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下楼去跑步,像往常一样,带了一小瓶水,放在了小区一个窗台上,便于每次跑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喝几口水补充水分。
今天跑的是8×100米间歇跑,教练要求每组休息的时候都需要补水。心里在纠结,每100米间歇都要补水,那岂不是要拿着水跑步了,这样是不是太不方便了?
自从习惯于跑步不带手机,现在跑步已经不想拿任何东西增加身体的负担了。
开始进行10分钟的跑步热身一圈,跑完到窗台处,抬头一看,突然发现我的水瓶不见了,心里有点懊恼,有点生气,肯定是被捡垃圾的人收走了,怎么办?
是上楼再去取瓶水还是就这样跑下去?不补充水分肯定不行的。
纠结着继续往前跑,突然发现前面一个人手里拿着一瓶百岁山,这个人穿着一身工作服,看样子就是一个干活的,很可能就是附近收垃圾的,于是大脑迅速将这些信息链接起来,这个人拿的这瓶水肯定是我的。
于是跑到这个人跟前,用厌恶且有点鄙视的眼神和口气,厉声对他说:你拿我的水干什么,这是我跑步用的。
并迅速地从他手中接过了水瓶,继续向前跑去。这个人没有任何反抗,看了我一眼,乖乖的交出了手里的水。看着他向垃圾车走去,蓦然醒悟,原来他是小区内辅助垃圾车收垃圾桶的工作人员。
我没有任何停留,继续向前跑去,那一刻,心里有一种很爽快的感觉,就是瞬间又找回了我的水,并且训斥了他的这种让人讨厌的行为,又可以继续跑步了。
没跑多久,我就开始反省自己,刚才跟那个人说话的口气和态度是不是太凶恶了,即便是我的水,我也可以跟他慢慢地说呀。
由于我跟他站的角度不一样,他可能以为放在窗台上的是一个没人要的水瓶子,可是我又在想,我灌在瓶里的是温水,水是热的,他拿起来应该知道这是别人刚刚放在这里的水,他是不应该拿的。
就在这种思绪中想来想去,最后还是确定了今天自己的态度,人要以善为本,不论他是什么心态,我都应该首先善意的理解他人,然后温柔的慢慢地对人说话,即便他做得不对,我首先要做对,就是要保持正念,不能被他人的错误动作和行为带偏自己。
我今天对他人的态度,就是我的本能反应,因为时间极其短暂,我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而正是因为这种直接的反应,暴露出了我的黑马、白马以及人脑思维的时间和方式,还需要极大的锻炼和改进。
虽然很快我能反省到自己的思考方向和做事方式有点欠缺,看来还是要慢慢地修炼自己,知道让自己的大脑神经元深度连接,练习到一件事情,一旦处罚立马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不需要思考之后才做出反应,如果是急性事件,那就已经晚了。
今天的进步:
1.当发生善恶两可之间的问题时,要以善意理解他人,
2.任他人风雪飘摇,我自岿然不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