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保险,这个概念对于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它无处不在,广告、朋友圈、家人,甚至是街头的传单,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它的存在。
陌生的是,尽管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保险,甚至自己也买过,但真正能够对保险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理解的人却并不多。
我非保险从业人员,也没有安利大家要购买各种保险的意思。
只是总能看到身边人对保险的各种不满和误解,我想以我个人对保险的认知,说说我所了解的保险的真相。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保险的例子,朋友圈里和微信群里也经常会收到“水滴”及各种筹的求助。
每每看到那一封封因为疾病或意外的不幸,亲人那悲痛欲绝、言辞恳切的求助信,我似乎都能深切的体会到背后那种无助和凄凉的感觉。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是因病致贫最真实的写照。
我自己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偏见,总觉得保险是可有可无的,直到身边的的朋友因病致贫,导致家庭跌入谷底,才使我开始深入思考保险的本质和作用。
一直以来,同许多人一样,我虽然能大致知道保险的意义所在,自己也稀里糊涂的买过保险,但总还是没有对保险有个系统完整的认识,也就更谈不上对自己和家人有个很好的保险规划。
就像曾看过的一本书《第一次买保险就买对》的导语所说: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一种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每个人安居乐业,相安无事,万事顺心”。
可事实上,我们知道,这样的生活并不存在,世界上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疾病和意外,不幸和顺心哪个先来,我们都不知道。
保险的本质就是:用少量可承受的钱,转移极端条件下自己无法承受的损失。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保险没用,关键在于没有遇到风险,而遇到风险没有保险却又不能护你周全。
许多人在购买保险后,若一年平安无事,便觉得投入的资金仿佛打了水漂。然而,我要说的是,当你真正需要保险的时候,那才是它价值的体现。
保险的真谛不在于日常的一无可取,而在于危难时刻的雪中送炭。
保险真正的意义在于提前规划你的生活、分摊风险,帮助你的人生做到未雨绸缪。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补偿,更在于心理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保障。
它就像是晴空下的一把伞,平日看似无用,但当乌云密布、风急雨骤时,它却能为你遮风避雨,救难解危,让你在风雨中依然能够闲庭信步,而旁人就只能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保险的核心,还在于风险的转移。
它不仅是一种金融工具,用以应对那些我们无法预测,一旦发生却可能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的保障,更是一种在心灵上的慰藉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的强大支持。在遭受意外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意外而导致对我们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减少我们因意外而遭受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
保险的种类有很多,保险是保险公司根据市场的需要,通过“精算师”精确的算计后,开发出来的产品。
既然是公司开发出来的产品,盈利肯定是第一要素,毕竟,保险公司也要生存也要吃饭。
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考虑,我们就是要牢记我们买保险的初衷,让保险姓"保"。
白话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为自己和家庭成员提供必要的保障。
保险的意义我要再重复一下:用少量可承受的钱,转移极端条件下自己无法承受的损失。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就是花最少的钱,提供最大的保障。这就需要我们在做理财或保险规划时,了解保险的真相。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接到过保险的推销电话,如果你出于礼貌,接了他们的电话,肯定一时半会挂不掉的,因为,他们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给你介绍他们要推销的保险,完全不考虑你的感受,这也是我对保险深恶痛绝的一大原因。
后来保险的知识学多了,这样的电话接多了,毫不顾忌对方感受的挂断电话,也能做得非常坦然了。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接到保险推销的电话一般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把电话挂断。
久而久之,保险给人的感觉不靠谱就根深蒂固了,一说到保险大家就认为是骗子、是传销,一接到保险公司员工的电话就认为对方要把自己的钱骗去。
其实,保险本身并不骗人,所谓保险骗人,实际还是人骗人。
很多人觉得“保险是骗人的“原因在于:
保险人员在推销保险时,功利性太强,不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替客户考虑问题。
让保险起到保险的作用,多数避重就轻,过多的强调了保险的理财属性,而常常少谈,甚至不谈保险的基础属性——保障属性。
以前总认为:现在没有钱,等我有钱了一定要把该买的保险都买齐了。
而现在,我则认识到,越是没有钱的时候,越要给自己或家人买上合适的保险。
因为,你不知道,风险和意外哪个先来。没钱,没有能力,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你根本无法应付未知的意外和风险。
我知道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应该怎么去规划自己和家人的保险。
当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同,家庭组成情况不同,对保险的认知也是千差万别,但为了应对许多未知的疾病和风险,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保险“保”出的未来。
现在,接到保险推销的电话,依旧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对保险有了清晰的认知,我反而在保险的选择上有了更好的定力。
同时,书读多了,对社会的人情冷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我对保险从业人员也从心底有了更多的恻隐和怜悯之心,我不再会轻易生硬的去挂断每一个向我推销的电话。
生活不易,每一次电话的挂断,都可能成为他们心中难以言说的痛楚,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一次无形打击。电话那头,可能是某个孩子的母亲、某个家庭的父亲、某个伴侣的依靠,他们正为了生计而不懈奋斗,他们也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家保出不一样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