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作品>
作家们的沉浸和意象

作家们的沉浸和意象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20-12-28 08:04 被阅读0次

戴望舒那首诗,我用残损的手。

他在地图上摸索每一块土地,那就是意象啊。无论去过没去过,他真切地摸到了,才写得出来。但凡一个高手,他都是可以这么做的。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能说得出道理来。

他自己都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也多少做到了,深浅问题。

当你触摸到意象,体验和语言都是很实实在在地出现。

我们读一些作品,意象是召唤到作家眼前的。触手可及的

就说纳博科夫那篇。雨水从落水管落下,发出咯咯的声音。这是很真切的,不需要什么修饰,他只要这么朴素的写出来,读着就能感受到。如果要形容,那个声音就很难形容。不需要,就是那么大白话写。所谓真的假不了。这么一句话,就很厉害了。简约而不简单。

它的情和意是什么呢?说不清的。

电线飞起来。扫烟囱的人行走在电线上。这不是观察,观察是没用的。

观察就会黯然失色,根本看不到意象。

马尔克斯的那个落到院子里的老人,是个天使。写的是真真切切。

这不是魔幻,魔幻是没有用的。为魔幻而魔幻,那是莫言。

艺术的真,像是一种修辞的说法。错了。它很真。

它都是自带的。没有意蕴是没有写好。几百句没有一句精确,当然是没有意蕴。

我们读百年孤独,那河里的巨石,那个古代盔甲,都是可以触摸的

盔甲里有个盒子,里面有几根头发。有没有?真真切切。

表现力感染力体现在所有这些地方,不知不觉聚集,最后一个整体的意蕴。境界不是立出来的,它是形成的。

这时候我们回头看,才发现石头也不是乱写的,盔甲也不是乱写的。

他写的时候想到这些没有呢?不可能去想。就像一个钢琴曲,每个音符都好,当真每个音符都反复斟酌?

那样做,它不可能好。

斟酌一定有,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沉浸状态,气韵推动着,体验带动着,这么完成的。

相关文章

  • 作家们的沉浸和意象

    戴望舒那首诗,我用残损的手。 他在地图上摸索每一块土地,那就是意象啊。无论去过没去过,他真切地摸到了,才写得出来。...

  • 意象沉浸

    不管我们有多少经验和记忆,在每次沉浸意象中,我们都重新体验,再次生成经验。就像每一次都是第1次,每一次都是原初的生...

  • “五四”时期作家们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

    “五四”时期作家们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 “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有大批西方象征主义名家名品以及一些相关的文艺理论被大...

  • 大作家谈意象

    大作家谈意象 休姆:“直接的语言是诗:诗是直接的,因为它和意象打交道。” 布朗肖:作家不能半路不想玩儿就不玩儿了。...

  • 意象的浮现与捕捉(12)

    12 而我们的阅读和写作也同样需要心灵的沉浸。 当我们沉浸于意象的阅读和写作时,有时候可能会听不到周边的嘈杂,或者...

  • 沉浸

    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 ...

  • 读孙绍振的《文学创作论》,细节描写中的意象选择(5)

    1.怎样是形象描写 艺术形象是再现生活和表现作家自我的统一。 经过作家筛选的生活意象和作家个性化的情趣化合为创造性...

  • 关注古诗的意象~以《清明》为例研讨

    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指作家、诗人在表情达意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取向,营造出各种具有不同审美意味的形象的方法...

  • 只取一瓢饮 43

    寻找写作意象 创作者需要探寻每一种能够获取意象的来源,来自于自身的梦境、记忆和周边的环境,还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作家的...

  • 什么是意象及意象流测试?

    意象流就是从一个意象一句话出发,沉浸到心里写文章,不列提纲,不预设结局,完全遵从内心意象的流动,绝不强行编造语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家们的沉浸和意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hz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