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1210|藩镇乱世残喘百年

作者: 是阿若啊 | 来源:发表于2022-12-30 18:42 被阅读0次

    安史之乱是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事件,在这一事件后,李唐王朝逐步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各地藩镇开始做大。在这种强藩镇环伺的情况下,李唐王朝以至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几度到了亡国边缘。可为何李唐王朝在这种险境之中,依旧能够坚挺地度过一百多年。

    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一年,便为了节制在边境权力极大的节度使,重新将天下划分为“十五道”,采访使有权监察节度使,并且如果一旦发现节度使有反迹,便可直接将其拿下,为节度使制度上了一道保险

    出于对安禄山的信任,唐玄宗不仅将唐朝五十万精锐边军中的五分之二交给了安禄山统领,还将河北道、河东道的采访使交由安禄山兼任,使得采访使的监察权与节度使的军政大权相结合,这才有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唐代宗封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如此一来,在唐朝中后期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正式形成。

    当河朔割据之势愈演愈烈,唐代宗等人做出决定,保留中原、东南藩镇,还要加强中原藩镇,对河朔起到牵制作用。同时,将精锐的神策军正式纳入禁军体系,并且不断扩编,总兵力达到了十余万之众,使之成为了北衙禁军主力。如此一来,唐朝中央便在关中保有了一支强有力的、由中央直辖的武装力量,使得中央政府有着足够力量去震慑各地藩镇。然后利用边疆藩镇、中原藩镇、东南藩镇的自身属性相互牵制下,唐朝得以在数次国都失陷、天子出逃的情况下,起死回生,为李唐王朝强行续命百余年。

    甚至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唐宪宗还先后戡平了西川、镇海、淮西、淄青等藩镇的叛乱,解除了以河北三镇为首的一众藩镇的割据力量,使得天下藩镇不再对中央命令阳奉阴违,在安史之乱后,实际上重新完成了对天下的统一,极大地加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史称“元和中兴”。

    在唐宪宗死后,其子唐穆宗便急于“销兵”,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导致河北三镇这些刚刚被中央接受不久的藩镇再度反叛。唐穆宗调派大军讨伐,却徒劳无功,只能被迫承认三镇复叛的事实。

    此后,唐朝中央政府再度凭借着手中强大的神策军与三大藩镇集团相互牵制的现实情况,大体上与各地藩镇保持着相安无事。直到“黄巢之乱”爆发,叛军进逼长安后,唐僖宗仓皇出逃,神策军不战自溃,其中精锐为藩镇所吸收,神策军精锐尽失,于公元903年被进驻长安的宣武节度使朱温彻底解散。

    公元907年四月,朱温在弑杀唐昭宗、发动“白马驿之祸”之后,将李唐王朝的统治基础彻底摧毁,继位不到三年的唐哀帝李柷被迫下诏禅让于朱温,李唐王朝宣告灭亡。

    (以上文字摘录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隋唐1210|藩镇乱世残喘百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nz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