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复习课研讨发言
工作室要举行复习研讨。围绕这项活动,以时间为序,已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录。
【通知】
2021年12月10日,贲特在工作室qq群里通知:本学期放假前,我们将进行小学数学复习课专题研讨。
2022年1月20日,贲特在工作室qq群里再次通知:1月24日,工作室线下集中活动,围绕数学复习课,分享复习课做法、片断、习题设计中的任意一项。
【选择】
虽说自2021年12月10日起,就在思考关于复习课的问题,但是,直到2022年1月20日,看到确定时间和地点的复习课研讨通知之时,对于如何汇报,尚未有确定的想法。1月20日晚,赶紧围绕贲特提供的三点分享内容先做梳理,再做选择。
(一)做法推荐:我的一个好的复习课做法
曾围绕复习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沟通联系—期末复习的重中之重》,在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日常教学中,关于知识要求联这一点因考虑较多,所以实践也就较多。比如,曾在区里开设的一节公开课《三角形的练习》。其中,就有一些知识怎么求联的具体做法。
(二)片断赏析:我的一个精彩复习课教学片断
为帮助组内数学老师厘清对复习课的认知,提升复习课的效能,也曾在校内组织复习课研讨。本人并带头上了一节复习课的示范课。其中,有些片断能够体现对于复习课的想法。正好可以以片断赏析的方式与工作室老师们共同研讨。
(三)习题设计:我的一道好的复习题
围绕习题的设计,也形成了一些心得。印象较深的是区级公开课《运算律的复习》。在习题设计时,格外注意习题层次的丰富以及不同习题之间联系的紧密。最终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确定】
那么,究竟要分享上述三点中的哪一点呢?
1月21日晚,在办公室思来想去,最终确定先从具体做法切入,再到片断赏析,然后,进一步对做法背后的理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复习课与育人之间的关系。
(一)一点做法
学习完《百分数》,在对百分数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尝试将本单元所有例题进行分类。这是我分享的导入。
(二)片断赏析
课堂上,学生是怎么分类的?各自的想法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就是一段时长4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片断的赏析。
(三)背后理念
以上已经看到了课堂现场。那么,现场背后是什么样的理念在支撑呢?所谓,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学行为背后的依据必须要找到。
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使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唯其这样,我们才算是教给了学生带得走、且能够走得远的、可以保证终身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需要从双基拓展到四基,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为此,复习课要从基础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延展到基本思想方法的概括与提炼。
(四)还有同行
所谓独行快,众行远。众行之所以远,究其原因,团队成员的互相支持功不可没,此外,团队成员的共同研究,相互验证也不可或缺。
2021年12月10日,贲特发布要围绕复习进行专题研讨通知之后,就紧接着提供了复习课研讨文献资料以供大家阅读与使用。这些文献资料不仅数量多,而且分类全。在其中的《案例、教学设计、实录等》文件夹里,收录有一篇扬州东关小学孙冬梅老师的文章,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课教学》。文中,在“教学思考”部分,孙老师亮明了一个观点—到了高年级,就可以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对我的上述做法更有信心,并对在本次工作室复习课研讨中借由一个片段再次强调这样的做法更有底气。这正是,因为工作室,成长有力量。
(五)关于复习
把复习课作为一种课型来研究,从教学方法、习题设计等方面有诸多需要我们持续研究的地方。但是,我以为,复习课不仅仅是一种课,她更是一种媒介,是我们育人的媒介。显性的、要达成的目标就有四基,此外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以上便是本次围绕复习研讨,到目前为止的思考与成果。期待1月24日上午,线下活动,交流研讨,相互启发,贲特点拨,高位引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