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60万医学生只有十万穿上白大褂”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新闻称根据统计,今年近60万的医学生中真正走上医生岗位的还不到六分之一,而在职的医护人员中有近45%的人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从事相关行业。
不得不承认,这个结果是很让人吃惊的。
在大部分人眼中,医生这个职业不仅仅代表着救死扶伤,还和“精英教育”、“高收入”、“越老越值钱”这样的字眼紧紧相连。高考的时候医学因为本身的特殊性,录取分数也比普通的专业要高上一大截。任谁看来,学医再成为医生是一个好学生再正常不过的顺遂人生。然而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医学生改行的原因纷繁复杂却也包含了许多无奈。
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按照现在我们国家的现状,即使上了大学,摆在医学生面前的路也十分崎岖。5年本科是基础,研究生基本是必须(如果你想要进入正规医院的话),博士生才能平稳降落在三甲医院。
也就是说,在成为医生之前,医学生们已经付出了近10年的青春。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即这个学生大学期间没有挂科,考取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均为一次成功。而想要实现这一切,其中的辛苦和煎熬恐怕只有那些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
顺利毕业之后,身为博士的医学生在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情况下也很难直接被好医院录取,即便应聘成功面临的也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却收入微薄的窘境。而这个时候,他/她已经年近30,到了我们常说的“而立之年”。身边其他专业的朋友可能已经在职场小有成就,甚至娶妻生子,留给医学生们的却是还要向父母伸手的尴尬境地。
于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剩下两条路:一、抛去“救死扶伤”的神圣理念,做一个收取“灰色收入”的油腻人士;二、转业。
相关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医生的平均收入是普通职业的3—5倍,而到了我们国家这个数字变成了比普通职业只高18%。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除此之外,医生的职业环境变差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2013年10月,温岭患者连恩青因对鼻腔微创手术结果有异议,用匕首捅伤医师王云杰等3名医生,致使王云杰重伤死亡。
2016年5月,湖南省邵东县交通事故受伤患者家属借口医生救治工作不积极,辱骂并殴打正在接诊的医生王俊,使其因公殉职。
2016年6月,湖南益阳岳家桥患者贺某因报销等问题与卫生院产生矛盾,对上前制止的工作人员孔某怀恨在心,尾随孔某10岁的儿子上公交车,之后对其连砍数刀。
2017年7月,鸡西市医院内一男子持刀砍伤两名医护人员后挟持值班护士,民警劝说期间,犯罪嫌疑人再次持刀欲刺向人质胸部,民警果断开枪,将其击毙,成功解救人质。
.......
专业人士表示有些患者和家属本身缺乏医疗知识,对治疗效果期待过高,认为医院就该是起死回生的地方,忽略了医疗的高风险性,是导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现在互联网普及,很多患者生病的第一时间是到百度百科查询,到医院之后对照着检查、甚至指挥医生看病,患者从经济角度质疑某些检查和药物的必要性,医生头痛病人不配合难以知道真实病情,如此一来给双方都带来不小的困扰。
劳动强度高待遇差、医患关系紧张医闹不断,这一切都让许多缺乏社会经验的医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2015年他在省级三甲医院实习的时候,亲眼见到一个患者的家属举着大字报在医院门口大吵大闹,扬言要让主治医生“血债血偿”,然而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位已经到了癌症晚期的患者去世并不是什么医疗事故。
那一刻,他想起自己平时被问的最多的那句“你今年多大了”忽然觉得疲惫。所谓“救死扶伤”并不像小时候想象中的光辉伟大,那么多个不眠夜的付出甚至是不被人肯定的。
当然,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也是进入医院的人数偏少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医生的就业环境和生存现状不乐观才是从业数量骤降的主因。
如果医学生们由于各种原因放弃本专业的态势得不到很好的遏制,未来医学发展必然受限。现在大众所感受到的“好医生实在太少”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整个行业可能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危险局面。
好在今年10月16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印发《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的通知,将对惩治涉医违法犯罪实施最严、最实“精准打击”。
今后实施、参与医闹事件的人员进行行政拘留、承担刑事责任后,还会面临大众交通限乘等社会生活层面的惩罚,伤医成本将会十分昂贵。
相信未来那些蓄意挑起争端的患者家属会多那么一点犹豫。
以下送上几位医学生的采访实录:
女 北大医学博士在读
我小时候就觉得医生特别酷,可以跟命叫板儿的那种。长大之后学了医,这些年哭过笑过,坚持得很累。
很多人都羡慕我们,觉得医生铁饭碗、高收入,推荐他们看看《实习医生格蕾》,里面女医生实习穿纸尿裤上手术台一点不夸张。我们忙起来昼夜不息,黑白颠倒。医院一个电话立马回去,永远没有休息日。最欣慰的就是看见病人出院吧,大家都不容易。我30了还没恋爱过,更不容易,哈哈。
男 985研究生毕业 三甲医院就职
我的梦想一直是开发游戏,但是当年家里集体反对就做了这行。说不上后悔,但是活得还挺难受的。
现在结婚了,买不起房、生不起孩子,就在医院熬着。我选整形已经学了3年了,没跟爹妈说,肯定不同意。现在就想着多听、多看、多磨炼,然后有机会去私人医院吧。想赚很多很多钱,以后让我的孩子选自己想做的,无论什么都好。
女 211本科在读
我在看药学,真不懂我师姐她们怎么背的书。这么厚一本还没有重点,什么都要记住。未来我也没想过怎么样,班里有同学去做生意了,也有申请转专业的。我家里没矿,废了那么大劲考上的就不折腾了。
医闹什么的我也看到新闻了,但是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好人多吧。我爷爷因为我学医,每天见人就说自己要活到200岁啦,哈哈哈。以后怎么样,以后再说吧。
男 985研究生在读 医学世家
最近在申请英国的博士。我们家都是做这个的,上小学的时候我已经可以脱口而出常用药的成分了。记得那时候饭桌上别的小朋友都表演唱歌、跳舞、算数、背诗,我就是背药品成分,然后在别人的惊叹声中接受赞美。挺无聊的,这一套。
当医生肯定辛苦也很危险,但是这世界哪个行业不辛苦呢。程序员熬夜修复bug,扫大街的冰天雪地吃冷饭,大学老师拼了命评职称。人活着都不容易,只看你愿不愿意罢了。我比较懒,所以选了一条更轻松的路。
最后,想给大家推荐一个人的故事。
打开知乎,搜索“学医”两个字,有一个被赞超过52K的回答。写下这段文字的人被自己倾力医治的病患家属打成了残疾被迫回乡教书,可是他却鼓励后辈不要为自己伤心,不要对病人失望。
他说:不要忘记你们当初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他被人生生折断双翼但是仍然坚持微笑,他还相信世界美好,患者无辜。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美的文字。
真正的英雄是明白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这一生我们能选择的很多,但也很少。如果决定了付出,还请你一定要不遗余力。无论这个世界怎样。
撰文:咩咩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