼小虾为食。捕食时张着大口,等鱼虾随着海水进入口中就把嘴巴一合,从齿缝中排除海水,留下鱼虾。就这样,数千公斤的小鱼虾进入它的胃里。”他用“鲸鱼吞食”比喻泛读,提倡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以博采众长,拓展思路。如果每天不“吞食”几千字的话,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

    (3)精读如“老牛反刍”。秦牧说:“老牛白天吃草,到了深夜又把白天吞下的东西再次反刍到嘴里,慢慢嚼烂嚼细。”他用“老牛反刍”来比喻,说明我们对需要精读的知识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然于心,以便汲取精华。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深”。

    东营于彬:我推荐的阅读方法有三种,(1)专题式阅读;(2)专人式阅读;(3)跨学段阅读。

    专题式阅读研究的方向是同一个主题,比如潘小梅老师的《有关函数教学的若干思考》《关于运算教学的若干思考》《关于定理教学的若干思考》等,郑学涛老师的错因分析类文章,如《平方根计算失误分析及教学建议》《寻找学生的解题困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分析与启示》《有理数加法法则应用失败分析及教学建议》;朱恒元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信”“达”“雅”《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善”“美”》《数学课堂教学的“准”“实”“活”》《数学课堂教学的“赋”“比”“兴”》《数学课堂教学的“技”“艺”“道”》等。这样的专题式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而专人式阅读主要是阅读同一个作者所撰写的不同主题的文章,比如刘东升老师、林运来老师的文章都是很值得阅读的。对于跨学段阅读,相比初中数学,小学阶段的“大家”、名师更多,比如“化错教育”专家华应龙的《未成曲调先有情——我的公开课前的那些故事》让我明确了公开课教学开场白如何设计及其重要性,“全景教育”专家张宏伟的《数学课到底姓什么》,在指出小学数学有“生活之用”和“学科之用”后,指出还有“育人之用”,数学课最终应该是姓“人”,与核心素养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扬州万广磊:对于个人如何阅读,我是这样做的:

    (1)泛读与精读并用。书是读不完的,这就要考虑优化阅读的方式。可以先泛读,标记那些对自己研究有价值的内容,可能是某一个章节,可能是某一段文字,然后围绕自己研究的主题,整合所标记的书籍内容,链接精读,进而得到更深的感悟和辩证思考。有的书虽然很厚,但就其中一个章节的内容对自己来说有价值。

    (2)电子阅读兼纸质阅读。阅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通常的纸质阅读,在书上勾画圈点,还可以用电子阅读器,容量大,携带方便。另外,注意点滴积累,可以用手机拍照,存档提取为有关文献资料。

    重庆王道勇:我通常是这样阅读的,(1)经典与前沿内容用“研读”—勾画或圈点关键词、句、段,且有自己的旁批旁注,有自己的心得或疑问;(2)期刊以浏览加研读的方式进行。

    东莞张青云:有人喜欢电子阅读,有人喜欢纸质阅读,有人喜欢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中山张万梅:有一种阅读是由任务驱动的。有任务,有目的,针对性强,这样的阅读很有效率。我的任务一般来自两种,一是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集体要求的任务。近几年由于专业发展的需要,要完成个人自定的一些“任务”,也阅读了不少好书。如我想补齐自己的短板,想学习如何研究问题和做课题,于是阅读了高尚刚、徐万山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李冲锋《教师如何做课题》;如我想做个专业的听评课者,于是阅读了崔允部《课堂观察》;我想学习如何做课例研究,阅读了李杰《初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典型课评析》等。我很庆幸自己是中山市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的一员,我们团队将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写进了管理条例。每年共同体有“共读一本书”和“好书推荐”两部分书目推送,年底会举行大型读书分享会。

    扬州万广磊:为了构建读书共同体,可以建立一个读书会,每月共同读一本书,分享与交流每月的阅读主题,由一人结合教育教学的案例主讲,参与者一起剖析和解读。我参与组建的“文心”读书会,坚持了两届(6年时间),参与教师近千人,一起阅读教育专著达63本,不少教师已经成长为市级名师。张青云老师的读书分享会很好,我也参加过,学到了很多。

    东莞张青云:现在我和工作室的伙伴一起共读。每一次面对面的集体交流,大家一起谈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心得,感觉挺好。大家也可以建立QQ群,和天南海北、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读,突破时空的局限。比如,我以前和一群喜欢阅读的伙伴共读《教育的目的》,大家约定每周三晚上一起共读两小时,在网络空间里,你读一段,他读一段,然后大家谈体会,说困惑,漫谈当下的教育现实,其乐无穷。

    深圳高晓军:个人读书会有一点惰性,这种集体阅读很有感染力。

    中山张万梅:我个人认为的好书,一般会读至少三遍。第一遍从头读到尾细读,在感兴趣处划线;第二遍对划线部分研读,边读边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想;第三遍通读,争取把书读薄;最后会抽空把整本书的读后感整理成文。

    东莞张青云:我主张一边读,一边写。读是认真地读,写是写心得、写体会。读后一定要写,哪怕是在QQ空间里写说说,也是一种写。2012年下半年,我和苏州的一些朋友,也是张万祥老师的网络弟子们一选意蕴)这本书,在长达一年的共读过程中,我做了三 质起共读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五千多字的摘抄。2013年暑假,上海的朋友又指引我去阅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王灵)我用15天时间连读了两遍,做了一万五千多字的摘抄,又以《寻找失散的自我》为题,写下了七千多字的读后感 连云港周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随身带个笔记本,把一些精彩论述记下来,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摘录可以促进自己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写作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笔记本进行查找和引用。

    嘉兴王勤:我想请教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阅读时适当做一些笔记,不断积累下来发现也记录了不少可就是用的时候不知道具体在哪里,感觉找不到一个好的方法进行整理。大家可有经验分享?

    连云港周杨:早些年,我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是用一种手掌大小的笔记本手写记录。几年下来,记了近20本。论文写作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后来,我找到一个好方法—采用电子表格来做读书笔记。

    扬州万广磊:是的,索引摘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方便将来写作时索引运用,使用电脑摘抄,按照论文发表时参考文献的注释格式与方法,写清书名、出版社、作者、章节、页码等有关信息,这样更方便运用关键词进行检索,省得到处找参考文献,还避免了引用失误。

    连云港周杨:这样的读书笔记除了检索方便、摘录方便、引用方便之外,存储也很方便。

    常州刘蒋巍:大家说到的读书笔记,改成“思维导图”形式也很有效。绘制思维导图是阅读回顾总结的一种方式。它需要读者在阅读之后,理清知识框架总结提炼关键词,最终绘制成一张读书的思维导图下次继续阅读时,看看上一次阅读时画的思维导图,关键信息和阅读时的思考便历历在目了。

    中山张万梅:阅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边阅读一边写作。读写是一体的,相互促进的,又都是促进教育教学的。有实践经验,阅读后就会有触动和反思;有反思就可以动笔写下来,有反思会促使我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阅读,从而改进教学实践。很多期刊上的文章都能引发我学习模仿或争鸣冲动,经常让我有动笔的冲动。2016年之前我没有发表过文章,自从阅读数学期刊后,好几篇文章的发表都来自这样的冲动。

    宿迁王晓明: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我一般都是带刚刚着目标阅读。比如:下节课教不等式,我会翻阅数学史,找不等号的由来,不等式的发展史,即学即用。再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一定要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为自己写作提供依据。

    常州刘蒋巍:读书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要把阅读能坚持下去,我认为要分五步走,第一步,要做OT博分析,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可以先从自己擅长的方面去研究,阅读一些经典论文著作,这微样也容易找到阅读的乐趣。第二步,制订阅读计划。关每月、每周、每天读多少,读到哪里,哪些章节准备精定读,哪些章节准备略读。可以列出阅读清单,并在书社或论文集的目录上做好标记。第三步,实施阅读计划。在学校,可以和同事一起读;在家里,可以和孩子或爱人一起读。读的书不一定相同,但可以营造读书的氛围。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下,阅读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第四步,检查阅读效果。可以与同事就书中所提及的问题、观点,互问互答。关键看自己是否理解书中观点、理解到什么程度了。别人是怎么理解的,与自己有何不同。第五步,将阅读带来的启发落实到教学中去,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检验阅读时的思考,完善思考,丰富案例,形成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与主张。

    无锡颜廷亮:其实,听书也是很好的“阅读”方式之一。可以关注一些听书APP,我关注了何帆读书俱乐部,每周听一本书,也很受益。

    重庆王道勇:听书,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东西,值得尝试。

    听书,不耽误手头的活儿,也是我喜欢的阅读方式之一。数字时代,人们阅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多种阅读方式结合,有效安排时间很重要。

    嘉兴王勤:无论哪种阅读方式,阅读后的思考、实践才是真正掌握知识的途径。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光,属于自己,应好好享受。

    其实作为编辑,审稿时,我们的角色是第一读者,我也很享受这种阅读的方式。通过阅读文字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并充分享受这样的精神交流。通过本次研讨,我们更加明确了阅读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量的阅读书目、文章,以及阅读的方式。除了以上三个问题,大家关于阅读还有什么可以交流分享的?

    扬州万广磊:在阅读过程中,我有两点建议

    (1)避免无差别阅读。中学数学教师群体中,有刚刚入职的教师,有工作很多年的成熟教师,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有高级甚至是正高级教师,客观上,他们的阅读书籍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初入职的教师首要任务是要站稳讲台,需要加强教材理解、解题研究等方面的专项阅读,对于成熟教师或名师,首要任务可能在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好地提升课堂质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2)注意知识版权的纠纷。有些教师开设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组建了QQ群,原创发布和转载相关文章。但是,原创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转载时一定要注意转载文章的版权问题,必须得到作者和杂志社的授权,以免引起版权纠纷。

    东莞张青云:阅读不能是功利地读,而要以自己兴趣去读,以修身的情怀去读。“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只有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想读就读,只要读,就会有收获。

    漳州林运来: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与时俱进。无论是专业知识、人文视野,还是教育理论,都需要不断更新。及时阅读相关书籍,并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定位,显得格外重要。

    扬州万广磊:台湾科技大学计算机中心主任王有礼教授说过:“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你对所读完的书,有没有能力发表自己的创见。”这个境界也正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境界很难刻意达成,最好的办法就是长期坚持阅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这种境界。

    宿迁王晓明:各位老师已经说了很多阅读专著、杂志、数学教育类美文等,特别是万广磊老师,真是让我仰视,通过本次研讨,让我知道与同行之间的差距。下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藏书分类,重新制订读书计划。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我们不光要阅读,更要理解内化,并在工作中不断践行落实,这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希望本次研讨也是另一种开始,愿我们在阅读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结识更多的伙伴,同时也引领和感召我们的学生注重阅读、学会阅读、习惯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被“阅读”撞了一下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zh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