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生于1963年,属兔,他排行老大,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小有名气,他是很多报社的通讯员,写文章发表于报刊,那时经常有人找父亲写一些文章。
也许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所以父亲从小对我们要求严格。经常布置一些文章让我们写作文。有次除夕,父亲命一个作文题目《除夕》,让我和二姐写作文,小时候读书不多,写文章没有头绪,记得写完父亲给了我70分。姐姐的文章分数比我高。
上小学时父亲一直是外出打工,每年只有过才回家。最盼望父亲回家,有一次买了一袋菠萝,我们出生农村还没有见过菠萝,甜甜的酸酸的,把我们可高兴坏了。
我读六年级的时候,父亲没有外出打工,做农活养家糊口。我们兄妹几个都跟着父亲插秧、割稻子、收稻子、种油菜、割小麦,种棉花。可能是家庭负担太重,后来父亲养了四头猪。我们经常跟着父亲一起打扫猪舍、喂猪。稻子年关会卖几千块,一头猪年关会卖一千多元。冬季父亲会挑着沉重的蒸笼,走很远的路,挨家挨户上门给别人做粉丝,经常熬夜,有时候几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带一些剩下的粉丝残渣,还有一些零钱。
做农活真的是件辛苦事,记得父亲挑稻谷,肩上都脱了一层皮,还经常染上一种疮,用草药才能治好。有一次在家写作业,父亲独自一人做农活,天突然下雨,父亲到家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
小时候不喜欢插秧,一不小心,腿上就会盯上麻黄。不喜欢割稻子,还记得,手上还有刀子留的伤疤,大姐还曾经把小手指头割断了。不喜欢摘棉花,粘了那么多的树叶还要用手挑干净。不喜欢割小麦,总是皮肤过敏很痒。不喜欢打扫猪舍,又臭又难闻。
而父亲外出做农活总是喜欢叫上我。记得有次夏天特别热,父亲让我和他一起种豆子,我撅着嘴很不乐意还生气的说:“为什么总是叫我去,姐姐他们都在家。”父亲说:“因为你比较听话”。
就算是种农作物,养了四头猪,家里的经济还是比较拮据。每次开学,是父亲最忧愁的时候,愁的是几个孩子的学费。开学的前几天,不够的话就去东拼西凑。
但是不管穷成怎样,父亲从未有让我们辍学打工的想法,反而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书。对于读书父亲一直是很支持的,自己混了一个高中文凭,不能让孩子们没有知识。所以读书的时候,买文具,课外书,父亲一直都支持。
我以前脑子不开窍,还跟别人打架,以前我的名字叫“吴志”,爷爷起的名字,是希望我以后做一个有志气的人,后来打架,被老师用棍子打,还边说我:“吴志吴志,肚子里一个字没有。”自那以后我便改了名。
四年级之前我的成绩一直是倒数,没有让父亲少操心,四年级的时候被开水烫了大腿,休学之后留级,没想到后来这一留级就成了我人生的转折,我突然脑子开窍了,读书变的用功起来,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天黑就点灯写。很少看电视,写完就休息。成绩还不错,拿到了人生的第一张“三好学生”奖状。后来遇上教育改革,小学增设了六年级,我那时读书迟,年龄有点大,父亲还找了校长,于是我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跳级,没有读五年级,直奔六年级。
我上初中时,父亲就去外地了,一开始是作为一名安装工,给各老板安装窗帘,工钱是,一根杆子10元钱左右。慢慢的差不多做了一年的安装工,父亲攒了一点资金,便投资开了一个窗帘店。
我去过那个窗帘店,在一个小区的住宅里面,市口不是很好,原因是刚起步,沿街的店面租金很贵,小区的租金会便宜点。那时候父亲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也结识了一些朋友。父亲内心比较善良,太相信别人,以至于被骗。有一个所谓的老板偏了他七千元,只有一张欠条,联系方式都是假的。
初中我也算是顺风顺水,记得中考的时候父亲从外地赶回来送我去学校坐车到外地参加中考,我不让他陪考,我说,天气这么热,你在外面等着我我不放心。
很多人都没考不上,花高价钱买高中,我当时正好考了530几分,考上了镇上的一所高中,于是我就成了父亲眼中的骄傲。更有趣的是,平时成绩平平的我,语文居然考了全年级第一。校主任说,我知道您父亲会写文章,你一定是受了不少熏陶。说实在的,写日记的习惯确实是父亲帮我培养的,之后随着父亲,我也喜欢摘录报刊。
高考我考了487分,个人认为也是超常发挥,当时父亲劝我复读,我不同意觉得意义不大。后来拿到了大专的录取通知书,父亲还是很高兴,我说我想要一个皮箱,他二话不说给我买了一个皮箱。
上大学报道的那天,父亲送我去的。至今仍无法忘记父亲送我上学时的情景。六千多元的现金,他怕被偷,用袜子装好系在腰间,交学费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把现金从腰间拿出来。我看到汗水湿透了他衣裳,微微弯曲的后背和两鬓的白发。
我带他参观校园,天气实在太热了去食堂的时候点了一份饭和一瓶啤酒。他帮我领取被子、水平生活用品,帮我放在寝室,还说:“我先不着急走,等你的室友一起来,我再走。”或许是不放心。
自那天我知道,我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我上了大专,也可以再继续深造,不能让他失望。后来我在大学期间完成了自考本科,拿到了学士学位,拿到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后来工作了,努力考上了旅游行业的导游证和出国带团的领队证。在做了一年导游,两年的前台销售,一年店长后,遇见了中国国旅,目前发展也还好。在我心里,需要要不断进步,学历是一纸文凭,不能全部左右未来,自己努力,才会创造你想要的生活。以前我月薪2000的月光族,现在我可以用自己的钱来孝顺父母。
记得大三实习那年,我陪着父亲给客户安装窗帘,那天右眼皮一直跳,预感有什么事发生,一直到了晚上,就差最后一个窗帘挂完等着收工。当时地上有点水,很滑,父亲一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当时我有点吓蒙了,父亲摔倒在地,脚后跟立马肿的通红,父亲疼痛难忍,嘴里喊着:“哎呦,哎呦。”后来厂家的人用车子把父亲拉到门外抬上了救护车。大姐第一时间赶来把父亲安排了床位住院。当天也是大姐和姐夫守了父亲一夜。后来的几天住院期间是我陪着父亲,我去的时候,病房的阿姨说:“你就是老三吧,你父亲一直说我们家老三,看出来你父亲很喜欢你,你也很懂事。”
现在父亲和母亲在一起开店,生活上有了照料。生意稍微有点起色。他们一直也有自己的理想,母亲说结婚那会,父亲家里没有房子,彩礼就是电视、自行车。家里的房子经常漏雨,他们想着挣钱了盖新房,在小学四年级那年,他们终于完成了心愿盖了新房。后来远离了农村,才觉得城里很好,终于不用做农活了,于是他们有了新的梦想,为儿子在城里买个房。他们为了这个梦想一起努力了很多年。在2013年的时候终于给老弟买了房子。
女儿都一个一个出嫁,成家,就剩下这个最担忧的儿子。买房子,娶媳妇抱孙子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在我心里父亲是一个很不错的榜样,他对文学的爱好也让我受益一生,影响一生。在教育上,算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我一直记得父亲和我说:“求人办事,不能让别人吃亏。”有一次我在外地,要学校的医疗材料报销,当时让同学帮我拿材料去学校走流程,我记住父亲的教诲,后来还给那同学充了100元话费。
父亲很多的教育我都是赞同的,虽然算不上名言,但是影响我做人、做事。他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很感谢父亲,我们兄妹四人至今发展的都还不错,没有像别人一样打工辍学,实际是他的教育理念一直灌输我们,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不断前行。
作者:吴娜笔名:筱韵纸笔于2018年2月3日 整理于2019年3.31日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