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当人们开始谈论人性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人性了,有人性的时候大概率是不会谈论人性的。什么是人性?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人性。人靠什么活着,又靠什么在社会上生存着,没有人性能行吗?应该行又应该不行,这取决于你想活的有人性还是没人性。
高加林被下了代课老师的岗位回到农村,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善良美丽的巧珍姑娘用她的质朴纯真拯救了他,给了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给了他苦闷生活添加了彩色的天空,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和莫大的满足。
可当他又一次回到城市生活之后他变了,曾经和巧珍的无话不谈变成了话不投机,巧珍说着老母猪生了猪仔时幸福,他却全然不顾,心里只想着和黄亚萍谈论国际时事的慷慨激昂和肆意畅快。最终分手了,他继续当他的通讯干事,她却嫁给了毫不嫌弃她的农民马栓。
亚萍一封信告知了克南分手的事,克南痛苦难受,可只是用斧头劈柴来发泄心中的情绪,从不舍得伤害亚萍分毫。然而克南的妈妈绝不能让农民的儿子骑到她头上来,这个食品公司副经理给地区纪委写信告发了高加林的工作是“走后门”得来的。并且做这一切的时候振振有词的说:我是一名党员,我有义务揭露这一丑恶现象。此时她似乎忘了,她的儿子张克南现在是食品公司的门市部主任,她的儿子同样没考上大学。高加林在县委工作了那么长时间了,还成了县上的名人,这个神通广大的女强人毫无反应,可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去揭露这个丑恶呢?
这些人当中谁有人性?谁又最人性?谁是丑恶的?谁又是最丑恶的?人们之所以有答案,大概是因为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间的谁谁谁,又或者把别人当成了他们中间的谁谁谁吧,这是不是也是大家的人性?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