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悲伤”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话题。
我们要考虑家庭、工作、社交,有那么东西需要顾及,哪里还容得下悲伤。
在种种生活的压力下,人们更多地是持有一种正能量的、“打鸡血”的精神状态,塑造努力奋斗的生活氛围。
人们坚信,只有足够坚强,内心强大,才能顺利应对困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当一个人总是保持积极,保持微笑,悲伤就不存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再阳光、再积极的人,也会有疲惫、失望的时候。
很多人总是显得很快乐,让自己过得充实忙碌,无暇他顾,这恰恰是另一种残酷。因为他们不允许自己卸下伪装,不允许自己悲伤。
也许悲伤会被堵在人内心的某个角落,但它不会消失,而是静静等着,等到某个至暗时刻,突然爆发出来,让人不能自已。
那为什么,我们不让自己自由地释放情绪呢?在伤心的时候,疲惫的时候,感觉没有动力的时候。适当的悲伤,反而是一种短暂地抽离与解脱,让人更好地面对未来。
今天这本诗集,就能够带我们回顾生命本真,坦然地面对生活,释放负面情绪,在忙碌而高压的生活中,开拓一片精神的自留地。
纪伯伦,著名的黎巴嫩诗人、作家。他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并称“站在东西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他出生于黎巴嫩,从小贫苦,后来到美国求学生活,拥有多样的文化背景,作品深受东西方读者喜爱。
纪伯伦去世的那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在首都华盛顿建立纪念中心,表示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尊重。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收录了纪伯伦影响力最大的两本诗集,《先知》和《沙与沫》。
在本书中,纪伯伦通过一个“先知”的角色,以散文诗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生命、婚姻、自由等生活概念的理解和追求,用诗歌化的语言和哲理性的思考,讲解了许多深奥而平凡的人生道理。
相信你读过本书以后,将对生活产生新的理解与感受。下面,我将从三个部分为你讲解书中内容。
第一部分:生命体验的前提,是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自我实现的基础,是爱的理性回归。
第三部分:人在精神层面的超越,源于对美的追求。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生命体验的前提,是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态度。
01生命体验的前提: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开篇,纪伯伦虚构了一位“先知”,他的名字叫亚墨斯达法,居住在阿法利斯城,因为富有智慧,深受民众的爱戴。
在他定居的第十二年,他决定离开这里,乘船回到自己的家乡。
亚墨斯达法思乡心切。当他看到自己的航船到来,心里不由得一阵高兴。他的喜悦在海面飞翔,他合上眼,在灵魂中严肃的祷告。
在下一秒,他又察觉到自己内心深沉的悲哀,这正是与阿法利斯城,与广大民众的离别愁绪。
但他必须登舟了。
因为在他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流动、在于体验,他必须不断找寻,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一切生活的意义,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得。
这时候,城里的民众也出来送别。他们无法留下先知,只得请求先知说出自己的知识,将真理传给这个地方的人。
其实,这个“先知”在某种程度上,是纪伯伦自己的化身。因为他出身在黎巴嫩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常年与贫穷、愚昧、饥饿等问题作斗争。
12岁时,纪伯伦跟随家人到美国波士顿。新环境又给他带来了冲击,他坚持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慢慢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渐渐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在这个过程中,多元的文化冲击,曲折的生活经历,深厚的学识,让纪伯伦对生活、对生命产生了更丰富的体验和看法,所以他才会借助“先知”之口,将自己所认知的生命表达出来。
“先知”这个身份,其实正来自他出生的黎巴嫩,阿拉伯文化中用来形容智者的身份。
而他所讨论的话题,又是很现代,很西方化的,这就是纪伯伦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的表现。
在他看来,生命体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态度。
在《婚姻》这个篇章中,纪伯伦认为爱情和婚姻的真谛,在于始终对另一半保持真诚,相偎相依。就像两个人一块出世,一块死去。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婚姻中要放弃自己。因此他强调:你们在“合一”之中,也要有间隙。
因为每个人是独立存在,需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
“即使两人彼此相爱,也不要做成爱的锁链,应该让他们彼此斟满酒杯,却不在同一杯中共饮;彼此递着面包,却不在同一块上取食;快乐地在一处欢唱,却让彼此独立。”
在最亲密的婚姻关系中,夫妻彼此也要保持相互独立;只有保持对独立的追求,生命体验才会越来越新鲜。
而这种独立性,在亲子间同样存在。
在《孩子》这个篇章中,纪伯伦坦言:你们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们,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这里指出了新生命的源流和本质:生命诞生于传承与延续的本能,作为父母,有生育和教导的职责,却没有占有子女的权力。
因为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意志,父母也许可以约束孩子的身体和行为,却不能左右他们的心灵。
纪伯伦比喻:父母是弓,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箭矢。生命不会倒退,孩子们的灵魂总是住在明天,父母却往往在昨日停留。父母应该促成新生命去做自己,而不是成为其他生命的重复。
当一个生命获得了独立的存在,一个人学会独立,那么他会慢慢进入另一种状态,那就是自由。
这也是人类的天性。
但是在现实中,人经常地给自由增加阻碍。最典型的表现,便是标榜自由、定义自由。
有的人指着别人的生活感叹:你过得不自由。也有的人指控他人:你剥夺了我的自由。
但这种自由,反而是一种强迫。因为自由绝不止一种定义。
真正的自由不是无牵无挂,更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明确自己的目标,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涉而受到阻拦。
那些打着自由的旗号,对别人进行攻击、诋毁的人,反而是最大的暴君。
所以当一个人感到自由,它首先是在心灵上的。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带着探索精神,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去寻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越,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以上就是今天的第一部分。生命的体验在于独立和自由的生活状态。即使面对爱人、父母,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当一个人独立到一定程度,可以进入“自由”的领域。自由并不是说,一个人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说可以不受限制,做自己想做的事。
即使面对生活中许多枷锁,我们也不能放弃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下面我们说说第二部分:自我实现的基础——爱的理性回归。
02自我实现的基础:爱的理性回归
爱这个概念,对人而言总是特殊的。它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眷恋,对情感的冲动。
纪伯伦自己的情感非常曲折。他的第一任恋人名叫玛丽,是他在美国中学念书时的校长。
那时他只有20出头,是一个有些羞涩的外来移民,与美国的一切格格不入。
作为校长的玛丽已经有30来岁,玛丽注意到纪伯伦的腼腆,也发现了他的才华,于是不断鼓励纪伯伦,帮助他料理生活,在他遭遇挫折时不断安慰他。
玛丽可以说是纪伯伦的第一位读者。纪伯伦每次写完诗歌,都会拿给玛丽欣赏,玛丽则给出颇为深刻的见解。
玛丽是纪伯伦许多创作灵感的来源。纪伯伦曾经感叹:只有上帝、玛丽和我,知道我的内心。
后来在玛丽的资助下,纪伯伦到巴黎求学定居,并在此期间向玛丽表达了爱意。
玛丽却拒绝了他。玛丽认为,纪伯伦对她的感情并不是男女之爱,两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另外还有一场关于爱的邂逅,那才是他的婚姻。
事实证明,玛丽的预言是正确的。纪伯伦在巴黎遇到另一位他心仪的女作家梅伊。
他们两人有许多共同点,都来自阿拉伯国家,内心也都很敏感,对婚姻、爱情等话题非常合拍。
然而梅伊却是一个保守、传统的女性。他希望纪伯伦能够直接地表白、大胆地求爱;但纪伯伦却总是在文字上精雕细琢,隐晦地表达爱意。
两个欲言又止的人,在一次次的通信中发生误会,又一次次和好。他们突然意识到:彼此之间或许总是差了那么一丝勇气,不那么合拍,注定无法走入婚姻。
最终两人就这样保持简单的通信,直到纪伯伦去世。他们有数百封彼此通信,却一个终身未娶,一个终身未嫁。
如此特别的情感经历,也给纪伯伦带来不同一般的感情理解。
在他的诗歌中,“爱”这个主题的出现率极高。但在他看来,“爱”的概念与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他理解的“爱”,带有明显的理性特征。
他在《爱》这个篇章中写道:当爱向你们召唤的时候,跟随着他,虽然他的路程艰险而陡峭。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将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然栽培你,他也刈[yì]剪你。
就像我们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爱,也渴望爱,但它并不是自然发生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性格与家庭环境,人与人的相处需要磨合,需要不断付出来打破隔阂。
有时候,即使我们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也要单方面地去倾诉、求索,确认对方的感情。
纪伯伦认为,爱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力量。
在《工作》这个篇章中,他写道:在工作的时候,人是一管笛,从心中吹出时光的微语,变成音乐……在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理解了生命最深的秘密。
在《友谊》这个篇章中,纪伯伦写道:
朋友是你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田地。他是你的饮食,也是你的火炉……因为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爱是神圣的但它也融在生活中。因为有爱,人的自我实现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因此纪伯伦把爱做了一个升华:爱别无他求,只求成全自己;爱不是占有,也不被占有。这也是他在感情生活中所做的。
在他的眼中,爱这个行为,不仅仅是情绪的释放和冲动,更多了一些冷静思考,一份期待。
于是纪伯伦强调,爱不仅要让人懂得付出,更应该平等地对待别人,学会感恩,并且与人分享。这不仅限于亲人、爱人,也适用于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施与》这个篇章中,一个富人请求先知:请为我们谈谈施舍。
先知回答:当你把产业分给别人,那只算给了一点。而当你以身布施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施与。
就像生活中,有的人家产万千,却只把一小部分给人,因为他们是为求更大的名利而施与。这些赠予中潜藏着欲念,这种施与不会完美。
有的人财产不多,却乐于奉献,把很多资产给人。因为他们相信,生命就来自回馈他人,捐赠本身就是他们的快乐来源。
这两种施与有什么区别呢?关键在于施与者的心,期待回报的施与值得肯定,却是不纯粹的,他们难以体会施与真正的快乐,那是出于功利的付出。
而不求回报的施与,他本身就已经感到快乐;他们是在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本身。不同的心,会获得不一样的精神体验。
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爱固然可贵,但它应该是有节制的;不能无限制地以爱的名义,以付出的名义去强求他人。
就像爱极了子女的父母,不该以爱之名去强求孩子,而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成长他们独立的人格,好让他们自己也能理解生活,独立照顾自己。
相互宠溺的爱人,不能以爱之名束缚对方,而要尊重彼此的自由,在开放的氛围下,成就美好的恋情。
即使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优秀者,也可以遵从内心的感召,放下许多执念,回到自己的精神空间,带来更多“新鲜空气”。
因为有理性,我们的爱才能是温暖、开放的,才能够自我成就,不至于桎梏了别人的脚步。
第二部分 ,理性的爱,能够帮助我们自我实现。
下面我们看看第三部分,纪伯伦在精神层面的超越,那就是:对美的追求。
03精神层面的超越:对美的追求
美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但人们对美的认知也有所不同。
在叙述《美》的篇章中,纪伯伦介绍了不同人心中,“美”的不同内涵。
抑郁、受伤的人说:美是仁爱的、柔和的,宛如一位年轻的母亲,含蓄地阿紫人群中行走。
疲乏、忧愁的人说:美是温柔的低语。她的声音传达到我们的寂静中,如同微晕的光,在阴影的恐惧中颤动。
在夜里守城的人说:美要与太阳在东方一同升起。在白日工作的人说:我看见她曾在落日上俯瞰大地。
但纪伯伦告诉我们,人们口中的“美”,并不是真正的美。很多人在谈论美时,不是在谈论其本质,而是在强调自己未曾满足的需要。
纪伯伦认为,“美”应该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表面的,功利性的,它满足人们某个方面的欲求。比如受伤的人祈求温柔的美,暴躁的人追求沉静之美,这是基本的需要。
第二重的美不是需要,而是一种更加宽泛的审美体验,带来精神层面的愉悦。就像人们亲近自然,会觉得天性得到释放;看到美景,心灵感到平静;看到别人的善举,内心无比温暖。
懂得审美的人,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寻找和体验美。
而第三重美,则是超越功利和精神层面的。它与生命、与人性结合,它是“一座永远开花的花园,一群永远飞翔的天使。”
它是来自人类群体的,整体的美,它就是生命本身。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就是“美”的镜子,有了人性,才有美的存在,才有审美的思想和行动。
在《罪与罚》这个篇章中,纪伯伦讨论了普遍存在的人性。他认为,每个人都要为别人的过错承担一定责任。因为作恶者若没有环境的熏陶、没有无形中的怂恿,也不会作恶。
而当有人真正做了恶,也像是一个“跌倒的人”,警告了后来者,地上有一块“绊脚石”。
人们在讨论人性时,经常争论善良与邪恶,公正与不公,事实上,在人性中这些东西是无法分开的。
因此纪伯伦提出,不但要理解美,还要把“人性”升华,去追求“神性”,追求神圣的精神体验,这才是高层次、高境界的美。
就像有的人在经历诸多人生无常后,精神层面会变得超脱。即使死亡,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生命往复的一环,不需要感到恐惧。
当然,这是纪伯伦在一定宗教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创作观念,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他的这些诗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主要的启示,还是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精神世界也逐渐荒芜了,经常感受不到幸福,觉得疲惫、痛苦。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当地休息,试着去读书、思考,体验慢生活,整理自己,让内心恢复那种平静、充实的感觉。
从这里,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纪伯伦要借一位“先知”来创作诗歌,表达思想。
因为他想通过先知的形象,和一些启示性的语言,让诗歌带上一些宗教式的神秘气息。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感到充满玄机,意味无穷。
比如《沙与沫》中,这段传播很广的箴言:
曾有七次我鄙视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却谦让的时候。
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
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
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中之一。
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这段诗歌将“灵魂”拟人化,夹杂了大量的启示性语言,加强了内容的神秘感和神圣感,激发我们更多思考。
纪伯伦就像一个智者,用一个超越常人的视角,表达出人们内心所需要的,在现代社会混乱而迷茫的思想背景下,带我们进一步领略了,到底什么是生命的真、善、美。
回顾
我们首先说到,纪伯伦自己的经历很曲折,在诗歌中,他通过一个“先知”的身份,告诉我们:生命的体验,首先在于人的独立和自由。
然后我们说到,纪伯伦有过两个灵魂伴侣,却终身未娶,这让他对爱有了独特理解。相比于一般人的情绪化理解,他更强调爱的理性。
最后我们说到,纪伯伦把“美”看作人的高层次追求。而最高境界的美,就是与生命,与人性合一,将“人性”升华,追求“神性”。这也启示我们,要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
在物质生活中,人们被迫变得忙碌,不断追求,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在精神世界中,我们也可以诗意地栖居,不断升华人生体验。
到底哪一部分是真正的生活呢?其实两者都是。
我们该做的,是不要因为物质生活,而遗忘了精神世界。不要因为有了阳光雨露,而忽视了心底的悲伤。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悲伤的空间,那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秘密花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