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左还是尚右?
先秦时期,古人的观念大体是:左主吉,右主凶。即在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以左为上为尊,以右为下为卑,君子贵左,吉事尚左;而在丧事、军事等所谓凶事活动中,则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用兵贵右,凶事尚右。这是因为古人在天道观领域持有天道尚左、地道尚右(按:即天道左行,地道右行,左升右降)的观念。《道德经》其文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又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在其他的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礼记·檀弓》篇记孔子有姐之丧,郑注云:“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
秦汉时期,先民观念发生了演变,秦汉时期崇尚地道、人道的观念发展了起来,居于上风,“人道尚右,以右为尊。”于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演变成了以右为尊。
之后各朝代又时有不同。
其实左好还是右好,《诗经·小雅》有诗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意思是:该左就左,该右就右,君子无可无不可。
不过,中国古代社会是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左右及位次的尊卑无时不体现在帝王将相以及百姓的生活中,只有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才能将之发扬光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