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这种情绪,是会随着时光一同消亡。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以为这种情绪类似一种慢性病是永远无法康复的。因为在那个年纪我随时随地都有陷入忧郁的危险,每次都毫无缘由。
尤其是十七岁的那个秋天, 每到下午四点的时候,窗外的阳光流淌进空荡的教室,铺在光洁的课桌上,倾泻在布满坑洼的水泥地面上。还照亮了我投向半明半暗的黑板的视线中弥漫着的粉尘。
伤感的情绪往往就此时开始发酵。
那时刻我什么想不起来,读书、写信和远方的姑娘我想不起来。我绕过排列整齐的课桌,缓步移到窗前,进入了金色的世界。
我从升旗广场的方形的水泥砖块开始把视线触向远方时,一整排的光秃的树便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它非常突兀,不符合这世界的情绪,我便将它想象成书本中的模样——每一根树枝上都有着摇摇欲坠的黄叶,从北方刮来的风会带走一些,落在地上被卷走很远。这样情绪就对了。
当我的视线越过这些树望向更远的地方的时候,却被破旧的居民楼所遮挡。这也是不被情绪所允许的。我引导想象力,将目光穿透居民区,穿透闹市,穿透一切阻挡视线的建筑物,穿透所有的人类的痕迹,我看到整片弧形的地面和无垠穹盖,在土黄与湛蓝之间埋藏着一条黑色的线,线上蒸腾着透明的火焰,点燃了不远处的球体。
此时 广袤的天地中无声无息的刮过北风。
我浑然沉浸在这史前般的场景中。模糊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我忽然觉得我便是上帝。竟然有些悲天悯人的伤感。
后来墙上的铃声响起,我才想起自己正被关在一个空荡的教室里,身后是堆满如山般教科书的课桌。屋外散漫凌乱的脚步声开始变的隆重。
世界开始变的真实,我却更加伤感。
很多年以后,我读过很多书,离开了很多人,喝过很多酒。却再也没有体会过那伤感的情绪,也许那便是青春特有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